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手記]
隨著新速騰“斷軸門”車主維權力度日益深化之下,眾多消費者要求更換2012款新速騰懸架,不過令眾多車主失望的是,此次召回的方案只是“打補丁”——給存在安全隱患的后軸縱臂上安裝金屬襯板,并非更換存在安全隱患的后軸。不更換后軸主要是廠家從成本考慮,這似乎是路人皆知的原因。而一汽大眾給出的斷軸與技術安全性無關,也不存在零部件缺陷,這樣的答復不能令車主滿意,緊隨其后的召回舉措更令消費者不滿,如果真遇到斷軸事故,特別是在高速行駛中,一塊金屬襯板恐怕難以起到保護作用。
從被發現存在“斷軸問題”,到正式予以召回,再到令人失望的“打補丁”方案,一汽大眾方面對于消費者的質疑沒有積極的回應和處理。新速騰作為一款在華十分暢銷的車型,滯緩的回應速度和冷漠的回應態度,似乎與其市場地位并不匹配。因“皮實”而備受消費追捧的速騰在經歷此番“劫難”后正一步步走下神壇。
老速騰的好在于不脛而走的德系車的品質,而新速騰上市不過兩年多時間,卻將曾經多年積累下的聲譽幾近毀于一旦,面對日益增多的新速騰維權車主,一汽大眾需要的是應急管理與危機公關,還有更重要的對于消費者的尊重。當消費者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監管部門的執行效率也就越來越高,“店大欺客”的傲慢態度,除了耗損消費者一貫的信賴,沒有什么別的可能。
一個斷軸演變到現在的局面,已經不再只是汽車部件問題,還有企業的良知。安全無小事,不要因為“大牌”而忽略企業生存的根本,這不僅是一汽大眾所應該認識到的,同時通過新速騰斷軸事件也給予更多的車企以警示。企業做大做強更應該用品質證明,面對今天全國眾多高舉維權大旗的消費者,新速騰值得一汽大眾反思,也為所有車企拉響警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