本刊編輯部
編者按:“米袋子”“菜籃子”的質量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都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門話題。為了更好地履行職責,10月14~19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農村工作委員會組織部分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代表及省農業廳、畜牧局有關負責人成立調研組,分赴平頂山、南陽、洛陽、焦作及汝州、鄧州等市(省直管縣),通過召開座談會,深入農產品市場、生產加工基地和檢測場所進行實地考察等方式,對當前河南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并首次召開專題詢問會。
月3日,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舉行專題詢問會,圍繞食品安全的源頭——“農產品質量安全”向政府部門負責人進行詢問,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們不斷拋出問題,直擊農產品質量的“敏感神經”。
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平穩、逐步向好”
詢問人:李玉德委員 當前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到底如何?
應詢人: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鐵
河南省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全面加強監管,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堅決維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目前,初步建成了省、市、縣較為完善的監管檢測體系,基本形成了監督管理常態化的工作格局。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總體平穩、逐步向好。在全省布點監控面積1.1億畝,全部覆蓋主要農產品產區,基本實現動態掌握全省土壤質量狀況;大力推廣節水、節肥、節藥、節能等新技術、新產品,杜絕使用違禁農藥,切實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不斷優化農業生產環境。全省有389個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了產地準出制度,18個省轄市城區和127個縣城區實行了蔬菜市場準入,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普遍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點。連續6年在全省開展了農藥及農藥使用專項整治行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生鮮乳違禁物質專項整治行動、獸用抗菌藥專項整治行動、畜禽屠宰專項整治行動、水產品違法添加禁用物質專項整治行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目前,我省還沒有生產轉基因農產品,請大家放心。
詢問人:馬玉霞委員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頭,農業廳作為行政主管部門是怎樣對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履行監管職責的?成效怎樣?
應詢人:河南省農業廳廳長朱孟洲
在履行農產品安全監管職責方面,河南省農業廳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工作:首先,加強農業生產要素管理,努力優化農產品產地環境;其次,加快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努力推進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第三,完善監管監測體系,努力實現監督管理全覆蓋。
目前,河南省基本形成了食用農產品監督管理常態化工作格局,全省糧食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2011年以來,蔬菜、水果、水產品等食用農產品檢測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對于檢測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直接追溯到基地,并及時無公害化處理。對于市場中檢測的外省流入的不合格產品,就地做到無害化處理。
詢問人:王云龍委員 做好全省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畜牧部門的任務很重,責任很大。請問我省畜產品質量安全形勢如何?面對當前新形勢、新要求,將著力強化哪些措施?
應詢人:河南省畜牧局局長宋虎振
目前,河南省畜產品質量安全總體穩定向好。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省組織開展了21次集中抽檢,豬肉平均合格率為98.6%,牛肉為99.3%,羊肉為98.5%,禽肉為95.2%,生鮮乳中三聚氰胺合格率100%。農業部對全國大中城市的3次例行監測,我省的畜禽產品平均合格率達到99.7%。
在工作中,我們堅持“產出來”與“管出來”相結合,重點強化了六項措施:
一是加強源頭控制。一方面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另一方面,認真落實惠牧政策,提高畜禽養殖標準化水平。二是加強專項整治。持續開展生鮮乳、生鮮肉、飼料、獸藥等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放心肉”“放心奶”工程。三是加強監測預警。四是加強違法案件查處。五是加強應急管理。六是加強體制保障。我省率先在全國實施了畜牧獸醫綜合執法,省市縣鄉“三級四層”的執法體系已基本形成,基層執法隊伍明顯加強。
監管是關鍵
詢問人:房衛平委員 2013年,國務院和河南省政府對食品藥品監管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對食用農產品監管職責也進行了調整,農業部門負責食用農產品從種養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進入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按食品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管。目前這項工作移交到位了嗎?食藥監管部門打算怎樣履行這項新的職能?
應詢人: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朱長青
目前工作已移交到位。為更好地履行監管職能,我們一是加強治理整頓,先后組織開展了農村食品市場專項整治和農村食品“四打擊四規范”專項整治行動。二是組織人員對全省食用農產品的流通和監管情況開展調研。三是建立相關制度。四是探索共治機制。把食品行業列為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首要領域,強化信用約束;引導成立新型行業組織,強化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成立了“河南食品安全新聞協會”,創造良好輿論環境。
詢問人:戚建莊委員 建立一套完善可靠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對于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非常必要的。請問我省在這方面的現狀怎么樣?今后的工作有何打算?
應詢人:河南省農業廳廳長朱孟洲
近年來,河南省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方面,做了兩個方面工作:
做好基礎性傳統追溯工作,并對已認定的2784個“三品一標”農產品,全部建立生產檔案。
探索以信息化綜合平臺為主對的追溯體系建設:鄭州市正在建設蔬菜、肉類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重點探索以電子信息卡解決蔬菜、水果等無包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追溯問題;鶴壁市和三門峽市建立了具有追溯功能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信息平臺,實時監控企業生產經營和產品質量情況,等等。
今后,河南省農業廳將通過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從根本上增強監管和服務能力,規范生產經營行為,提升公眾消費信心;依托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加快推進追溯體系建設。
財政支持是后盾
詢問人:王玲委員 近年來,河南省發改委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能否完成“十二五”建設目標?下一步準備如何加強這項工作?
應詢人:河南省發改委主任孫廷喜
國家發改委和農業部于2007年啟動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以來,河南省發改委主要抓了三項工作:一是大力爭取國家資金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計爭取國家下達我省總投資5.25億元,其中,中央投資3.53億元、地方配套1.72億元。二是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設134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項目,其中包括農業部小麥質量檢驗中心和肉牛羊質量檢驗中心、省農產品綜合質檢中心、18個市級質檢中心、113個縣(市、區)質檢中心。三是大力抓好項目監管。
“十二五”河南省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目標是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規劃的項目有141個,目前已建設134個,省級、市級、縣和縣級市的項目已全部建設,僅余7個市轄區項目將于2015年安排實施。
詢問人:劉建功委員 近幾年,我省在農產品監管和檢測體系建設方面確實投入了大量資金,也添置了一些儀器設備,但目前還有一些縣(市、區)的檢測機構存在運行經費不足的問題,對此問題,今后準備采取哪些措施予以解決?
應詢人:河南省財政廳廳長朱煥然
近年來,河南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積極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經費投入。2011年至2013年,全省財政累計投入88.7億元用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居中部六省第一位,資金量占中部六省總和的四分之一。
省財政將在加大省本級資金投入的同時,積極督促指導市、縣政府財政部門加大投入力度,特別是不斷增加檢測機構運行經費投入。
加強統籌規劃。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投入農產品質量檢測平臺、檢測能力建設,政府付費購買檢測服務。
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資金納入財政重點監督檢查范圍,定期不定期加大檢查力度,及時查處和糾正違紀違規行為。
建立農業標準化和追溯體系的長效機制
詢問人:原國輝委員 農業生產標準化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基礎,我省的農業標準化總體水平怎么樣?如何才能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
應詢人: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李智民
目前,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的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漯河、三門峽、鶴壁、周口、南陽等5個省轄市均被評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占全國的半數以上。河南工業大學的卞科教授,擔任國際谷物和豆類標準技術委員會主席,參與制(修)訂了小麥等多項國際標準。
今后,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推進農業標準化的力度。一是加強宣傳工作,大力完善標準體系。二是積極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農業標準化示范推廣模式,大力開展示范區項目建設,引導企業、協會和合作社積極參與,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標準化生產。三是爭取建立省級標準化工作協調機構,制定和完善農業標準化發展規劃,出臺相關政策,保障工作落實。
詢問人:謝國生委員 實現肉菜流通追溯,可以強化流通市場準入管理,提高肉類蔬菜流通的組織化、信息化水平,增強食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請問我省在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方面情況如何?
應詢人:河南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
河南省商務廳經過積極爭取,鄭州市、漯河市先后列入商務部全國肉菜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城市。
我們力爭在5~10年內做到全省18個省轄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基本到位。積極報請省政府出臺配套支持政策,盡快啟動省級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不斷擴大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覆蓋面。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