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健全勞動監察和爭議處理機制,讓法律成為勞動者權益的守護神”。這是當前政府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崇州市為夠更好地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在強化宣傳的基礎上,注重探討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辦法,大力營造用人單位依法用工、農民工自覺維權、社會共同關心的大環境。
按照“四定”要求,不斷加強“兩網化”建設。市人社局把夯實監察一線作為基礎,按照定人員、定區域、定職責、定任務的“四定”要求,在全市建立市、鎮(街、鄉)、村(社區)三級監察執法網,實現由被動監察到主動檢查、事后處置到事前預防的工作轉變。并充分運用崇州市建立的26個網格區各項信息的采集數據,重點梳理網格內企業信息,摸清用工情況。
堅持“四查”原則,開展各類專項行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市人社局按照“突出重點、主動出擊、預防為主、查防并舉”的工作方針,堅持“隱患問題提前查、普遍問題全市查、重點行業專項查、重點地區重點查”的工作原則,認真開展各類專項檢查工作,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把握尺度,依法處理勞動舉報投訴案件。為維護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勞動監察工作堅持案件處理與事前預防相結合,注意掌握有利于依法維權,有利于穩定大局,有利于企業規范管理等尺度,嚴格落實“一訴全查”制度,維護職工隊伍的穩定,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建立“聯動”機制,妥善處理突發群體性案件。與公安、建設等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聯席會議、督辦問責、信息交流與反饋等多項制度,強化勞動關系機制建設和勞動關系調解處理工作。發揮勞動投訴案件處理綠色通道的作用,認真處置欠發農民工工資逃逸的集體性案件,嚴控因農民工工資拖欠而引發的群體性行為。必要時,依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收集的相關證據材料協助移送司法部門,最大限度地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建筑施工企業存在層層轉包,拖欠工資時有發生。實施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解決了大部分農民工工資問題,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企業層層轉包、分包現象嚴重,建筑施工企業往往對下面包工頭、班組的工資發放情況監管不到位,造成了勞動者集體性上訪事件增多。
采掘、服務等行業穩定性較差,用工流動性過大。商貿、餐飲、小砂廠等用人單位多是自由式職工,不受上班時間約束。而且服務員一邊工作一邊尋找更好的單位,有好單位也不通知單位就走人,為用工管理造成困難。加之有的小微企業經營不善,老板跑路,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維權的難度。

勞動監察大隊工作人員深入施工現場執法宣傳
季節性用工增加,為單位社會保險繳納帶來問題。用人單位在用工期間為職工繳納了社會保險,但第二年用工時,由于職工在沒有勞動關系期間停繳了社會保險,導致用人單位第二年無法繳納社保。
加強對建設資金的有效監督。嚴格審查有關單位的建設資金到位情況,并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建設資金使用情況的動態管理,防止驗資報告不實或虛假驗資,從項目前期到項目施工過程,建立起對建設資金的有效監督機制和制約機制。
加強企業勞動用工管理。配合有關部門,要求施工企業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并向勞動保障部門辦理用工備案,參加社會保險,按月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同時依據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嚴肅查處非法用工行為。
加強法制宣傳。到農民工密集場所舉辦法律講座,不斷增強農民工法律意識。同時,引導農民工在追討工資時采取理性合法的手段,反映自己的訴求,防止出現非理性和過激的行為。還要引導國有投資公司和私有公司在與施工單位簽定建設合同時,將支付職工或農民工工資納入合同進行約定,保證農民工工資能夠按時足額發放。
嚴把勞動用工年檢關。在勞動保障年檢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勞動和社會保障所就地、就近監察的作用,將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參加社會保險等作為年檢工作的重點內容,通過抽查職工花名冊、工資表與勞動合同等方式來認真把好關口,對拒不按要求參加年審的用人單位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立案查處并責令其限期整改,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