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齊魯電視臺《拉呱》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古若村
(山東師范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
中國民生新聞的娛樂化表達
——以齊魯電視臺《拉呱》為例
古若村
(山東師范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
民生新聞的娛樂化趨勢在當下的電視傳媒環境中愈演愈烈,并在新聞標題、新聞內容及講述方式、系列活動的開展等新聞內容層面以及以地方特色曲藝的載體形式、節目的交流、互動形式等形式層面有諸多表現。
民生新聞;娛樂化;新聞內容;新聞形式
在娛樂化風潮愈演愈烈的當下電視傳媒語境中,本來嚴肅的新聞節目也被烙上了娛樂基因,林暉指出,民生新聞的娛樂化“在表現形式上,娛樂化最突出的表現是軟新聞的流行;在內容上,新聞界竭力從嚴肅的政治、經濟變動中挖掘其娛樂價值;在表現技巧上,強調故事性、情節性,從最初強調硬新聞寫作中適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強貼近性,實現硬新聞軟著陸發展到極致,衍變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強化事件的戲劇懸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聞故事化、新聞文學化道路。”[1]本文將簡要探析中國民生新聞娛樂化趨勢的形態特征。
(一)新聞標題的娛樂化
新聞標題是一條新聞的統領和概要,好的新聞標題既能概括新聞事實,還能吸引觀眾有繼續深入了解該新聞的欲望,在快餐文化盛行的現代社會,眼球效應被放大化,諸多媒體從業者紛紛在標題上苦下功夫以吸引觀眾[2]。民生新聞同樣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采用了以標題吸引觀眾的慣用伎倆。在2013年4月3日的《拉呱》節目中,標題為《百輛摩托“一”字到 求婚定在愚人節》的新聞、4月1日《錢包被盜 車廂內上演“天下無賊”》等新聞的標題都具有娛樂化的特點。
(二)新聞內容及講述方式的娛樂化
民生新聞涉及的內容都是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瑣事,在這一題材范圍內,民生新聞的節目采編者又會選取具有娛樂話題效應的新聞事件進行報道,以緩和民生新聞中經常出現的救災、扶危、助困等壓抑的氛圍,并以娛樂話題吸引觀眾。
在講述方式上,民生新聞也不同于以前的政治新聞、綜合新聞那樣嚴肅、教條,而是非常具有娛樂性,比如通過一些漫畫、跳動的字幕、調侃的語氣、具有娛樂性質的解說詞等豐富民生新聞的娛樂性。
在2013年3月27日的節目中《美容行業違規亂象 注射藥劑藏貓膩》這條新聞以百姓非常關注的“美容”為切入點,以暗訪的形式展開新聞調查。“美容”本來就跟女性愛美、尤其是明星整容等娛樂事件相關,這樣的話題選擇顯然具有娛樂性,并且在播講方式上,節目也盡量的采用了娛樂化的闡釋方式,還是在這條新聞中,新聞解說在勸說消費者要慎重選擇美容機構時是這樣講的,“對于愛美的女性同胞來說,這(非法美容機構)無疑就是個隱形殺手,咱可不是齊天大圣,咱也不會火眼金睛,更不了解行業內的重重內部,毀容或者得癌癥,那都不是鬧著玩的”。
(三)展開系列活動增強民生新聞的娛樂性
系列新聞是以某個話題或者新聞事件為基礎展開的一系列的跟蹤報道,在民生新聞中,有些欄目同樣開展了系列新聞活動,以形成收視慣性、吸引觀眾長時間關注該欄目。
《拉呱》多年前就開展了“相親找對象 拉呱當紅娘”系列婚戀交友版塊,并在每期節目中播出一條男女約會的新聞。婚戀交友是時下熱門話題,由于結婚壓力大、父母“逼婚”等原因,大量剩男剩女出現,婚戀交友類欄目也因《非誠勿擾》的一炮走紅成為全民娛樂話題,《拉呱》開展婚戀交友版塊,一方面符合民生新聞“服務民生”的新聞理念,同時具有熱門性質的娛樂性話題選擇容易引起觀眾的參與與收看,形成固定的收視群,提高節目收視率。
(一)以地方特色曲藝形式為載體
戲曲等曲藝形式講究情節沖突,追求故事性,戲曲中的程式動作、唱腔、道具等都具有儀式化的視覺、聽覺美感,在新聞中加入戲曲元素,不但能豐富新聞的情節張力,還能強化新聞事件的可看性[3]。《拉呱》就是以曲藝的形式為載體,將富有山東特色的相聲、山東快書融入其中,將新聞與曲藝結合,使觀眾在聽新聞時更像在聽一段富有情節的戲劇故事,這樣的娛樂化設計符合觀眾聽故事的喜好。
(二)播講方式上,以“說新聞”的形式取代傳統的“播新聞”
“播新聞”是指新聞是由播音員來進行播報的,播音員不參與節目的采編,只是以傳音筒方式客觀、冷靜、標準化的播報。而“說新聞”是指廣播或電視媒體中的新聞傳播者將新聞內容以親近、個性、可信的語言告知受眾,與受眾形成信息和情感上的交流的新聞表現形式。
在民生新聞中,新聞傳播者即節目主持人大都采用了平易近人的“說新聞”的播講方式。說新聞更加注重受眾意識,也更容易挖掘新聞的娛樂次功能,它注重語言的詼諧幽默,著力強調新聞的娛樂消遣色彩,這可以使觀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
在播新聞的播講方式中,對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主持人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語言表達的感染力以及深入淺出的敘述能力。《拉呱》節目的主持人小么哥本身就是一位相聲演員,具有良好的戲曲演藝功底,使得他在主持節目時能嬉笑怒罵、自然得體,并且在點評使采用一些幽默化的語言,更是增添了節目的娛樂趣味。
(三)節目的交流、互動感強
上文提到,觀眾的高度參與性是當今電視節目的一大特點,在民生新聞中也不例外,通過觀眾的參與能提高節目人氣,同時還兼具娛樂效應。例如在《拉呱》節目的最后,小么哥會挑選一些有趣的短信內容現場回復,他機智幽默的回答經常讓觀眾忍俊不禁。例如在4月7日的節目中,一位觀眾發短信說“愛跟么哥你互動 光嫌自己不中用 看著你把獎品送 急的上火只想蹦 不知短信怎么弄 才能么哥你高興 只盼大獎把我碰”,這條短信內容本身就很押韻且詼諧幽默帶有調侃的味道,小么哥的回復同樣能惹人一笑,他說“大家發短信不是為了讓我高興,而是讓更多的觀眾高興,這樣領導也高興,多發工資我也高興”,這樣的回答不帶官腔、富有人情味,幽默感十足。
民生新聞的娛樂化是我國民生新聞的一個必然發展趨勢,雖然目前我國民生新聞的娛樂化進程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有效的手段得以解決的。只要堅持正確的新聞理念、新聞立場,不斷深入創新節目形式、深化節目內容,我國民生新聞的娛樂化定能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雙贏。
[1]林暉.市場經濟與新聞娛樂化[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1(2),第30頁。
[2]劉喜梅.地方電視民生新聞的娛樂化研究[J].蘭州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2010(5).
[3]孫珊、劉忠國、楊杰.嫁接兩極 誕生奇跡——曲藝式新聞研討會綜述[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11).
G20
A
1671-864X(2015)05-0177-01
古若村(1989—),男,漢族,山東省日照市人,藝術學碩士,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研究方向:影視評論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