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力,石玉芬
(1.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20;2.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 730050)
復發性流產是婦科常見疾病,病因復雜,發病原因眾多,發生率占全部妊娠疾病的10%~18%[1],一直是西醫治療的難題。
60例患者,隨機分為中藥治療組和西藥治療組。患者均有3次或3次以上流產史,年齡24~36歲,夫妻雙方染色體檢查正常,無感染性疾病,無先天性生殖系統畸形。兩組患者在年齡構成、觀察指標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統計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謝辛、茍文麗主編的第八版《婦產科學》[2]擬定復發性流產診斷標準:(1)連續自然流產3次或3次以上;(2)妊娠<28 周;(3)胎兒發育正常呈宮內妊娠;(4)B超檢查宮內胚胎發育與妊娠月份相符。
中醫辨證標準:參照張玉珍主編的全國高等中醫院校教材《中醫婦科學》[3]。
主要癥狀:連續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產,月經先期,量少,色暗。
次要癥狀:(1)精神萎靡;(2)眼眶黯黑;(3)頭暈耳鳴;(4)畏寒肢冷;(5)腰膝酸軟;(6)夜尿頻數;(7)口淡納差;(8)大便不堅;(9)月經初潮遲。
舌脈癥狀: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細。
以上主要癥狀必備,次要癥狀1~2條,加舌脈癥狀即可診斷。
療效評價標準[4]:(1)痊愈:陰道出血停止,腰酸腹痛消失,子宮大小與孕周相符,B超復查顯示胚胎發育正常;(2)有效:陰道出血停止,腹痛、腰酸癥狀有所改善,子宮大小與孕周相符,B超復查顯示胚胎發育正常;(3)無效:陰道出血,腹痛癥狀加重,B超顯示孕囊無變化、縮小或變形,無原始心管搏動。
中藥治療組:泰山磐石散加減治療。黨參12 g、黃芪15 g、白術9 g、川芎4.5 g、白芍藥9 g、熟地黃12 g、川續斷12 g、杜仲12 g、黃芩 3 g、砂仁 3 g(后下)、菟絲子 12 g、炙甘草 6 g。用法均為每日一劑,2次/日,水煎服。30天為一療程。2~3個療程為一個治療周期。
西藥治療組:黃體酮膠囊與倍美力片聯合治療。倍美力片,口服,1.25 mg,每日一次,共22天;服用倍美力片第13天起,加服黃體酮膠囊,口服,100 mg,每日2次,共10天。30天為一療程。2~3個療程為一個治療周期。
中藥治療組,痊愈及有效27人(90.00%),無效3人(10.00%);西藥治療組,痊愈及有效22人(73.33%),無效8人(26.67%),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經χ2檢驗,兩組療效具有顯著性差異(P=0.002<0.05),中藥治療組療效優于西藥治療組。
經過t檢驗,兩組治療前單項癥狀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單項癥狀評分比較,P<0.05,說明中藥治療組療效優于西藥治療組(見表2)。
表2 兩組單項癥狀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單項癥狀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西藥治療組治療后比較,▲P<0.05
癥狀 中藥治療組 西藥治療組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陰道出血腹痛腰痛下腹墜脹3.81±0.51 3.64±0.43 3.05±0.46 3.78±0.57 0.55±0.60△▲0.57±0.62△▲0.43±0.30△▲0.42±0.49△▲3.60±0.47 3.57±0.52 3.21±0.63 3.65±0.66 1.01±0.67 1.27±0.48 0.74±0.48 0.99±0.76
本病屬中醫“滑胎”范疇,病位主要責之脾、腎兩臟。胎兒的正常發育離不開血的滋養和氣的載攝,先天腎氣虧損,則氣血虛少,而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二脈賴肝腎之所系,氣血之所養,才得以固養胞胎,沖任氣血不足則無以濡養胞胎,以致胎元失固,輕者影響胚胎正常發育,重者屢孕屢墜。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后天脾胃氣血化生不足,則不能養胎護胎,亦導致流產[5]。《壽世保元》云:“小產重于大產。蓋大產如粟熟自脫。小產如生采。破其皮殼。斷其根蒂……”流產耗氣血、傷沖任,傷人最重,而反復多次流產則損傷女性根基,易造成輸卵管堵塞、繼發性不孕等,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因此,防治復發性流產意義重大。中醫藥治療復發性流產臨床效果顯著,以益氣健脾,補腎固胎為關鍵。
泰山磐石散出自《古今醫統大全》85卷,原方由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川續斷、糯米、黃芩、砂仁組成,功善益氣健脾,補腎固胎,對于氣血虛弱所致的墜胎、滑胎治療效果佳。方中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為君,益氣健脾以固胎元;白術與黃芩相配,健脾清熱,為安胎要藥;白芍藥、川芎為臣,養血和血以養胎元;加杜仲、莬絲子與川續斷、熟地黃合用,補益肝腎而保胎元;佐少量砂仁理氣醒脾,既可防益氣養血之品滋膩礙胃,又有安胎之效。諸藥配伍,使脾腎氣血旺盛,沖任安固,自無墜胎之患。
復發性流產主要是由于內外因素導致人體氣血虛弱,腎氣不固,內熱傷胎。故治療多從虛論治,尤以補腎為核心,辨證佐以疏肝、健脾、清熱等治療方法,強調孕前的預防性治療和懷孕后的保胎相結合。現代醫學發現,習慣性流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患者Ts細胞活性明顯下降,用補腎、益氣、養血、安胎中藥治療后Ts細胞活性明顯上升,可保胎成功[6]。中醫藥治療復發性流產基于治未病理論指導,重在孕前調理,“氣以載胎,血以養胎”,孕前重在補腎健脾,益氣養血,使氣血旺盛,沖任調和,才能為受孕打好基礎,為胎兒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環境。經藥物研究證實[7],補腎類中藥提取物能起到雌激素樣作用,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生殖軸功能,促進子宮生長發育、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從而起到保胎作用;而活血化瘀類藥通過加強子宮和胎盤的血液循環,抑制子宮收縮,促進蛻膜發育,活血安胎。
通過臨床觀察,中藥泰山磐石散加減治療復發性流產效果明顯優于西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