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市“春風行動”于今年1 月起陸續開展,整個活動持續到3月底。活動中,全市開展現場招聘會80余場次,近800余家企業參加,提供近5.1萬個就業崗位,基本做到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全面參保。同時,有320余家企業在南充公共招聘網發布招聘信息,提供就業崗位1.3萬余個,實現“指尖上的招聘求職”。
自“春風行動”開展以來,網上和場外招聘共吸引了各類求職者10萬人次。其中,約6萬余人簽訂就業意向協議。
1月初,市人社局統一發文部署全市春節前后的行動方案。為抓住農民工返鄉返崗節點,市、區人社、就業、工會、婦聯聯合在北湖公園廣場、嘉陵區政府廣場連續四天舉辦返鄉民工和企業用工招聘服務大型公益招聘會。
另外,各縣(市、區)充分利用公共招聘網、QQ 群、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短信等快捷方式和電視廣告、報紙等主流媒體及時發布(放)宣傳資料20 多萬份和用工信息15000萬條,開展招聘活動70 余場次。如在火車站前布點“歡迎農民工返鄉,政策信息送到手”;“大篷車招聘”進鄉鎮“趕場”等,各社會職介機構也與企業、與縣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聯手合作發布信息。
招聘活動圍繞“搭建供需平臺、實現轉移就業”這一主題,邀請全市“用工誠信企業”、招商引資重點企業和市轄三區工業園區600多家企業全面開展。
市、縣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還將延伸至室內固化,每周定期招聘。閬中市已開通700平方米的綜合招聘服務大廳,為求職用工提供更專業的服務。九縣(市、區)園區就業服務站實行“招聘+培訓+工資協商”的三個服務,協助企業解決“招工難”、“留人難”的問題。
“三個下沉”、“四個送到”即人社就業部門組織用人單位下沉到城區、銜道辦、鄉鎮,送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務。通過“三個下沉”“四個送到”提供了就業崗位5萬余個;發放《企業用工需求》《就業服務指南》《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手冊》《小額貸款指南》《就業失業保險流程》等宣傳資料10萬余份;現場解答求職者及用人單位關于社保轉移、失保參保等問題1000人次。
為返鄉民工就近就業創業搭建好平臺。2014年,全市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215.5萬人,春節期間有132.1萬人返鄉,節后不再返崗的返鄉農民工占返鄉總人數的7.4%,有1.5%的農民工愿意在家鄉創業,各級就業服務機構對留下人員進行了就業創業培訓指導。
為重點群體提供就業崗位。園區企業如三環電子、富安娜、嘉美印染等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其中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崗位需求占40%,燕京啤酒、匯源食品、通產華晶玻璃新招工240名,近五成是高校畢業生。
為企業用工提供高質快捷服務。“春風行動”幫助園區企業招聘員工2000多人,使得用工短缺情況得到大幅度緩解。
要加大對求職者特別是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力度。大多數求職者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水平普遍較低,普工多、技能型工人少的局面亟需扭轉。各地按照“車間就是教室,師傅就是老師”的要求,支持“校企合作”無縫對接培訓,對新員工實施即時技能培訓。
要大力實施“回引”工程。據調查,全市返鄉民工約92.6%要繼續外出務工,我市就業難和結構性、季節性用工短缺問題仍然明顯。下一步,各地要持續加大力度對本地企業宣傳和用工信息適時發布。特別是通過招聘專網和手機短信的信息發布,著力解決目前全市園區企業缺工問題。
要優化企業環境。通過提高勞動者的待遇福利水平,改善生產工作環境,提高園區企業的穩崗率。如個別園區企業住宿條件不具備等,各地園區管委會要同企業一起“會診”解決。還可推廣通產華晶玻璃為員工免費辦理入戶、孩子入學入托等“愛心留人”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