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賢
變應性鼻炎(AR)是發生在鼻黏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為10%~25%,以鼻癢、噴嚏、鼻分泌亢進、鼻黏膜腫脹等為其主要特點[1]。其分為常年性變應性鼻炎(PAR)和季節性變應性鼻炎(SAP),另一種分類方法根據發病時間特點分為間歇性鼻炎和持續性鼻炎。間歇性鼻炎:癥狀<4 d/周或連續<4周;持續性鼻炎:癥狀≥4 d/周且連續≥4周[2]。變應性鼻炎其病情的反復性和病程的遷延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近年來許多學者不斷研究其有效的治療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研究選取變應性性鼻炎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單純使用氯雷他定治療變應性鼻炎和氯雷他定聯合中聯鼻炎片治療慢性鼻炎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4年1月在吉安市安福縣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治療變應性鼻炎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n=100)。對照組男62例,女38例,年齡18~60歲,平均(42.34±3.65)歲,病程1~28年,平均(8.6±2.5)年。治療組中男65例,女35例,年齡18~62歲,平均(43.02±3.86)歲,病程 1~30 年,平均(8.95±2.58)年。2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病程等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分組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治療標準:所有患者符合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和中華醫學會耳鼻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制定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09年,武夷山)診斷標準[3]。臨床癥狀:噴嚏、清水樣鼻涕、鼻塞、鼻癢等癥狀出現2項以上(含2項),每天癥狀持續或累計在1 h以上。可伴有眼癢、結膜充血等眼部癥狀。體征:常見鼻黏膜蒼白、水腫,鼻腔水樣分泌物。酌情行鼻內鏡和鼻竇CT等檢查。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突發性鼻癢,噴嚏,水樣鼻涕,舌淡苔薄白,脈細。鼻腔檢查鼻黏膜蒼白或灰白色、水腫,鼻甲腫大,鼻腔有水樣分泌物溢出。
1.3 病例排除標準 排除繼發性嚴重支氣管哮喘患者;鼻息肉、鼻竇炎、鼻中隔偏曲、血管運動性鼻炎、急性鼻炎患者;患有嚴重心、肺、肝、腎疾病者;對研究用藥過敏者;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治療期間不按遺囑用藥或采用手術治療者;以及其它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服用氯雷他定(江蘇漢晨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0103533)10 mg,每天1次,口服。治療組在服用氯雷他定基礎上同時服用中聯鼻炎片(武漢中聯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 42021537)1.0 g,每天3次,口服。1個月為1個療程。
1.5 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鼻癢、噴嚏、鼻涕、鼻塞情況,每天完成記錄,視覺模擬量表(VAS)[5]對治療前后的臨床表現分別進行臨床評分,并根據評分進行療效評定。積分改善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顯效:改善率66%以上;有效:改善率26%~65%;無效:改善率25%以下或計分反而增加[6]。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47.00%、93.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17.00%、72.00%(χ2=20.6801,P=0.0000;χ2=15.2727,P=0.0001),均未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n(%)]
變應變鼻炎發病率高,其發生機制屬于Ⅰ型變態反應。主要是變應原刺激機體并使其處于“致敏”階段,隨后當變應原再次進入機體并于吸附在肥大細胞細胞等靶細胞上的IgE結合后,導致肥大細胞等發生所謂“脫顆粒”,最后脫顆粒釋放化學物質并作用于細胞和血管腺體等,引發一系列臨床表現[6-7]。西醫治療主要采用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等治療,而氯雷他定為長效、持久的三環類抗組胺藥[8]。而中醫認為變應性鼻炎為肺、脾、腎功能失調,加之受到風寒、暑熱之邪氣侵襲,導致肺氣虛弱而發病。而中聯鼻炎片是由蒼耳子、防風、連翹、辛夷、五味子、野菊花、白芷、桔梗、甘草、知母、荊芥、麻黃、黃柏、細辛等組成,具有補益肺氣、祛風通竅等療效[8]。然而,單純西醫治療變應性鼻炎療效不顯著。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47.00%、93.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17.00%、72.00%(χ2=20.6801,P=0.0000;χ2=15.2727,P=0.0001),均未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提示該治療方案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氯雷他定聯合中聯鼻炎片治療慢性鼻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性高,可作為臨床治療變應性鼻炎的首選方案。
[1] 賈潔.中西藥物聯合治療過敏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14):146-147.
[2]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變應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2004年,蘭州)[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5,40(3):166-167.
[3] 賀海平.中西醫結合治療變應性鼻炎62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5):93,95.
[4] 譚麗.鼻炎方治療變應性鼻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3):244-245.
[5] 李海立,劉子鑫,李瓊,等.兩種方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4,23(4):337-338.
[6] 魯春慧,薄建萍.變應性鼻炎對支氣管哮喘的影響[J].當代醫學,2009,15(1):91-93.
[7] 李小敏,洪海裕,郭劍玲,等.變應性鼻炎特異性免疫治療遠期療效評價及氯雷他定預防性用藥的療效觀察[J].廣東醫學,2014,35(2):282-284.
[8] 范賢勇,鐘渠,周賢剛,等.氯雷他定片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13):1959-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