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旭妍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 300222)
我國現已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有其特殊的疾病譜與心理狀態,因此對醫療保健康復服務性質、種類、質量等都有特殊需求。康復將成為老年人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方式[1]。康復是一種健康策略,可以改善和消除由疾病引起的身體功能和結構障礙[2],從而減輕家庭負擔,減少醫療開支,對于構建和諧老齡化社會具有重要作用[3]。
我國老年康復服務發展極為緩慢。人才匱乏成為阻礙老年康復事業發展的瓶頸。職業院校應緊密圍繞社會需求進行相應調整,培養出適用人才[4]。為了科學構建課程體系,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5],使課程設置契合崗位任務,我校開展了以老年康復崗位工作任務為主題的調研。現報告如下。
以天津市和平區、河西區、河東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6個區的養老機構作為調研對象,每區隨機抽取8家養老機構,共發放問卷48份,回收有效問卷46份,有效回收率95.8%。
課題組成員與專家共同確定調研內容,主要包括老年康復服務對象情況、老年物理治療(PT)師工作崗位任務、老年作業治療(OT)師工作崗位任務、言語治療(ST)師工作崗位任務等。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比較技術護理照顧型、中級護理照顧型、一般照顧型養老機構之間提供康復服務的情況。
從腦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心肺系統、感覺系統、心理健康6個方面對老年康復服務對象的康復服務需求進行統計。結果顯示,康復服務需求前五位為腦血管疾病康復、骨關節疾病康復、高血壓康復、視力康復、聽力康復,此外冠心病、糖尿病的康復需求也較高。調研結果還顯示,智能障礙及心理問題康復需求也是存在的,需要我們多加關注。

表1 天津市6個區養老機構分布情況[n(%)]

表2 老年康復服務對象情況[n(%)]
在我國康復治療技術崗位任務分析的相關研究[6]中,對物理治療技術崗位工作任務的分析共列舉了10項。結果顯示:PT崗位需要掌握的前五項任務分別是 PT4、PT5、PT6、PT8、PT9,提示傳統康復在老年康復中所占比例較大,老年人更易接受(見表 3)。
依據我國康復治療技術崗位任務分析的相關研究[6],對作業治療技術崗位工作任務的分析列舉了9項。結果顯示:OT崗位需要掌握的前五項任務分別是 OT8、OT5、OT9、OT4、OT2,提示作業治療中的作業活動對老年人康復的重要性,輔助器具及居家改造都是幫助老年人獨立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保證(見表4)。

表3 老年物理治療師工作崗位任務[n(%)]

表4 老年作業治療師工作崗位任務[n(%)]
依據我國康復治療技術崗位任務分析的研究[6],對言語治療技術崗位工作任務的分析共列舉了6項,結果顯示,ST崗位需要掌握的前四項任務分別是ST4、ST6、ST2、ST5,提示在言語治療中對失語癥康復需求較多,此外,吞咽功能的康復也是言語康復的重點任務(見表5)。

表5 言語治療師工作崗位任務[n(%)]
主要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運動系統疾病、心肺疾病、智力障礙、感知覺障礙及心理健康幾個方面。以往的康復中,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運動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而當前老年人除了這兩個方面外,感知覺和心理康復的需求也日益突顯。
要求從業人員是具備職業道德、掌握康復基礎知識及過硬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具備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護理院、療養院、養老院、老年福利院、居家養老服務及日間照料中心等各類機構,運用現代康復治療技術對常見老年病、慢性病進行康復評估與治療,并具備老年社會工作管理能力,具有愛心、耐心及責任心等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老年康復治療人才非常必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