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人們提到韓國,總是想到該國以科學立國的政策,舍得對研發(R&D)投入,想到三星、LG、現代這些國際知名企業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攻城掠地。有很多研究認為科技實力是韓國得以擺脫世界金融危機,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
據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2014初發布的《2013年度研究開發活動調查結果》,2012年和2013年兩年,韓國研發投入規模居世界第6位,研發費占GDP的比重,連續兩年排名第一位。比韓國研發投資規模大的國家只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
先看韓國政府對研發的重視。韓國科學技術企劃評價院2014年7月27日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韓國的政府研發預算為137億美元,在世界位列第6。美國(1335億美元)、日本(368億美元)、德國(333億美元)、法國(199億美元)、英國(141億美元)位列前五。但韓國的政府研發預算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占比亦為1.14%。
再看企業的研發投入。美國經濟雜志《財富》選定了2013年世界十大研發投資企業。第一位是德國大眾,研發投資了135億美元,占年銷售收入的5.2%。韓國三星電子在研發方面投入了134億美元,位居第二,占年銷售收入的6.4%。
韓國科技形象壓倒韓流。韓國外交部從2013年10月委托韓國著名會計公司針對17個國家6000名18周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了韓國國家形象調查,報告顯示,對于“一提到韓國最先想到的單詞”,回答“技術”的受訪者最多,其后依次為三星、6.25戰爭、鳥叔PSY和《江南Style》K-pop等韓流。
然而應該指出的是,盡管今天韓國的科技水平在國際上已經有了一席之地,但在總體上尤其是原創核心技術上看,韓國依然落后美國、日本、歐盟諸國,科技水平只能算是個二流國家。目前,韓國的勞動生產率還不及美國的一半水平。韓國企業勞動生產率比日本低一成。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在主要科學技術領域尚沒有一項世界最高技術,韓國的技術水平僅為世界最高技術水平的72.8%。從時間上看,技術水平韓國落后美國6.8年左右。韓國的技術水平最高的領域是信息、電子和通訊,如果與在這些領域擁有最高技術的國家相比較,仍然有著3.8年的差距。
韓國輿論認為,韓國現在仍是原創技術的“貧國”,技術貿易屬于入超國。主要表現在每年“知識產權貿易及專利使用費”方面均出現巨額逆差。
韓國知識產權收支情況自1980年開始有記錄以來一直入不敷出。隨著韓國智能手機、半導體和其他尖端高科技產品出口的穩步增長,事實上韓國為許多零部件支付了很多的知識產權費,2010年韓國知識產權收入赤字達到58.9億美元,2011年收入赤字為29.6億美元,2012年赤字超過49億美元。截至2012年,韓國對美國的知識產權收支赤字最大,達到48.5億美元,而對歐洲的赤字也達到10.9億美元,與日本的赤字額達到5.7億美元。
三星和LG電子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它們的IT產品,與此同時需要向國外其他公司支付高額的特許權使用費,韓國媒體感嘆,這就是依賴國外技術的悲慘境遇。2012年韓國企業涉及了191個國際專利糾紛。在這些專利糾紛中,韓國作為原告的只有10個,余下的181個專利案件,韓國均為被告。
技術貿易平衡指數是技術出口額除以技術進口額而得出的數值,數值越低,意味著一個國家的技術競爭力越弱。2013年,韓國技術貿易平衡指數為0.33,技術出口額僅占進口額三分之一,可見在原創技術方面處于劣勢。與此相比,日本技術貿易平衡指數為4.60,達韓國13倍,居世界第一位。美國則為1.46,達韓國3.4倍。繼日本后,挪威(2.07)排名第二。其后依次為瑞典(1.98)、英國(1.81)、奧地利(1.57)、美國(1.46)、德國(1.21)。處于下游的國家包括斯洛文尼亞(0.49)、希臘(0.52)、意大利(0.62)、斯洛伐克(0.66),但都高于韓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