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根培
(云南省德宏職業學院基礎系,云南省德宏州芒市 678400)
高職院校生理學中邏輯思維的培養策略淺析
聶根培
(云南省德宏職業學院基礎系,云南省德宏州芒市 678400)
生理學作為當前高職院校基礎性學科,對提升學生的綜合性思維有重要的影響。生理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內容抽象、邏輯性強、和普通學科有較大的區別,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要求在生理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會學生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來學習。本文將從邏輯性思維在生理教學中的運用為出發點,對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深入的分析。
高職 生理教學 邏輯思維 培養策略
生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很多理論知識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只有通過自身學習才能掌握相關知識。為了學好生理學,要求每個學生具備超強的邏輯思維,借助生理學的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邏輯性思維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可觀的認識事物,更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
邏輯性思維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在生理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將該教學方法應用在教學中,是擺在老師面前重要的難題。以下將對邏輯性思維的運用進行深入的分析。
在生理教學中,很多理論依據來源于實驗數據的總結。很多生理學家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才探究出正確的生理原理,為了讓學生更透徹的理解生理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嚴謹性思維。邏輯性思維的鍛煉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想讓學生更理解生理教材知識,必須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在教學中設置一套嚴謹性的教學套路,讓學生按照試驗程序進行實驗。在教材中學到《血漿的化學成分和作用》,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嚴謹性,可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個小組,一組進行常規式實驗,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實驗操作。另外一組在實驗之前進行嚴密的觀察和精心的準備,預測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突發反應,建立預防體系,在課堂上進行集體式的問答和探究。事前有準備的小組實驗效果較好,能達到較為理性的數據。在實驗中逐步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模式,能幫助學生少走彎路,更快的得到實驗數據,節省資源,此外還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合作意識,使生理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中的抽象想象,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
邏輯思維不僅僅局限于正向思維導向模式,其中還包括: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縱向思維等。生理教材中很多抽象性的概念很讓學生頭疼,為了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可教會學生靈活運用各種思維模式。在教材中學到《纖維蛋白溶解與抗冼溶》,該張內容涉及的內容較為復雜,學生很難理解,在教學中老師可讓學生用逆向思維解決問題,讓學生及時總結教材內容。邏輯思維多樣性的應用,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領悟更多教學方法,客觀的評價自己對生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多做溫故知新。學生學到多種思維方法,能在有效的時間內解決更多的生理學知識,不僅提升了學習效率,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3]。
邏輯性思維在創新型的應用主要表現為發現問題--篩選設想—評價成果—總結問題。創新性思維在教育改革浪潮中應運而生,是當前教學工作的重點。要想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要求老師在邏輯性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改革,將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注重轉化、互補和銜接。在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邏輯性思維在創新能力提升中的意義,認識到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從自身出發,以達到提升自身創新性思維的目的。
邏輯性思維在高職生理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要將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開展多種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為目的,進行各項教學活動[4]。
高職學生在學習中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和能動性,在教學中老師可進行示范式教學來提升學生的邏輯性思維。示范式教學將教材內容立體化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打破了原有的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在和諧輕松的氛圍中,讓所有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在教材中學到《反射弧分析》中,為了將教材知識以實驗的形式展示在大家面前,可借助膝跳反射的實驗方法,給學生演示反射弧的組成細節,讓學生通過實驗分析反射弧反射過程的邏輯思路,通過該實驗教會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將此類方法應用在其他類似實驗中,如排尿反射。學生在學習中逐漸理解該方法,便能靈活應用該方法正確的思考和問題。
基于邏輯性思維的特殊性,要求老師對其充分利用,挖掘出學生的想象力。雖然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想象不合乎常理,但是由于生理教學是個機器抽象式的學科,合理的想象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在教材中學到《神經系統的功能》,可讓學生結合所學到的知識,對各個神經系統的功能進行歸納總結,其中有很多系統具有多項功能,老師可讓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還要引導學生進行類比,訓練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分類式教學能讓學生自主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在自主學習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將復雜的知識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將知識進行分類,強化自身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習效果。在教材中學到《消化與吸收》,消化是指食物在胃腸中的形態轉變,吸收指的是食物通過胃腸道消化功能過后,再由各種形態變成了營養元素,被胃腸粘膜的細胞吸收,先從而促進血液循環。在教學中,學生很容易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根據相似之處,總結出問題的關鍵,發現兩者的不同,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分類式教學是一種條理清晰的教學方法,通過分類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使學習變成了一個輕松的過程[5]。
要想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歸納式教學,將現有的理論體系轉化為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講完一節或一章后,讓學生對本節或本章知識進行歸納,按照教學大綱將零散的知識體系構成一個有機體,在此基礎下進一步深入其他內容,引導學生理解各個章節之間的聯系。在教材中學到《血細胞生理》這一章節,主要涉及到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每個章節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系。紅細胞呈雙面凹陷的圓形狀、白細胞呈球形狀、血小板呈雙面凸的圓盤狀。紅細胞直徑為7.5微米、白細胞直徑為10微米,血小板的直徑為2-4微米。除了形狀、直徑的不同,它們的功能和類別也各不相同,為了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學中,可讓學生自行進行歸納和總結,將三者之間的一同出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來,方便理解。通過長期的歸納式教學方法,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能力逐漸提升,進而提升了學習效率學習質量。
建立系統的邏輯思維方式并運用這些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能讓學生獲取的知識在大腦里形成廣泛而有機的聯系,對教材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其次開展多種教學方式,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基本點,能達到增強學生的邏輯性思維的目的。生理學科是個抽象性和復雜性很強的學科,每個章節都是聯系在一起的,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會耽誤其他章節知識的學習。邏輯性思維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同時可將該思維模式應用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所有要把握學科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邏輯性思維的培養,并將思維鍛煉方法有意識的引進到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1]李昱,葉秀峰.邏輯思維方式在病理學中的靈活運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03):100-102.
[2]張曉東.生理學多媒體教學條件下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0-(6):585-586.
[3]楊友誼.生理教學中哲學思維的培養[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2,(03):90-92.
[4]牛志民.學習邏輯學對培養創新思維的作用[D].碩士學位論文.2012(05)200-203.
[5]張英豪,方小玉.高職生理教學對邏輯性思維培養的解析[J].山東師范大學,2013(06):2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