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益輝 楊金牛
(蘇州工業園區中法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江蘇蘇州)
市政行業特別是污泥處置行業,設備自動化程度較高,采用流水線生產。污泥介質具有一定含沙量及腐蝕性,與污泥直接接觸的設備的腐蝕與磨損情況較為嚴重。環保行業是匯集民生及服務當地社會的產業,公共服務功能比較多,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產維護管理體系,不僅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也與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密切相關。公司通過推行全員生產維護活動等,既提升了生產設備的綜合效率和產能,增強了一線員工的維護技能與工作素養,減少設備投資改造及維護費用及人力成本,也保證了生產線的安全、可靠、穩定與環保運行。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即全員生產維護,主張根據企業的設備狀況、員工素質和技術水準等,制定指導操作、維修以及生產輔助人員全員參與的設備管理模式,通過宣導和培訓形成可執行的設備管理維護規程,使得設備及生產管理的全過程行為,都能達到規范化和管理精細化的要求。其基本含義及相互關系如下。
(1)“三全”的含義。三全是TPM的最基本理念,強調的是全效率、全系統和全員式的管理模式。全效率是以追求整個生產系統綜合效率最大化為目標,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全系統,即以事后維修(BM)、預防維修(PM)、改善維修(CM)和維修預防(MP)等綜合構成生產維修(PM)為總運行體制,構筑能防患于未然的管理機制,概括為全系統;全員是由生產維護、開發、銷售以及管理等所有部門,通過重復的小組活動,最終達成零損耗的目的,概括為全員。
(2)三者之間的關系。全員是基礎,全系統是載體,全效率是目標。既是對TPM系統整體的構建和運行進行全面引領和指導,也是TPM活動體系的理論準備和思想基礎。例如,全員是TPM最基本的理念,也是當代企業管理中反復強調的主體思想,目的是使企業中的所有相關人員都能加入到這個工作中來。全系統是指TPM涉及到的整個生產系統,其中最主要和最本質的問題就是提倡以生產維修(PM)為主導的運行體系,并以此為主線來開展設備維護和檢修工作。全效率是TPM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并能使之持續和有效地推進,追求的是整個生產系統的綜合效率最大化。而實現設備效率最大化也是企業追求生產綜合效率最大化的根本途徑。多由設備綜合效率OEE(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來衡量。
TPM的最終目標應當落在全效率上,概括起來是實現4個零的工作目標,即停機為零、廢品為零、事故為零和速度損失為零。
(1)停機為零,是指計劃外的設備停機時間為零。
(2)廢品為零,是指由設備原因造成的廢品為零。
(3)事故為零,是指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安全事故等為零。
(4)速度損失為零,是指設備速度降低造成的產量損失為零。
TPM的活動內容主要由兩大基石,即現場5S活動和TPM小組活動構成,通過8大支柱(個別改善、自主保全、計劃保全、教育訓練、初期管理、品質保全、事物改善、環境安全)的具體執行,來實現TPM的活動目標。
TPM推進一般要經歷引進準備、推進實施及總結提高3個階段,TPM導入的結束并不是活動的完成,而是新一輪活動的開始。因為企業的改善活動是無止境的,既要追求最優的企業管理體質,保持改善活動的持續推進和水平的不斷提高,還要通過不斷的循環往復使各項工作更加優質,效率更高。這才是開展TPM活動的關鍵所在。因此,TPM的推進過程也是一個PDCA循環的過程,TPM活動要求的就是持續、有效和自主地推進。
(1)建立TPM推行組織,確定TPM推行方案。
(2)實行全員參與,科學的建立設備管理臺賬,確立關鍵設備評價標準、層級及清單,建立設備日常自主點檢、保養計劃;建立維護保養年度計劃,滾動修訂月度保養計劃,以及保養項目糾正、修訂、更新計劃等。
(3)開展內部培訓。主要包括單點課程、運營維護班組互訓等。
(4)開展外部培訓。主要是針對一線員工的特種技能的上崗初訓、復訓,職業技術學院的技能訂單式培訓等。
(5)組織實習和參觀。主要是組織園區內的設備專業廠家進行實習和參觀。
(6)實施技能考評。通過在線考試系統對員工的技能進行考核與測評。包括在工作現場的實操、演練、評估和評分等。總評結果將作為績效考評和崗位技能競聘的主要依據。完成技能評定與評級后,相關的評議結論及考試成績均需進入員工的考評檔案。
(7)不斷提高設備性能。通過合理化建議、QCC活動、技改提案等,來不斷提高設備性能。包括通過技術改造等來提升設備的整體性能;科學修訂設備維護計劃及運營維護作業手冊等。
(8)建立信息化的設備維護管理系統數據統計及分析管理平臺,實現對TPM推行效果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與評估,最終實現計劃調整和程序修訂,不斷改善員工技能的培訓計劃。建立的設備信息系統工作流程與內容,如圖1。
(1)分管領導參與。主要由副總經理牽頭,其職能是建立TPM推行組織架構,適時召開相關的工作會議,協調實施中的各類問題。
(2)計劃動態管理。需由一線的運營、操作、維護人員的全體參與,動態修訂設備保養項目;并根據實際情況實時地進行糾正、修訂和更新。

圖1 設備信息系統流程圖
(3)培訓形式多樣化。主要包括班組內部互訓,上崗初訓、復訓,職業學院訂單式培訓以及專業廠家的參觀與學習。
(4)360°考評。通過在線題庫測評、現場實操、演練和問答等方式進行測評,最終的總評結果將作為績效考評和崗位競聘的依據。
(5)活動的持續改善。首先是通過5S活動、合理化建議、QCC活動、技改提案等,來不斷提高設備的性能;其次是通過開展的其他一系列活動來改進設備作業規程及提升員工的技能水平。
(6)實施手段多樣化。主要體現在,一是在班組內結對子(如師帶徒等),建立相應的協作小組;二是注重員工的一崗多能、多工種及技能與素養的培養;三是以生產現場改善為核心,成立各式各樣的攻關小組,由員工自己進行生產環境的改善;四是由工程師主導技改項目,實施有針對性的技術改造;五是采用OJT(On the Job Training)形式,將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向一線員工的現場實操上傾斜。
(1)生產產能得到大幅度提升。TPM活動推行后,全線的生產產能已提升7%以上。
(2)設備使用效率提高較快。設備開機率由實施前的72%,提升到80%。
(3)設備性能全面提升。全年處理生產線A類關鍵設備故障,由實施前的30次,減為11次;前10大關鍵設備故障修復時間MTTR,由實施前的最高每次5 h,減為每次3 h。
(4)運營領班的技能得到全面提升。運營班組的領班和員工通過全面實施日常設備點檢及周保養內容及工作要求后,不但具備了常見設備故障的分析和處理能力,而且工作效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5)關鍵設備維修規程實現了標準化管理。例如,建立了3類污泥處理生產線主要設備的標準檢修技術規程,既縮短了檢維修時間,如第一級處理主設備年度檢修裝配時間,由原來的6 h縮減為3 h,檢修質量也有較大幅度提升。
綜上所述,在市政行業推廣TPM活動,不但可以提升污泥處置行業生產設備的綜合效率和產能,增強一線員工的技能與素養,確保設備能夠安全、可靠、穩定和環保運行,而且具有非常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