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迅
(學府咨詢國際集團 廣州)
設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在大部分企業,設備是企業資產的主要部分。設備管理與資產管理的內容基本重合。但在上市公司等類型的企業,資產管理和設備管理的差別很大,目標也不一致。
從資產管理的目標來看,投資收益是主要的目標,作為資產管理人員,工作理念和管理側重點是:①首先要做正確的事;②資產的可靠性與企業需求有關;③對資產負責;④關注維護的流程設計;⑤面向客戶(市場);⑥從設計上考慮維護需求。

圖1 資產管理目標和資產經理關注重點
圖1展示了資產管理的目標和資產經理關注的重點,而作為設備維護人員的理念和管理側重點是:①把事情做正確;②高效地執行維護任務;③對上級負責;④使維護流程執行順暢(日程、準備、工具);⑤面向供應商;⑥考慮合同問題。由此可知,從資產運營的角度考慮設備維護問題,目標顯得更為清晰,稱之為資產管理。
資產管理包含4個方面,也可以叫4個支柱,分別是性能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戰略管理和狀態管理。如圖2所示。

圖2 資產管理4支柱
圖3示出了4個支柱的邏輯關系。性能管理即為目標管理,系統要求目標是可以量化的,系統是可以控制的。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管理流程,通過對管理流程的不斷分析和優化,達到最佳的性能指標。管理流程來源于維護策略,策略以目標為導向,以資產的現實狀況為基礎,對資產的運行參數和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監測,經過充分的分析和研討,使策略不斷優化,持續改善,達到最經濟的作業流程。
企業為獲得持續的價值,確保投資回報,需要:①不斷優化維護策略,提升設備的利用率和可靠性;②推進持續的狀態監測(狀態管理),縮短維護時間;③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提升維護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④跟蹤并持續改善系統的利用率、可靠性、性能、質量、成本、和投資回收期(關鍵指標)。

圖3 支柱間邏輯關系
在作業層面,需要加強如下工作:①盡量減少動用的資本,提高資產利用率;減少材料、備件庫存,延長資產壽命;②降低維護成本,減少停機時間,提升維護的效率和有效性;③延長設備壽命,減少附帶損害;④信息收集多而及時,實現正確決策;⑤減少運營損失,提升利用率;⑥減少風險,降低保險成本;⑦優化維護計劃,整合維護計劃的潛在風險;⑧降低庫存備件費用,必要的備件可早期購買(成本低),減少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