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雄韜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公安消防大隊,江西南豐 344500)
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之探討
徐雄韜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公安消防大隊,江西南豐 344500)
建筑的防火性能化設計是指利用現有的技術按照一定的防火系統設計的思路將建筑內部的構造進行改進,使其充分具有防火性能。建筑的防火性應嚴格按照我國當前的消防安全管理體制進行設計,具有防火性能的建筑在我國的推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給社會的文明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針對當前中國的建筑防火性能設計的現狀,分析研究了防火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建筑防火性能 消防安全管理 現狀 措施
建筑的防火性能設計是一種新型的建筑防火設計思路,主要針對建筑物的實際狀態,運用現有的技術對建筑物的防火性進行設計。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人們對于建筑物的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建筑對于防火性能的研究還不夠,出現火災的情況時有發生。要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設計消防安全系統,以保證建筑內的人員能夠在發生火災時有效的保證人身安全、避免財產的損失。因此建筑防火性能的優化對于保障人身安全和實現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的建筑防火規范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建筑防火性能規范的標磚主要是依賴前蘇聯的防火標準。因此我國的建筑防火研究起步比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首次頒布“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直到70年代,建筑防火規范的頒布奠定了中國建筑的消防安全標準,經過幾次修改形成了目前的“建筑設計防火保護“(GB 50016-2006)。從我國的防火標準的頒布可以看出,我們的消防標準體系與國際先進標準的做法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小。
建筑的防火設計對于完善消防安全法規、促進技術進步,以確保消防安全建設,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的規范是按照建筑物的結構提出防火性能的設計規格和詳細規定,設計師并不需要復雜的計算和分析。這種設計方法被稱為“指令性”的防火設計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我國目前的建筑防火性能設計規范并沒有對性能化消防設計實施做出具體的規定,現行的防火規定主要是基于新技術的實施,因此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設計的實施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建筑物的防火性能應該適用于不同類型的建筑物,建筑物類型和用途的不同,防火性能要求也應當不盡相同。因此,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化標準應當從各個鑒于目前的設計規范結果建筑物達到一致。但目前的安全標準還不能達到防火性能的要求,不能有效規范建筑防火措施。
指令性的防火規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物的防火性能,但是這種設計可能嚴重影響了新技術的發展。盡管指令性的防火性能化能有效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投資,但它可能不符合規格。
現行的建筑防火性能優化規范使得設計人員的思路不能打開,限制了設計師的想象力,無形中禁錮了思維。設計師只是為了盲目追求合乎規范的設計,而失去了創新能力。建筑物是供人類生活居住的,是為公共生活服務的。現在的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的防火設計無法體現出人文設計,甚至有的建筑為了追求建筑的防火性能,設計了一些對通行造成障礙的方式,這就嚴重造成了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表面上看起來防火性能要求高,但實際上是多余的,這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人員的通行不便。建筑規范和建筑功能之間出現了功能需求的矛盾,這種矛盾給設計者、業主和消防監督者工作造成了困難。
消防性能化設計是一個復雜的技術系統,包括火災場景的設計,消防設施的響應,煙氣運動模擬,火災條件下建筑結構,人員疏散,人員和安全標準,建筑結構的反應等等。在吸收一些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我國在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上取得了一些突破。
設計火災場景是指根據火災現場的實際,為了描述了火場的發展并確定隨著時間的推移熱釋放速率的變化的規律。火災場景的設計應該同時考慮確定性和隨機性兩方面的內容,即發生了火災現場的概率有多大,消防系統應對火災的反應是怎樣的。我國對大量的火災場景進行統計,對完全發展型火災、大空間的局部火災、密閉房間悶燃火災、受自動水噴淋系統控制的火災等4種典型火災類型熱釋放速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使火災場景設計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火災現場的煙氣運動的數值模擬有網絡仿真,區域模式等類型的現場模擬。防火性能化設計就是用于模擬這兩種方法。兩者都基于質量守恒,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理進行煙氣煙流的模擬。我國在煙氣煙流控制上采用場模擬的方法,對建筑結構的火災進行計算機模擬,這種技術為工程實際應用提供了有效的模擬方法。
人員的疏散是所有建筑物在防火設計時必須首要考慮的因素。人員疏散設計應能保證在火災傷及到生命安全之前,能夠有效的避免。我國的設計員在了解火災時人員的疏散規律后,提出了人員行為特征和運動規律的模型。在應用到工程設計時,可以有效的避免火災造成的人員疏散堵塞的現象。
穩步推進的性能化消防設計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法律制度和相應配套的識別系統是推進實施防火技術標準的前提。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國必須制定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規范,并積極采取措施優化建筑防火性能,以解決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的消防安全問題。
[1]王菁華,左磊,陳思勝.我國性能化防火設計的實施方法[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4,5(02):78-79.
[2]孫石磊,謝明元,張道陵.推進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法應用問題的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4(05):231-232.
[3]林廣森.規范消防監督管理持續、穩步推進性能化防火設計工作[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4,6(02):27-28.
徐雄韜(1990-),男,漢,江西撫州人,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