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江山
(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喜樂街》引領中國喜劇類綜藝節目
付江山
(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在廣電總局下發限娛令之后,2014年各類選秀娛樂節目則開始大大縮水。應運而生的新的一種節目形式則在一瞬間迸發,似乎有一種“井噴”之勢出現在各大電視臺,這就是喜劇類綜藝節目。這類節目有如浙江衛視的《中國喜劇星》,湖南衛視的《我們都愛笑》,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還有中央電視臺的《喜樂街》等等。本文就以《喜樂街》為分析對象,以討論喜劇類綜藝節目的特征與發展。
喜樂街;娛樂節目;喜劇;原創
在過去的兩年里,電視綜藝節目以獨特的內容題材及形式吸引著眾多的受眾。在崇尚娛樂的大環境下,我們的電視娛樂節目也大行其道,從火了兩季的《中國好聲音》到以明星主打的《我是歌手》,再到從韓國引進的星爸萌娃上陣的《爸爸去哪兒》以及《爸爸回來了》,再到國內原創節目《中國好歌曲》,再到拼智力、賽記憶的《最強大腦》等等。各類題材均登上電視銀屏,并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收視高潮。而這時,喜劇類節目則悄然而生,在這些節目逐漸淡出視線的時候,喜劇類綜藝節目則成為各大衛視的主打之作。
《喜樂街》就是在此時,重磅出擊,于六月初登陸央視一套。這是一檔喜劇真人秀節目,采用4+N的組合方式。4即是指由賈玲、沙溢、李菁、瞿穎4位明星做常駐嘉賓,N則是每期都有神秘嘉賓。他們都將在不知劇情、沒有劇本的情況下,通過耳機聽從導演的要求和指令,現場進行即興表演,而觀眾則能在大屏幕中了解導演的指令,從而觀看演員街道指令之后的隨即表演。這種形式一出現,就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觀眾。
本文旨在通過對《喜樂街》節目形式以及特征等的研究,來探討喜劇類綜藝節目的發展以及局限性。
(一)形式新穎,具有看點
《喜樂街》這個節目不同于國內目前所存在的同類型的娛樂節目,它不是選秀,不是競賽,只是通過這種無劇本、無劇情的即興演出,靠演員的即興發揮碰撞出火花。這種節目形式在國內屈指可數,做到的節目形式上的“第一”。雖然這個節目引進于德國的《席勒街》(這個節目在德國、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已經盛行了近十年),但是在引進的過程中,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使之在節目形式上更加具有創意。
(二)內容貼近現實,具有現實意義
《喜樂街》雖然在表現的是喜劇,但其內容則非常貼近現實生活。根據每期的劇情的發展,都體現著生活中各種熱門話題。比如大齡剩女擇偶相親的話題,沙溢要給賈玲相親,在設定的情境中,賈玲、瞿穎、沙溢、李菁和特邀嘉賓包貝爾一起,在這次相親中將大齡青年的擇偶觀表現的淋漓盡致,并且將其中鬧出的笑話和誤會也用真實的表演體現出來。讓觀眾們在笑的同時,也能夠去進行更深一層次的思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在《喜樂街》的其他幾期節目中,還表現如青年閃婚閃離問題、個人創業問題、鄰里之間關系問題等等,每期的節目都有一個既定的主題,通過每個小小的事件,來體現這些問題,讓觀眾笑中有感慨,笑中有觸動,這才是一檔喜劇節目帶給觀眾的最大收獲。
(三)運用多種媒介,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在各種新媒體充斥著的大環境下,《喜樂街》節目的出現、發展、傳播和收視也與新媒體的運用有著不可忽視的關聯。
首先,在節目最初即將開播的時候,有關《喜樂街》動畫版本的人物宣傳就已經在網上與觀眾見面,動畫版本更是以幽默風趣的形式介紹每個表演嘉賓的個性以及各自的想法。與此同時,《喜樂街》的外版宣傳片也在網上盛行,并且受到極大的關注。宣傳片的受關注度給節目的開播做了很好的廣告,讓其一開始就備受關注,并且吸引了廣告商、贊助商的加入,就此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其次,運用時興的網絡視頻客戶端,搜狐、愛奇藝、騰訊、PPS、CNTV 等多家視頻網站合作,讓觀眾在錯過首播之后,依然能盡快在網上看到節目的最新進程。
結果如圖3所示,Rh2-S誘導24 h后,K562細胞凋亡率為(6.14±0.35)% [對照組為(3.44±0.20)%],KG1a細胞凋亡率為(19.60±2.08)% [對照組為(3.80±0.26)%],與對照組比較顯著升高(P<0.05),說明Rh2-S明顯促進K562和KG1a細胞凋亡。
再者,運用新浪微博,微信關注,百度貼吧等進行話題互動,并且在“來往”上,觀眾可以留言直接參與到節目中去,即讓觀眾對現場的演員進行指令,這就大大增加了觀眾對于節目觀看的興趣和參與度。從而拉近了節目與觀眾的距離,也拉近了明星與在觀眾之間的距離。
《喜樂街》節目運用多種媒介,提高節目的知名度與收視率的同時,也拉近了節目與觀眾的距離,更貼近觀眾。
(四)成熟的制作模式
《喜樂街》的制作班底是之前央視節目《謝天謝地你來啦》的同一制作團隊。所以在此情況之下,《喜樂街》的制作團隊便有了之前的制作經驗。
其一,劇本經過磨合與修改變得成熟而完整。在現場中,只有指令導演能看到完整的劇本,但是一切都不一定按照劇本完全走下去,這便是節目充滿喜樂與未知的原因。更何況,在錄制節目的同時會和網友隨時發起互動,網友觀眾的指令也會加進劇情中,這種磨合與參與性增加了節目的看點。
其二,燈光、舞美、音樂、服裝的成功設計。從節目的名稱《喜樂街》看上去,這是一條充滿喜樂的街道,因此在舞臺的設計上,一座公寓里,第四道墻是敞開的,外面就是街道,街道的那邊就是觀眾,觀眾的笑聲充滿了街道,這對于節目的名稱來說,是非常應景的,也是舞美設計上讓人賞心悅目的一點。在表演的進行中,燈光、音樂恰到好處的亮起或想起,使節目看起來非常舒適,也容易使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其三,角色的選擇上讓觀眾容易接受。在節目最初策劃的時候,角色的選擇應該是最費心的。節目組最終選擇在喜劇上很有造詣的由《武林外傳》火起來的沙溢,北京侃爺李菁,令人爆笑且表演人來瘋的賈玲,再加上一個能百變的瞿穎,四個常駐演員的選擇各具特色,但緊緊圍繞著喜劇風格。加上各路大牌特邀嘉賓包括成龍、齊豫、李湘、沙溢的妻子胡可等等,造就了節目的成功。
以上一系列的舉例都證明著《喜樂街》這一喜劇類娛樂節目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它的成功。當然,跳出節目內容本身來看,這一節目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如何高雅的娛樂
如今大多數的人們都生活在快節奏中,人們為了放松和減壓,往往會選擇看娛樂節目。但很多低俗,丑陋的東西充斥著人們的視覺與聽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高雅的娛樂,是《喜樂街》這類新進喜劇類娛樂節目索要追求的。正如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電影所所長苗棣所說,“真正優質的喜劇節目,不僅要讓觀眾高興,還需要包含真人性和真性情。”①所以《喜樂街》不僅要使自己的內容接地氣,讓觀眾易接受,更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劇本質量,讓自己的節目站在更高的層次上。
(二)如何進行再創新
第一季的《喜樂街》已經完美收官,觀眾已經對當前節目形式較為了解,下面則要考慮的問題則是,節目如何進行再創新而不讓觀眾覺得審美疲勞呢。另外針對從國外引進節目形式,有網友表示失望,畢竟這是在國外已經存在了將近10年的節目。所以,節目新的創意則是必須的。在本土化的基礎上,對節目進行的形式、劇本的選擇、演員組合的模式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上進行創新以適應觀眾們越來越高的審美與需求。
(一)舶來品的本土化
相對于引進、移植、模仿這類的辭藻,永遠抵不過原創的魅力,哪怕后者不完美,但是因為有原創作為敲門磚,還是會容易博得滿堂喝彩。《喜樂街》做的再紅火,歸根結底還是一檔引進節目。既然是引進節目,從別的社會和文化土壤中打造出來的節目,就難免會有一些不適合本土的東西,所以必須進行本土化改造。
(二)培養良好的創新精神
中國的電視節目一直存在的問題就是創新。之前在一本書上就看到過這樣一段話“中國綜藝電視的各方團隊,如同擠在一間透明的教室里測驗,每交出一份卷子,彼此都打過小抄。”國內的節目歷來跟風嚴重,正版尚未面世,創意已被克隆的局面屢見不鮮。但是,引進成功節目并不意味著就能穩操勝券。所以,創新是所有行業得以順利生存發展的根基。
在娛樂節目大紅大紫的背景之下,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我國的電視業如何突破創新這個問題?只有找到泉眼,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泉水涌入,純粹地依靠外界的購買,只會使我們的電視業一度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喜樂街》縱然在這一時期內獲得了成功,也帶給觀眾喜樂與驚喜,但是縱觀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的大環境,盡快實現引進實現節目創意研發的升級再造,建立起原創節目的開發機制,做屬于中國自己的節目,才應是我們真正的目標。
注釋:
①趙亮.喜劇綜藝如何在娛樂中笑的高雅.工人日報.2014年7月7日第005版.
J905
A
1671-864X(2015)05-0180-02
付江山(1989.11-),男,浙江杭州,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學院,碩士,研究方向 影視研究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