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
摘 要:近年來,新加坡國家檔案館通過轉變戰略思想等方法促進檔案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本文通過分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在意識、服務和硬件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經驗,總結出對我國檔案館發展的啟示。
關鍵詞:新加坡檔案館;意識;服務;硬件
最近讀了《第十四屆國際檔案大會文集》,對其中的一篇文章有些感觸,這篇文章是新加坡國家檔案館檔案參考組助理館長朱燕萍在大會上作的輔助報告《檔案館在社會中的形象:以新加坡為例》。這篇文章以新加坡檔案館為例,從其不被社會大眾所關注到近年來新加坡檔案館通過戰略思想的轉變,使公眾更加關注新加坡檔案館。
我認為新加坡國家檔案館通過戰略思想的轉變達到提高檔案館被人們認知的程度,這一經驗是值得中國檔案館借鑒和學習的。
謝倫伯格在他的著作《現代檔案——原則和技術》一書中的開篇提到“如果你要問一個路人檔案和檔案館有什么作用時,他多半會回答,什么是檔案什么是檔案館,當你說出檔案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的時候,他便會說那不過是政府的另一種浪費而已。”這個事例雖然說明大眾對檔案館的認識比較片面,但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出檔案館在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培養自己的用戶方面做的不夠,在宣傳自己方面做的也不足,即檔案館自身的社會意識不強。
由于社會對檔案館的理解比較片面,認為其只是保存公眾文件和其他重要歷史文獻的場所,這就使公眾認為檔案館的功能是被動的和落后的,認為檔案館工作是嚴格保密的“密室作業”,當人們有一些查閱資料的需要時,首先想到的是圖書館而非檔案館。
在中國,公眾利用檔案館的意識更加薄弱,我曾經到合肥市檔案館參觀,當時雖然是一個工作日的下午,但是偌大一個檔案館竟然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合肥市檔案館是一座非常現代化的檔案館,設施先進、氣勢恢宏。如此優越的條件卻鮮見利用者去利用,我當時問里面的一個工作人員為什么利用者這么少,他的回答里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檔案館里有很多檔案是不向外開放的。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經頒布了,但是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出于種種原因,檔案的開放范圍還是很有限的。我認為在整個社會進一步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檔案館應該審時度勢,轉變觀念走出去,膽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只要不是法律明確規定的不向公眾開放的檔案,都應向公眾開放。要把檔案工作的重心從檔案的收集、登記和保管方面轉向為公眾提供利用上面來。在擴大優化檔案館館藏的同時要加強檔案館宣傳等拓展性工作,使檔案館不只是能為研究人員、學者和政府官員所利用,而是能為整個社會的各層次有需要的利用者利用。
新加坡檔案館有一個重要的目標是“增強民眾對我們民族的特有的文化遺產的了解與熱愛”,我認為這一點中國的檔案館也可以借鑒。一個民族的特有的文化遺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檔案館的館藏展示給社會大眾。如果檔案館能充分挖掘自己的館藏特色資源,定期舉辦一些展覽,比如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展覽,我想一定會吸引很多的潛在用戶,而舉辦展覽本身也能擴大檔案館的社會影響,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宣傳,能使更多的人直接或者間接的了解檔案館。很多檔案館本身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果利用得好,可以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總之為了培養公眾更強烈的檔案意識和吸收更多的利用者,我們必須首先轉變自己的保守思想。
除了解放思想以外,我認為檔案館在發展讀者群,提供優質服務方面同樣要向新加坡學習。檔案館的傳統用戶——研究人員和學者畢竟只是一個非常小的群體,在其他人群中培養檔案的利用者是非常必要的。青年人作為最活躍的一個群體必須是檔案館的爭取目標。如果廣大青年人能有積極的意識去利用檔案館的話,那檔案館的局面將大有改觀,所以中國的檔案館要把學校和高等院所作為其進一步工作的目標,利用檔案館豐富的一手歷史資料培養新一代的文化遺產的倡導者。
但是現代的年輕人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浮躁的心理,為了使檔案館的信息能吸引住這些年輕人,檔案館必須使自己的信息服務更具吸引力,檔案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通過先進的信息傳播方式向他們提供快捷準確和可靠的信息。
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僅憑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檔案館要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不僅僅是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完成的。無論是完善服務還是進行技術設備的更新都需要硬件條件的支持。資金和技術是制約檔案館自身發展的兩大瓶頸。要想解決資金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國家的支持,國家要認識到檔案館的重要作用,真正把檔案館當作一個公益事業去做,同時檔案館要更好的證明自己的作用,更好的通過良好的服務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在利用者心中的地位,這樣才能被整個社會所關注,從而使自己的工作更主動。而要解決技術瓶頸的問題,檔案館和檔案工作者必須與其他專業人員和競爭對手合作。自身的力量總是有限的,與他人合作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與其他專業人員的合作,可以使檔案館更好的接觸新技術和市場,網羅人才,同時能節省自己單位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朱燕萍文中,新加坡檔案館與新加坡旅游局合作,開發了他們的歷史和文化遺址。同時他們還與國家圖書館、網絡出版公司合作,建立了以歷史為主題的網站,不僅節約了資金,而且開發了一批受到公眾歡迎的網絡產品,如1942新加坡戰場等,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綜上所述,檔案館也想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作用,就必須從內外因兩個方面進行努力。內因方面就是檔案館自身的因素,檔案館要豐富和優化自己的館藏結構,加強自身的宣傳,溝通自身與外界的聯系,同時要提升自己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有良好的服務態度和一流的業務水平,同時要通過舉辦展覽等方式擴大自己的讀者利用群。外因方面就是國家要對檔案館事業的發展給與必要的資金和技術幫助,社會大眾也要提高自身的檔案意識,積極支持配合檔案館的工作,只要這兩個方面因素能很好的結合起來,我國的檔案館事業必然能邁向一個更新更高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毛建軍,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公眾教育的啟示[J].北京檔案,2012(02).
[2]陳姝琪,新加坡國家檔案館網上展覽的建設與啟示[J].黑龍江檔案,2013(03).
[3]國家檔案局,第十四屆檔案大會文集[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