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數據落地非洲記
從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向西北行駛,約1h車程之后,廣袤的大地上突顯一些白色的“大鍋”,散布在低矮的建筑物周圍—這就是南非的Hartebeeshoek地面站。這些設施是美國登月時期所建,而現在,Hartebeeshoek地面站開始免費接收來自中國遙感衛星分發的數據。
與之前不一樣的是, Hartebeeshoek地面站現在不必為所接收到的衛星數據付費。作為中國政府援助非洲的項目之一,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以下簡稱資源衛星中心)提供的衛星數據,均是無償分發。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主要應用在土地利用、自然災害與生態環境監測以及城市、交通等基礎設施的規劃管理等眾多領域,幫助非洲國家解決面臨的環境、生態和災害等方面的重大問題,對非洲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積極和深遠影響。” 資源衛星中心主任徐文說。
作為中國“走出去”的高端科技典范、中國履行國際責任的代表之一,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從積極實踐國家非洲外交戰略的高度,正在發揮航天科技衛星應用的優勢,提升非洲的信息化水平。
直到今天,提及資源衛星中心運行管理的國產遙感衛星走進非洲、成為我國援助非洲的首個航天高科技援非項目一事,徐文主任還有些興奮。
作為此項目的積極推進者,徐文在非洲考察期間,也深感非洲大陸改變落后面貌的強烈愿望?!爱敃r的問題是,怎么援助非洲,從哪個方面著手!”
中非友好歷史淵源頗深,而在新時期下,如何加強邦交,支援非洲國家的經濟、科技等領域的發展,也是中國如何履行國際責任需要思考的問題。
2000年10月,中非兩國共同倡議成立了中非合作論壇。該論壇先后在北京和亞的斯亞貝巴成功舉辦了兩屆部長級會議,已成為中國同非洲國家開展集體對話、交流治國理政經驗、增進相互信任、進行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和有效機制。
2006年11月,溫家寶總理在中非領導人與工商界代表高層對話會暨第二屆中非企業家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談到:適值中非開啟外交關系50周年,中國政府首次發表了《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明確提出了與非洲共建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伙伴關系,確立了新時期中非關系的發展方向。發展中非友好關系是雙方人民共同的心愿,符合雙方國家的共同利益。但對非洲高技術領域方面的合作尚在醞釀之中。
2007年11月,國際對地觀測組織(GEO)第4次全會和第4次峰會在南非開普敦舉行。在此次峰會上,中國、巴西兩國共同召開發布會,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宣布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數據在非洲免費共享的決定。自1991年就已經在空間領域進行緊密合作的中國和巴西,在對非洲問題上的態度達成一致。
中國與非洲友好往來50多載,其合作形式隨時間推移也在悄然變化?!皠偨ń坏臅r候,中國與非洲之間的合作注重在政治層面,主要是以幫助非洲國家建設鐵路為主的方式進行;而后,隨著非洲和中國經濟發展,各自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非洲的農產品、礦產,中國的輕工業品、重工業,兩國轉向經貿合作領域;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非洲一些經濟形勢較好的國家也開始發展高科技,我們的合作也就成為這種趨勢下的必然選擇。”徐文解釋說,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既有利于提升中非科技合作水平,又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我們在非洲的形象。在這種大背景下,由于中巴地球資源衛星項目的特殊性和曾被譽為“南南合作典范”的良好基礎,于是國家率先選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作為援助非洲的內容之一。
有了國家戰略方向的確立,各部委開始積極推動此項目的進行。2007年,科技部、商務部、外交部等多個部委協商一致之后,國家航天局授權資源衛星中心在南非建立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數據接收站,并進行數據處理、存儲和分發。
為了促進項目盡快落實,2008年6月,國家航天局要求抓緊在非洲建立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數據接收處理能力,資源衛星中心和巴西空間研究院按照雙方簽署協議的分工,立即開展在非洲建立接收站,以使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在國際遙感衛星應用領域占據有利地位。
最終,南非Hartebeeshoek地面站成為中國首個援助項目的落點。Hartebeeshoek地面站地理位置俱佳,可覆蓋南部非洲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納、剛果民主共和國、萊索托、馬達加斯加、馬拉維等13個國家,約2047萬平方千米的范圍。
但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用徐文的話來說,選擇南非,一是因為南非在非盟的影響力;二是南非本身科技基礎相對較好,本身有發展科技的強烈愿望。為了發展南非的航天事業,南非國家航天局也在這一時期應運而生?!斑@在非洲國家是不多見的。南非政府還想搞自己的衛星、火箭,成就一個更宏偉的規劃?!毙煳慕忉屨f。對于中國,南非Hartebeeshoek地面站可謂是中國免費向非洲分發衛星數據的“先行官”,一旦時機成熟了,則會由南往北,推進到非洲其他國家。按照資源衛星中心與巴西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協議,前者將在南非和肯尼亞,巴西將在加蓬建站。而未來,來自中國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將向這些接收站免費下傳衛星數據。
2008年8月,經過初期的實驗,資源衛星中心驗證了技術可行性。12月,資源衛星中心在國內完成了地面系統研制和技術測試,赴南非安裝調試。此時,就差臨門一腳了—政府之間的協議。中國、巴西之間的空間技術領域合作備忘錄適時地補上了這“一腳”。2009年5月19日,巴西總統盧拉訪華期間與中方簽署了中巴空間技術領域的合作框架協議。5月20日,巴西空間技術研究院與資源衛星中心簽署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衛星數據在南非、埃及與西班牙落地的備忘錄。根據這個備忘錄,南非Hartebeeshoek地面站開始正式接收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衛星數據。更重要的是,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數據接收系統順利入“住”南非的背后,是來自國家各部委的資金相助。
事實上,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數據接收系統只是一個開始,為了更好地支持非洲國家管理建設,中國政府決定加大援助力度。據徐文介紹說,中國政府認識到,隨著科技的升級換代,加之衛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是2年壽命期),對非洲的援助應該是長期的、系統的,應該有一攬子的協議作為支撐。2010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巴西期間,簽署數據政策協議。對全球數據分發政策進行了規定,承諾對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免費分發,推動應用。“這個協議的簽署提供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數據國際分發的法律依據,為中巴兩國繼續免費向非洲地區分發數據奠定了基礎?!毙煳恼f。
我們期待著,中國的航天科技,在非洲這片遙遠的土地上,傳遞出華夏民族的深情厚誼和國際責任。
徐英王志剛/文
Review of Settling Chinese Satellite Data in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