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中
(安徽省楚源工貿有限公司 安徽淮南)
公司錨網廠有3臺焊網機,其中1臺焊網機型號GWC1700,焊接鋼筋網最大寬度1700 mm,網格尺寸縱向最小80 mm,橫向最小 25 mm,焊接鋼筋直徑,縱筋 6~8 mm,橫筋6~10 mm。具有22個焊點,焊接頻率40次/min。PLC編程控制,伺服電機驅動。每天24 h連續運行,每年運行約350 d。運行不到1年時間內,發生過2次拉網小車軸斷裂事故,對生產影響較大。
傳動軸配套SEW公司的變速箱,型號KH67B/A。變速箱由伺服電機驅動,伺服電機為奧地利貝克萊公司生產,型號8LSA74.E2030D000-0。伺服電機的扭矩通過伺服變速箱的鎖緊盤傳遞給傳動軸,帶動軸旋轉。傳動軸直徑40 mm,材料40Cr調質處理。軸結構采用3段式設計,法蘭連接,帶座外球面球軸承(UCF208)支承定位,圓柱齒輪驅動拉網小車。2次斷裂均發生在中間一段且靠近伺服變速箱處。
從宏觀分析可以看出,斷口沒有具體的塑性變形如韌窩等,屬脆性斷裂。外貌表現出同一性,端口表面呈明顯的山脊狀花樣,且與軸中心線成45°夾角。表面規則,金屬組織正常,沒有夾雜物,可斷定軸斷裂的原因應屬于扭轉疲勞造成的斷裂失效。細微分析,斷面可分為3部分:①疲勞源發生處,沿軸周緣處分布,且有多處,斷口平坦光滑,有細微的條紋;且紋理比較清晰,指向軸斷面的中心。②疲勞擴展區,表面比較光滑,大致呈現出山脊狀花樣,所占斷面面積較大,約占總斷面面積的1/2~2/3。③瞬間斷裂區,位于軸斷面的中心,約占斷面面積的1/5且非常粗糙。表明該軸是在高應力和大的應力集中條件下斷裂的,耐疲勞壽命較短。斷裂面照片見圖1、圖2。
泵軸材料為40Cr鋼且通過調質熱處理,斷裂位置位于減速機空心軸鎖緊盤處,該段軸徑40 mm。主要承受扭矩,根據軸所傳遞的轉矩,按扭轉強度條件初步估算軸的直徑d,見式(1)。
式中T——減速器傳遞的額定轉矩
[τ]——40Cr材料的許用切應力
經查T=24 N·m,[τ]為(40~52)/N·mm-2,這里取 40 N·mm-2,計算后d≥15 mm,遠遠低于40 mm的設計直徑,強度設計沒有問題。
圖1 拉網軸斷裂面照片
拉網小車結構軸采用3段式設計,中間軸通過鎖緊盤傳遞扭矩,2根端軸和中間軸靠法蘭盤將扭矩傳遞到齒輪,帶動齒輪旋轉,靠齒輪和齒條的相對運動拖動小車運動。安裝工藝為:安裝拉網小車機架、調水平→安裝伺服變速箱→安裝中間軸、鎖緊→安裝兩端軸承座、軸、齒輪→通過墊片厚度調整3根軸的水平和齒輪間隙→焊接法蘭盤→精調整→鎖緊螺栓。
從安裝工藝可以看出,法蘭盤和軸的連接,只能在其他工序完成后,現場焊接,不可避免地存在焊接變形和安裝誤差,且法蘭盤屬剛性連接,沒有調整余地。由此可以確定3根軸存在同心度誤差,兩端齒輪不同心,齒輪旋轉時受到齒輪間隙的影響,軸承受較大的扭矩,扭矩應力首先在軸的表面形成裂紋,逐步擴展到內部,直至斷裂。
圖2 典型扭轉疲勞軸斷裂面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拉網小車軸斷裂的原因為該軸在結構設計上存在缺陷,造成兩端齒輪不同心,導致軸承受較大的扭矩力。為此對軸進行改進,將3段軸結構形式改為1根長軸。在加工過程中,嚴格控制軸的軸承段、鎖緊段、齒輪段的同心度誤差,確保誤差控制在0.02 mm內。重新調整齒條的直線度、水平度和相互之間的平行度,確保齒輪始終間隙一致。經過改進后的軸,運行1年內未再出現軸斷裂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