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故章+孫繼成+何家海+袁著安+熊玉蓉+龔亞亞+周國斌
摘要:通過藥效試驗了解農藥新品種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效。結果表明,該藥劑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150、225、300 g/hm2 3個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分別為72.5%、89.2%、96.1%,其中300 g/hm2 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平均防效明顯高于常用對照藥劑,225 g/hm2 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平均防效與常用對照藥劑相當,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可推廣使用。
關鍵詞: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水稻紋枯病;防效
中圖分類號:S482.2+1;S432.4+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2-2806-02
Controlling Rice Sheath Blight Disease with 40% Difenoconazole· Prochloraz SC
GUAN Gu-zhang 1,SUN Ji-cheng1,HE Jia-hai1,YUAN Zhu-an1,XIONG Yu-rong 2,GONG Ya-ya2,ZHOU Guo-bin 2,
(1.Green Food Administration Office in Qianjiang City, Qianjiang 433100,Hubei,China;
2.Qianjiang City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Detachment, Qianjiang 433100,Hubei,China)
Abstract: Effects of pesticide 40% Difenoconazole· Prochloraz ?SC on controlling Rice Sheath Blight were studied. 40% Difenoconazole· Prochloraz ?SC was used to control rice sheath blight of 150 g/hm2, 225g/hm2, 300 g/hm2 three second times after 10 days. The average controlling effects were 72.7%, 89.3%, 96.1%. The average effect of 300 g/hm2 40% Difenoconazole· Prochloraz ?S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mon-control chemicals. The average effect of ?225 g/hm2 40% Difenoconazole· Prochloraz ?SC was equle to the common-control chemicals and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40% Difenoconazole · prochloraz SC; sheath blight; control effect
水稻是湖北省潛江市主要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3.5萬hm2左右。隨著化肥大量施用、種植密度提高以及雜交稻的推廣,紋枯病的危害在潛江市呈上升趨勢,成為當前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對水稻生產危害嚴重。水稻紋枯病發病時,在稻葉、葉鞘和稻穗上形成不規則病斑,影響水稻光合作用和水分、養分輸送,造成癟谷、死穗、白穗等多種癥狀,嚴重時水稻可大面積倒伏,造成水稻減產30%~50%。多年來,潛江市防治水稻紋枯病用藥主要為井岡霉素,為防止病害產生抗藥性,推廣應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水稻紋枯病有重要意義。根據湖北省農藥檢定管理所的安排,對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防治水稻紋枯病進行了藥效試驗 ,旨在掌握該農藥新品種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試驗藥劑: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由廣西安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對照藥劑:25%苯醚甲環唑WP,由浙江天一農化有限公司生產;25%咪鮮胺錳鹽EC,由江蘇輝豐農化有限公司生產;20%井岡霉素AS,由浙江錢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湖北省潛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田內進行,供試水稻品種為豐兩優香1號,2012年5月11日播種,6月10日移栽,密度27萬蔸/hm2。施藥選擇在水稻易感染紋枯病的分蘗期分2次進行。第一次施藥時間為2012年6月24日,第二次施藥時間為2012年7月1日。施藥當日氣象情況見表1,試驗期間氣象資料見表2。
1.3 ?處理方法
試驗設7個處理組,其中A、B、C為試驗藥劑處理組,D、E、F為對照藥劑處理組, G為不施藥空白對照。具體分別是:A.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 150 g/hm2,有效成分量60 g/hm2;B. 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 225 g/hm2,有效成分量90 g/hm2;C. 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 300 g/hm2,有效成分量120 g/hm2;D .25%苯醚甲環唑WP 750 g/hm2,有效成分量187.5 g/hm2;E .25%咪鮮胺錳鹽EC 1 200 g/hm2,有效成分量300 g/hm2;F.20%井岡霉素AS 750 g/hm2,有效成分量150 g/hm2。小區隨機區組排列,排列情況見圖1,小區面積20 m2。小區間筑小埂相隔,單排單灌,試驗田四周設保護行。各處理均按用水量900 kg/hm2常規葉面均勻噴霧,先噴清水對照,再噴試驗藥劑,噴施試驗藥劑時按濃度由低到高的順序進行,每一處理4次重復,噴完后清洗噴霧器,再進行下一個處理,最后噴霧對照藥劑。endprint
1.4 ?調查與統計[1-10]
試驗安排調查一次,于第二次藥后10 d調查防治效果, 時間是2012年7月11日。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法,每小區調查5點,每點調查相連的5蔸,記錄總株數、病株數、病級數及施藥對水稻和其他生物的影響,計算各處理的病情指數與相對防治效果。
病情分級標準:0級,全株無病;1級,第四片葉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以頂葉為第一片葉); 3級,第三片葉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5級,第二片葉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7級,劍葉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9級,全株發病,提早枯死。
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相對病級數)/(調查總株數×9)×100;防治效果=(空白對照病情指數-施藥處理病情指數)/空白對照病情指數×100%。
2 ?結果與分析
4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SC防治水稻紋枯病藥效見表3,各處理防治效果的方差分析見表4。供試藥劑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3個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分別為72.5%、89.2%、96.1%,對照藥劑D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為88.2%,對照藥劑E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為88.2%,對照藥劑F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為89.2%。供試藥劑C處理防效最佳,且供試藥劑B處理平均防效與對照藥劑D、E、F處理防效當。處理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田間觀察發現所有藥劑處理均對水稻和其他生物無不良影響。
3 ?小結
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效果較好,每公頃商品用量225~300 g,連續施用2次,防治效果達到89.2%~96.1%,防治效果不低于對照藥劑,在試驗劑量范圍內對水稻生長發育無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 周德詠,魏義平,陳 ?新.15%井岡霉素·戊唑醇懸浮劑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2):150-151.
[2] 金春梅,陸致平.不同殺菌劑防治黃瓜病害藥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2):152-153.
[3] 王榮富,王會福.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防治水稻紋枯病藥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5):158-159.
[4] 周 ?勇,王新林,龔校綱,等.不同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藥效試驗[J].江蘇農業科學,2010(5):186-187.
[5] 紀翠紅,林積秀,黃培枝,等.兩種常用藥劑防治水稻不同生育時期紋枯病藥效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11(6):78-79.
[6] 熊春林,張曉霖,梁聲明,等.混配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稻曲病藥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8):169-171.
[7] 朱衛平,鄭 ?莉,蔣小飛,等.12%苯醚甲·井岡AWP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效果試驗[J].上海農業科技,2011(2):120-121.
[8] 呂衛東,趙 ?陽,朱漢清,等.12.5%氟環唑SC等藥劑防治機插水稻紋枯病藥效試驗[J].大麥與谷物科學,2012(2):36-37.
[9] 黎起秦,林 ?緯,陳永寧,等. 芽孢桿菌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J].中國生物防治,2011(4):160-164.
[10] 馬先樹,李洪林,吳亞晶,等.不同藥劑對水稻紋枯病防治效果研究[J].北方水稻,40(2):27-28.endprint
1.4 ?調查與統計[1-10]
試驗安排調查一次,于第二次藥后10 d調查防治效果, 時間是2012年7月11日。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法,每小區調查5點,每點調查相連的5蔸,記錄總株數、病株數、病級數及施藥對水稻和其他生物的影響,計算各處理的病情指數與相對防治效果。
病情分級標準:0級,全株無病;1級,第四片葉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ㄒ皂斎~為第一片葉); 3級,第三片葉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5級,第二片葉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7級,劍葉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9級,全株發病,提早枯死。
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相對病級數)/(調查總株數×9)×100;防治效果=(空白對照病情指數-施藥處理病情指數)/空白對照病情指數×100%。
2 ?結果與分析
4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SC防治水稻紋枯病藥效見表3,各處理防治效果的方差分析見表4。供試藥劑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3個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分別為72.5%、89.2%、96.1%,對照藥劑D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為88.2%,對照藥劑E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為88.2%,對照藥劑F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為89.2%。供試藥劑C處理防效最佳,且供試藥劑B處理平均防效與對照藥劑D、E、F處理防效當。處理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田間觀察發現所有藥劑處理均對水稻和其他生物無不良影響。
3 ?小結
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效果較好,每公頃商品用量225~300 g,連續施用2次,防治效果達到89.2%~96.1%,防治效果不低于對照藥劑,在試驗劑量范圍內對水稻生長發育無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 周德詠,魏義平,陳 ?新.15%井岡霉素·戊唑醇懸浮劑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2):150-151.
[2] 金春梅,陸致平.不同殺菌劑防治黃瓜病害藥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2):152-153.
[3] 王榮富,王會福.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防治水稻紋枯病藥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5):158-159.
[4] 周 ?勇,王新林,龔校綱,等.不同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藥效試驗[J].江蘇農業科學,2010(5):186-187.
[5] 紀翠紅,林積秀,黃培枝,等.兩種常用藥劑防治水稻不同生育時期紋枯病藥效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11(6):78-79.
[6] 熊春林,張曉霖,梁聲明,等.混配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稻曲病藥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8):169-171.
[7] 朱衛平,鄭 ?莉,蔣小飛,等.12%苯醚甲·井岡AWP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效果試驗[J].上海農業科技,2011(2):120-121.
[8] 呂衛東,趙 ?陽,朱漢清,等.12.5%氟環唑SC等藥劑防治機插水稻紋枯病藥效試驗[J].大麥與谷物科學,2012(2):36-37.
[9] 黎起秦,林 ?緯,陳永寧,等. 芽孢桿菌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J].中國生物防治,2011(4):160-164.
[10] 馬先樹,李洪林,吳亞晶,等.不同藥劑對水稻紋枯病防治效果研究[J].北方水稻,40(2):27-28.endprint
1.4 ?調查與統計[1-10]
試驗安排調查一次,于第二次藥后10 d調查防治效果, 時間是2012年7月11日。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法,每小區調查5點,每點調查相連的5蔸,記錄總株數、病株數、病級數及施藥對水稻和其他生物的影響,計算各處理的病情指數與相對防治效果。
病情分級標準:0級,全株無病;1級,第四片葉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ㄒ皂斎~為第一片葉); 3級,第三片葉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5級,第二片葉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7級,劍葉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9級,全株發病,提早枯死。
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相對病級數)/(調查總株數×9)×100;防治效果=(空白對照病情指數-施藥處理病情指數)/空白對照病情指數×100%。
2 ?結果與分析
4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SC防治水稻紋枯病藥效見表3,各處理防治效果的方差分析見表4。供試藥劑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3個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分別為72.5%、89.2%、96.1%,對照藥劑D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為88.2%,對照藥劑E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為88.2%,對照藥劑F處理第二次藥后10 d平均防效為89.2%。供試藥劑C處理防效最佳,且供試藥劑B處理平均防效與對照藥劑D、E、F處理防效當。處理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田間觀察發現所有藥劑處理均對水稻和其他生物無不良影響。
3 ?小結
40%苯醚甲環唑·咪鮮胺SC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效果較好,每公頃商品用量225~300 g,連續施用2次,防治效果達到89.2%~96.1%,防治效果不低于對照藥劑,在試驗劑量范圍內對水稻生長發育無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 周德詠,魏義平,陳 ?新.15%井岡霉素·戊唑醇懸浮劑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2):150-151.
[2] 金春梅,陸致平.不同殺菌劑防治黃瓜病害藥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2):152-153.
[3] 王榮富,王會福.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防治水稻紋枯病藥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5):158-159.
[4] 周 ?勇,王新林,龔校綱,等.不同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藥效試驗[J].江蘇農業科學,2010(5):186-187.
[5] 紀翠紅,林積秀,黃培枝,等.兩種常用藥劑防治水稻不同生育時期紋枯病藥效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11(6):78-79.
[6] 熊春林,張曉霖,梁聲明,等.混配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稻曲病藥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8):169-171.
[7] 朱衛平,鄭 ?莉,蔣小飛,等.12%苯醚甲·井岡AWP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效果試驗[J].上海農業科技,2011(2):120-121.
[8] 呂衛東,趙 ?陽,朱漢清,等.12.5%氟環唑SC等藥劑防治機插水稻紋枯病藥效試驗[J].大麥與谷物科學,2012(2):36-37.
[9] 黎起秦,林 ?緯,陳永寧,等. 芽孢桿菌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J].中國生物防治,2011(4):160-164.
[10] 馬先樹,李洪林,吳亞晶,等.不同藥劑對水稻紋枯病防治效果研究[J].北方水稻,40(2):27-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