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江
落實好安全生產“黨政同責”
■陳丹江
近來,“黨政同責”成為化企喊得最多的一個熱詞。所謂“黨政同責”,是指企業各級黨組織和行政共同負起安全生產責任,對安全生產要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管理機制。然而筆者發現,一些企業喊得很熱鬧落實卻有問題。
不少化企雖然下發了有關“黨政同責”安全責任制度的文件,但卻有種一發了之的傾向,而有關黨組織和行政領導在“一崗雙責”上是如何設定,以及通過什么樣的運作機制,達到黨委和政府“齊抓共管”責任落實等問題,一些化企并沒完全理清楚,也沒認真去做。
首先,落實“黨政同責”要解決好“一崗雙責”的設定問題。我國化企目前大致分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三大類。國有企業先后經歷了黨委一元化領導到總經理負責制,民營企業基本是董事長說了算,股份制企業則由董事會負責。在這三類企業中,企業黨組織主要任務雖然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職工隊伍穩定等,但在企業中的地位、作用、話語權還存在一些差別。因此,不同類型的企業黨組織在“一崗雙責”上如何設定職責,使其在安全生產上真正發揮“黨政同責”作用,關鍵就在于企業黨組織和行政的主要領導“一崗雙責”的職責是否設定到位,以及由誰來設定。而且化企的“黨政同責”不能光喊口號,而要落實好黨組織負責人在安全生產上的話語權問題,使“一崗雙責”落到實處,讓企業黨組織負責人能夠真正關心安全生產大事。
其次,落實“黨政同責”要解決好“齊抓共管”的落實問題。化企各級領導在“一崗雙責”設定之后,還應注意“齊抓共管”工作的落實,不斷樹立獲得共識的安全生產目標,確定“齊抓共管”的范圍、工作內容和有效措施,并注意權力交叉重疊,責任合理公攤,明確各崗位和各部門之間協作的工作內容,構筑“齊抓共管”獎懲機制,努力完善健全“黨政齊抓共管、職工參與監督、企業廣泛支持”的安全生產工作新格局。
總之,只有實現了黨政負責人在安全生產監管方面都親自上手、親歷親為,不敢懈怠,方可達到構建“黨政同責”這一安全生產新機制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