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喜 王正明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0)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王歡喜 王正明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0)
本文論述了電子政務在提高行政效率、促進信息公開、深化政府治理流程、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社會信息福利水平以及提升政府形象方面的積極意義;歸納分析了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存的5 個方面問題,指出我國電子政務下一步將朝著加快電子政務立法、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加強信息資源共享、重視電子文件管理及發展移動政務等方向發展。
電子政務;服務型政府;政府網站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改革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從世界發展的歷史來看,政府改革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信息技術在政府的應用為政府改革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力量和前所未有的契機,對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行政效率、在長期內降低行政成本,這是電子政務的實踐者和理論研究者們普遍認同的理念。從理論上講,電子政務降低行政成本可以通過以下 3 個途徑來實現:①電子政務使無紙辦公成為可能,電子文件和網絡會議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購買紙張和舉行會議的費用;②電子政務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政府組織的扁平化,減少政府信息傳遞過程中的信息失真,提高政府文件上傳下達的效率;③電子政務促進部門間與府際合作,優化政府流程,提高協同辦公能力,從而提高行政效率。
(二)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增強政府服務能力
在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機構可以利用網絡的互動性為公眾、企業與社會組織提供多種在線服務(如教育培訓、就業服務、電子醫療服務、社會保險服務、公民電子稅務、電子證件服務等),增強了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能力。
(三)促進政府信息公開,提高政府公信力
電子政務工程的實施使得政府信息公開的步伐大大加快,增強了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電子政務平臺拓寬了與公民的互動交流渠道,對于深化政府治理進程有重要意義。由于電子政務的信息傳遞成本相對低廉,使用方法簡單,使得社會公眾參政議政的成本降低,從而激發了他們關心公共事務的熱情,為社會公眾行使民主權利和參政議政開辟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五)促進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提高社會信息福利水平
對于電子文件、數字檔案的有效管理、長期保存和開發利用,不但提高現行文件的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檔案等非現行文件資料的開發利用水平。
根據近幾年國內的研究成果以及筆者的研究,發現我國電子政務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一)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水平仍然較低,協同辦公能力有待提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門間信息共享的制度不完善,缺乏權威的協調機構與有力的協調機制。從更深層的原因來看,政府決策層對于信息技術與電子政務的認識水平有待提高,各級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 C I O 制度,目前的信息中心主任在職位級別和協調權限上都有一定的局限。
(二)對公眾信息需求了解不夠,忽視對公眾與企業的滿意度調查
盡管“服務型”政府在理論上已經得到較為普遍的認同,但是在實踐中,行政組織傳統的“只向上級負責”而非“關注效果,向用戶負責”的作風仍然十分普遍。
(三)農村地區、邊遠地區的電子政務建設與應用水平低下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邊遠地區的電子政務建設水平較低,有些山區的信息基礎設施成本過高,農村信息化水平低下。邊遠地區的政府網站一般只有風貌介紹、區內要聞、法規規章、招商引資,大部分屬于信息披露類網站。
如何解決現存的問題是進一步發展的契機,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會引導電子政務向新的方向發展。
(一)加快電子政務立法進程,保證電子政務項目實施的公開、安全與效率
作為影響大、涉及面廣、關系到所有公民利益的電子政務工程,承擔著政府管理與服務的重要職能,是維持公共管理與服務公開、公平、公正的重要途徑。因此,國家應當加快電子政務的立法進程,依法保證各地方、各部門的電子政務建設投入、管理與維護;依法監管電子政務項目的立項、批準、資金運用等各個環節,保證陽光項目,杜絕投資黑洞;依法保證包括弱勢群體在內的各類人群獲取電子政務服務的權利;依法保證電子政務項目實施過程的公開、安全與效率。
(二)關注公眾需求,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強化網站服務能力
各級政府部門電子政務的建設,應當以用戶為中心,而不應僅僅以上級行政管理部門為中心,關注服務對象如公民、企業、非營利組織、政府職員與其他政府部門的具體需求,完善政府網站的表格下載、辦事、網上支付等多種功能,加強網站的互動交流管理,完善門戶網站的信息資源整合功能,加快“一站式”服務步伐,真正提高網站的服務水平。
(三)促進集成整合,加強政府信息資源共享,提高協同辦公能力
建立完善的信息資源共享制度,采用成本低而效果好的集成整合技術,加強電子政務后端系統的整合,提高協同辦公與“一站式”服務能力,從制度建設、系統集成、數據集成、元數據互操作、網站集成、架構整合等多個方面保證信息資源的共享。
(四)發展移動政務,完善立體化電子政務服務體系
電子政務是普遍性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獲取電子政務服務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完善的電子政務服務體系,應當能夠最大可能地保障各個地區、各種職業、各種生存方式的公民獲取電子政務服務的權利。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網民已經超過了 3 億,這意味著非網民占總人口的比例仍然很大,加之中國農村地區、邊遠地區電子政務建設的困難,流動人口的逐年增加,移動政務的發展勢必成為新的發展方向。移動政務具有成本低、靈活性高、針對性強等優點,在實時信息公開、危機預警與管理、非網民管理方面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
[1]王芳,王小麗. 基于電子政務的信息公開服務[J]. 圖書情報工作, 2006(8):76-81.
[2]李衛東. 政府信息資源共享的原理和方法[J]. 中國行政管理,2008(1): 65-67.
[3]胡珊琴. 新中國行政機構改革的路徑依賴分析[J]. 中國行政管理,2008(5):39-42
D630
A
1671-864X(2015)05-0198-01
王歡喜(1989-),男,河南省新蔡縣人,貴州財經大學公共管理管理學院2014級行政管理,在讀碩士生研究生。
王正明(1992-),男,河南省周口市人,貴州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14級物流管理,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