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思文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是由腮腺炎病毒所造成的,主要發病于春冬季節,主要發病于兒童,兒童及青少年傳染性比較強,主要以腮腺疼痛、腫大等為特征,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及發熱等臨床癥狀,會伴有咀嚼受限[2],同時會因為病毒的侵襲,造成患兒神經系統及腺體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為更好地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本研究選取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兒,采取西咪替丁聯合撲爾敏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連州市連州鎮中心衛生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兒80例,按照數字隨機法將流行性腮腺炎患兒隨機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n=40)。觀察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4~11歲,平均年齡(7.1±1.1)歲;低熱16例,中熱19例,高熱5例;對照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10歲,平均年齡(7.2±1.1)歲;低熱15例,中熱18例,高熱7例。2組患兒性別、年齡和發熱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采取西咪替丁對患兒進行治療,給予患兒常規退熱、輸液等治療,給予患兒口服西咪替丁(黑龍江烏蘇里江佳大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3021382,片劑,0.2 g/片)5~10 mg/kg,每天 2~4 次。
1.2.2 觀察組 本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撲爾敏對患兒進行治療,給予患兒口服撲爾敏(哈藥集團三精千鶴望奎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 23020491,片劑,4 mg/片)2~4 mg,每天2~3次。
1.3 療效評價標準[3]顯效:患兒用藥3 d,患兒腮腺腫痛、發熱、腹痛及嘔吐等臨床陽性體征完全消失,尿、血淀粉酶檢查,指標均正常,或者有明顯好轉;有效:患兒用藥4 d,患兒腮腺腫痛、發熱、腹痛及嘔吐等臨床陽性體征有明顯改善,血淀粉酶檢查,指標均無明顯變化;無效:患兒用藥4 d,患兒腮腺腫痛、發熱、腹痛及嘔吐等臨床陽性體征無明顯改善,血淀粉酶檢查,指標均無明顯變化,或者發生其他并發癥;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專業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療效 觀察組顯效23例,有效1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50%;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17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5.0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141,P<0.05)。見表 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2組臨床體征 觀察組退熱時間、腫脹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臨床體征比較(±s,d)

表2 2組臨床體征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t=5.3761,aP=0.0381;t=4.7313,bP=0.0412
組別 例數 退熱時間 腫脹消失時間對照組 40 3.54±1.35 4.14±1.88觀察組 40 1.90±0.84a 2.28±1.12b
2.3 2組不良反應 2組均為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沒有發生不良反應,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腮腺炎病毒主要是由患兒的眼結膜及上呼吸侵入身體,再通過局部繁殖后,侵入患兒的血循環系統,從而出現第一次的病毒血癥[4],同時散播到患兒不同的臟器,其中主要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及腺體,會引起相應的臨床癥狀,病毒在中樞神經系統及腺體中進行增殖,再次侵入血循環系統,出現第2次病毒血癥[5],再傳播至未侵襲的器官,引起相應的臨床癥狀,病理特征主要是非化膿性炎癥。
西咪替丁也叫甲氰米胍,是一種選擇性阻斷胃粘膜的H2受體[6],主要適用于治療潰瘍病,尤其是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經過臨床大量研究發現,西咪替丁同時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及抗病毒作用,可以提高T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增加患兒的機體免疫功能,提高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7],同時也具有促進潰瘍愈合及止癢、止痛的效果,因此可以減輕過敏反應及炎癥。
撲爾敏是一種第一代的烴胺類組胺H1受體拮抗劑[8],對于組胺所造成的毛細血管出現通透性增加、水腫均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可以減輕患兒毒血癥狀,同時對于并發腦膜炎及心肌炎的患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證明西咪替丁聯合撲爾敏治療兒童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效果比單獨使用西咪替丁好,治療效果顯著;觀察組退熱時間、腫脹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證明西咪替丁聯合撲爾敏治療兒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退熱及消腫時間比單獨使用西咪替丁短,更快地使患兒恢復;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證明西咪替丁聯合撲爾敏治療兒童流行性腮腺炎的用藥不良反應與單獨使用西咪替丁相似。綜上所述,西咪替丁聯合撲爾敏治療兒童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效果顯著,可以更快地促進患兒恢復,且用藥不良反應少,安全有效。
[1] 張金芬,林俊,李璐琳,等.抗病毒治療聯合海帶濕敷對急性腫脹腮腺炎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7):369-371.
[2] 梁永謙,邊雙紅.冰片穿心蓮乙醇浸液外用治療小兒病毒性腮腺炎的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1,33(6):58-59.
[3] 彭曙輝,陳俊,鄒天軍,等.小兒牛黃清心散治療兒童腮腺炎并腦膜腦炎療效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2,18(2):43-44.
[4] 柳登高,郭玉嬌,姜嵐,等.43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內鏡治療療效觀察[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2,47(1):81-84.
[5] 魏良銅.炎琥寧聯合西咪替丁治療兒童流行性腮腺炎療效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5):3614.
[6] 張淑娟.西咪替丁治療小兒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探究[J].吉林醫學,2013,34(13):2487-2488.
[7] 陳群英.西咪替丁治療小兒流行性腮腺炎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當代醫學,2012,18(22):131.
[8] 范孟對.西咪替丁聯合炎琥寧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3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