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照東(新疆塔城地區文化館 新疆塔城 834700)
邊境地區群眾文化工作在現代文化引領中的定位及目標
尹照東(新疆塔城地區文化館 新疆塔城 834700)
要是邊境地區群眾文化工作在現代文化引領中發揮主體作用,必須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正確的定位和制定清晰的奮斗目標,本文從開展文化活動、挖掘民間力量、培育文化能人、健全文化服務網絡、打造文化品牌,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各民族交流融合及促進社會穩定的群眾文化活動等方面進行了淺述并將在邊境地區開展群眾文化工作作為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大戰略部署的需要、是落實“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目標要求、是推動邊境地區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和提升邊境各級現代文化服務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邊境地區文化水平和打造中國文化影響力的需要為我們的奮斗目標
邊境地區;農村群眾文化;現狀分析
群眾文化是社會實踐主體,是在社會化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群眾文化也是老百姓在精神文化方面得到徹底解放的體現,它強調了老百姓在文化活動的主體自覺和實踐意識,符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點。從文化實踐看,群眾文化活動已融入到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凝聚了老百姓的集體力量,鼓舞了生活工作的志趣,激發了老百姓的熱情和智慧,形成了有形的生產力;對外樹立了嶄新形象,展現了精神風貌,成為人們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逐漸成為現代文化為引領的主力軍。
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僅用來抒發人們內心的激動和喜悅,彰顯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的精神風貌,而且已成為社會實踐的主體,起到了政治釋放器、經濟助推器、社會調和器的作用,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報告中和國家制定的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也多次對文化進行了定義:“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團結人民、推動發展的精神支撐”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由此可見,文化的凝聚力是不容質疑的,社會的發展得益于文化的發展。
在我們新疆邊境地區大多是多民族聚集的區域、并有大量的行政村分布在邊境線上區域面積跨度大且大多數是山區地帶交通不便,還存在多民族語言文字等方面的障礙,這也造成了我們邊境地區特別是邊境鄉村的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貧乏。
要把科學發展觀、現代科學知識和文明的生活習俗等重要思想落實到基層,必須使用先進文化引導并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社會的和諧與發展,最關鍵是人的全面發展,而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和諧的群眾文化。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說過:“讓我們的青年們像住在風和日麗的地帶一樣,四周的一切都對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優美的作品,像從一種清幽境界呼吸一陣清風,來呼吸他們的好影響,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從小就培養起對美的愛好,并且培養起融美于心靈的習慣”。
據筆者研究群眾文化活動在改陋習、樹新風,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構建和諧的人文環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我們邊境地區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的發展,近幾年來,在精神文化生活相對薄弱的邊遠地區,一些人精神空虛,無所事事,沾染了賭博、迷信、酗酒、尋釁滋事和非法宗教活動的不良風氣,嚴重影響了精神文明建設。實踐證明,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徹底根治歪風習氣、營造文明鄉風鄉俗的一劑良藥。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使廣大老百姓獲得心靈的美與善的同時,傳播良好的審美趣味和高尚的文化品位,通過群眾文化活動對社會實施教化。另一角度來看,群眾文化活動參與者,往往心情愉悅、精神爆滿,生活忙碌而充足,不去沾染賭博、酗酒、尋釁滋事和封建活動,降低了沾染不良習氣的機率。
1.邊境地區群眾文化工作在現代文化為引領中的定位
(1)開展豐富多彩的符合邊境地區群眾需要的文化活動;在邊境地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必須符合當地各族人民群眾需要的和滿足人民需求的文化活動,這些活動的形式也要具有多樣性,不僅限于唱歌跳舞的文藝活動,還要將活動擴展到文體、勞動競賽、創業能手、致富能手、模范人物評選、道德人物推薦和邊境地區各民族喜愛的講故事及說唱藝術,只有這樣在滿足各族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時,才能體現現代文化為引領的作用。
(2)挖掘民間力量、培育文化能人;克服各種困難,堅持把加強和改善各族群眾文化生活做為邊境地區文化工作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來做,加大群眾文化藝術人才培育的投入和力度,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分層次、分批次,有重點、分專業的方式進行多渠道的培訓,努力培育一批文化能人,把蘊藏在邊境地區的民間、學校、青少年及社會各界和藝表團體的群眾文化藝術人才的巨大活力激發出來,逐步實現由我們單一的送文化向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轉移。
(3)健全文化服務網絡;我們要結合邊境地區的實際,逐步建立地區、縣市、鄉鎮、村(社區)四級文化服務網絡,同時還要把各專業團體、機關單位鄉鎮、街道社區農牧民業余文藝演出隊、民間文化藝術人才及各民族研究協會進行有效整合,提升我區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豐富邊境地區各族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4)打造文化品牌,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我們要充分利用我們編排的許多反映邊境地區各民族的節目和歌舞及國家、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和各個民族協會他們在民間文學、歌曲創作、民族舞蹈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特別是在全國范圍內有影響而且還各具特色的許多優秀的節目,創作的優秀作品、優秀的歌舞及多年來形成的淳樸的民風和各民族和諧共處,鑲嵌共榮的優良傳統編排成節目和歌舞并逐步打造獨具我們邊境地區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時將這些具有獨特的文化品牌和理論研究成果逐步推向全疆乃至全國,從而進一步提升邊境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5)開展有利于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群眾文化活動;邊境地區多半是一個多民族居住的地區,民族成份群多、少數民族人口比例高,我們必須通過和利用各民族的節慶活動,發揮各民族協會的作用,開展有利于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群眾文化活動,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這個抓手,提升邊境地區各族人民群眾的現代文化觀念、現代知識理念、現代科技生產生活方式和現代人的理想信念等,從而推動邊境地區的社會穩定和現代文化服務體系的全面發展。
(6)開展有利于凝聚民心促進社會穩定的群眾文化活動;邊境地區因交通不便、文化生活單一匱乏,文化思想抵御能力薄弱,極易受到非法宗教和“極端化”思想的教唆,僅憑我們現有的有關部門向他們宣傳黨的有關政策和惠民政策和遏制宗教“極端化”思想的蔓延并與宗教“極端化”思潮進行對沖還是遠遠不夠的,從而影響邊境地區的穩定和社會發展,為此在邊境地區開展現代文化為引領的群眾文化活動,可以使我們邊境地區各族人們在交流情感、分享快樂的同時,陶冶情操,凝聚人心;既提高了群體素質,又密切了我們邊境地區各族人們與黨群、干群關系,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因此,群眾文化活動是做好社會穩定和穩疆固疆工作的一個重要的有效載體。
2.邊境地區群眾文化工作的目標
邊境地區群眾文化工作在現代文化為引領工作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要發揮好他的作用必須制定清晰的奮斗目標。
(1)要把邊境地區開展群眾文化工作作為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大戰略部署的需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中央文藝工作座談會以來,國家把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提升到“文化強國”、“民生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部署,這為加快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文化服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在邊境地區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是落實“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目標要求的必然要求;邊境地區一般都是地域遼闊,又是一個多民族居住的地區,民族成份群多、少數民族人口比例高,具有濃厚的宗教氛圍,為防止和克服宗教“極端化”思想的蔓延,我們急需通過開展邊境地區群眾文化活動為抓手,提升邊境地區各族人民群眾的現代文化觀念、現代知識理念、現代科技生產生活方式和現代人的理想信念等,用現代文化理念對沖宗教“極端化”思潮,從而推動邊境地區的社會穩定和現代文化服務體系的全面發展。
(3)在邊境地區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是推動邊境地區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盡管邊境地區群眾文化工作通過多年的努力各行各業的文化活動在蓬勃開展,但在群眾文化的培育能力、培育資金、培育設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別是無法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進行普及和提高,這對邊境群眾文化的穩定和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更不利于提升邊境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4)在邊境地區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是提升邊境各級現代文化服務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邊境地區文化水平和打造中國文化影響力的需要;我們一定要借助邊境地區現有的群眾文化的人員編制,技術力量 ,服務技能、編導水平等為邊境地區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做好積極的努力,同時還把邊境地區群眾文化工作中的各專業團體、機關單位鄉鎮、街道社區農牧民業余文藝演出隊、民間文化及各民族研究協會進行有效整合,提升邊境地區開展群眾文化服務水平,豐富邊境地區各族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是做好穩疆固疆和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的迫切需要。
[1]鄭長德;抓機遇促發展實現民族地區全面小康。中國民族2015(3)
[2]包心鑒;關于中國道路研究若干問題辨析。理論視野(2015.6)
[3]張慶安;一帶一路、機遇與發展。中國民族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