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生 胡燕紅
2型糖尿病是慢性代謝性并進展性疾病,現代社會人們對愛傷觀念的逐步重視,隨著醫藥行業的進步和現代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1]。人們對糖尿病患者預后質量的保證中藥物治療效果要求越來越高,現代科學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重視。現代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生活質量也逐步提高,我國有3500萬糖尿病患者,發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絕大部分患者最后都需要進行胰島素治療[2]。臨床上胰島素泵輸注治療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主要有賴脯胰島素與重組人胰島素皮下泵輸注方法。本研究對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不同胰島素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江西省高安市人民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隨機均分成2組(n=30)。A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為32~70歲,平均年齡(45.4±12.3)歲,給予賴脯胰島素治療;B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為31~73歲,平均年齡(46.5±13.1)歲,給予重組人胰島素治療,追蹤測量血液內血糖水平并及時調節胰島素的用量。所有患者進行統一管理,常規生活基本一致。2組患者的性別、身高、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成2組,A組30例持續皮下泵輸注賴脯胰島素,3次/d輸入0.5 U/kg;B組30例患者持續皮下泵輸注重組人胰島素,3次/d,輸入0.5 U/kg,追蹤測量血液內血糖水平并及時調節胰島素的用量,每天按照常規測量8次并記錄,恢復并保持血糖水平。其中比較兩種治療方法的不同之處,明確治療2型糖尿病的最佳治療方法,2組都使用MiniMe<1507型胰島素泵。
1.3 評價指標 本組實驗中正常血糖的判斷標準為:空腹血糖4~6 mmol/L,餐后2 h血糖 6~8 mmol/L;低血糖的判斷標準為:出現低血糖典型癥狀和體征,或者空腹血糖<3.9 mmo 1/L,評定治療2型糖尿病的最佳治療方法。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用藥前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2組血糖控制均可達標,賴脯胰島素組比重組人胰島素組更能穩定的控制血糖,2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含量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2組患者用藥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比較(n)
2.2 2組患者一般療效比較 主要包括血糖達標所用平均時間、胰島素用量、低血糖例數的比較,其中賴脯胰島素組更快的達到正常的血糖指標,只有1例低血糖發生,與重組人胰島素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療效比較(±s)

表2 2組療效比較(±s)
注:與A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血糖達標用時(h) 藥物用量 低血糖患者(n)A 組 30 3.3±2.8 39.3±12.8 1 B 組 30 7.3±3.5a 43.3±9.8a 4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具有高發病率,其中胰島素的注射治療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它可以緩解疼痛和縮短住院時間,減小外科創傷,降低復發率和快速恢復等優點[3]。隨著醫藥行業的進步和現代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再加上人們對愛傷觀念的逐步重視,人們對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要求越來越高,現代科學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關注[4-5]。臨床上胰島素分泌功能的損害是糖尿病的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已經被人所接受[6-7]。目前,臨床上胰島素泵輸注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主要有賴脯胰島素與重組人胰島素皮下泵輸注方法,其中新型的賴脯胰島素是以單體形式存在,皮下注射后吸收快速,具有很顯著的臨床療效,是近年來用于控制血糖藥物中最為有利的治療方法[8]。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賴脯胰島素與重組人胰島素控制血糖均可達標,但是在穩定的控制血糖方面,賴脯胰島素更佳,2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含量存在顯著差異(P<0.05),并且賴脯胰島素組低血糖的發生率更低(P<0.05),使血糖達標所用的時間更短(P<0.05),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及經濟負擔,有研究顯示,曾建,陳曉軍[8]等也發現這樣的結果,與本實驗的結果不謀而合。
綜上所述,賴脯胰島素在治療2型糖尿病比重組人胰島素效果更佳,并且見效迅速,很少出現不良反應,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謝紅,張雅衛.改良短期強化胰島素治療體會[J].西部醫學,2011,46(3):240-242.
[2] 潘長玉主譯.Joslin糖尿病學[M].1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678-744.
[3] 陳家倫,許曼音.餐后高血糖與心血管病[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22(3):增錄351-增錄356.
[4] 屈寬順.胰島素泵治療的初診2型糖尿病的效果觀察-附60例報告[J].當代醫學,2011,18(2):135-136
[5] 陳國崇.應用胰島素泵治療2型糖尿病68例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7):54-55.
[6] 李曉莉.胰島素泵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36):87.
[7] 周健,賈偉平,喻明,等.上海地區中國人血糖狀態的特征[J].中華醫學雜志,2006,86(14):970-975.
[8] 曾建,陳曉軍.胰島素治療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細胞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學,2008,1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