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華
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應把握好四個貼近
·姚麗華
當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的時代環境和使命任務發生了深刻變化,面臨的挑戰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峻。要切實打牢官兵“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思想根基,就必須把握好四個貼近,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聚焦時代主題創新和發展,為實現強軍目標、支撐強國偉業發揮好生命線的服務保證作用。
內容體現著教育的性質和方向,決定教育的形式和效果。新形勢下,只有圍繞強軍目標深化教育內容,才能契合部隊需要,不斷豐富和發展。
深化理論教育內容,緊扣強軍目標圍繞鑄軍魂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特別是習主席系列重要論述為核心內容,全面覆蓋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軍隊性質宗旨、形勢政策、遂行任務要求等內容。緊緊圍繞強軍目標,著力統籌好理想信念和軍魂教育、職能使命和戰斗精神教育、道德法紀和優良傳統教育等重大教育。提高對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和我軍根本職能認識,認清我黨理論體系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指南針。在科學培養中確保新一代革命軍人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優化經常教育內容,緊貼使命任務瞄著打勝仗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緊跟形勢任務加強職能使命、形勢戰備、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等經常性教育內容,實現教育內容與使命任務、部隊實際和形勢需求相對接。對照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標準要求,深入查糾信念信仰、練兵動力、血性膽氣、道德品行方面的問題。引導官兵認清國家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破除和平積習,鑄牢戰斗精神。在使命擔當和任務要求中強化責任,在不斷提高打贏能力中樹立信心,在反復摔打錘煉中練就膽氣,持續激發官兵打勝仗的政治熱忱。
強化特色教育內容,緊追現實問題盯住解難題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做到因勢而動、因需而變,緊跟官兵的思想動態,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去,找到穴位、把準脈搏、打準鼓點,有的放矢做好工作。官兵的目光聚焦在哪里,教育就跟到哪里,抓住官兵最關心的熱點、疑點、焦點、盲點適時設置教育內容。堅持有什么思想問題就搞什么教育,有什么思想疑惑就澄清什么認識,做到重點問題深入講、敏感問題正面講、熱點問題辯證講、難點問題專家講,及時消除官兵的思想困惑,確保以理論的清醒促進行動的自覺。
形式是提升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載體,必須靈活運用,伸展教育空間,創造出官兵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最大化地發揮教育功效。
善用官兵喜聞樂見的新興媒體,推行自主式教育。習主席明確指出:“我們的工作對象是網絡化生存生活的青年官兵,我們面臨的戰爭是信息化戰爭,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因此,必須加快建設信息化政工的步伐,真正占領和建好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充分利用好軍網平臺,闡釋理論、開展教育,激發官兵積極參與的自主意識,搭建自我教育平臺,形成人人是教員、處處是課堂的教育格局。使教育形態從平面走向立體,從靜態走向動態,從有限時空走向全時空,切實為思想教育注入時代元素,為生命線加載“數據鏈”。
發揮官兵同心協力的集體智慧,開展互動式教育。隨著官兵思維觀念的開放多元、民主意識的逐步增強,傳統的硬性“漫灌式”教育方法已很難使官兵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順勢而為,對于一些傾向性問題、熱點問題或時事、新出臺的法規政策等,可選準切入點,集中組織官兵采取交心會、辯論會、答疑會等形式進行研討交流,讓官兵敞開思想、各抒己見,引導官兵在思想碰撞中消除疑慮,在正反辯論中澄清是非,在相互啟發中明白道理,在角色互動中啟迪思想,在領悟道理中認可教育,實現自我提高。
依托駐地融合多方面教育資源,實施開放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僅僅局限在軍營,還要在集中授課、宣揚典型、文化熏陶、心理疏導等多種教育方式的基礎上,拓展網絡課堂、社會課堂、任務課堂、實踐課堂等多種教育渠道。主動挖掘和利用社會資源,可以在部隊相對集中的地區,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協作區,開辟出多樣化課堂。實現育人有院校依托、授課有教授登臺、活動有專家指導,努力實現優勢互補,讓官兵在廣闊的社會舞臺中耳聞目染、親身體驗,深化理解認識,實現教育的同頻共振。
教員組教水平決定教育質量。新形勢下,承擔圍繞強軍目標搞好教育這一重要使命任務,需要一支能力過硬的政治教員隊伍。
在選準配強上下功夫,組成敢擔當的教育骨干隊伍。要克服政治教員不會開展教育、組織不好教育、知行不夠統一的現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效益。把能自覺將講臺和課堂當作戰位和崗位,對教育地位作用、自我角色定位以及崗位職責認識清楚,形象好、能力強、理論功底深厚、有群眾威信的優秀人才,選拔到政治教員隊伍中來;還要及早發現有任教潛質的好苗子,抓好跟蹤培養,使教員隊伍資歷結構拉開梯次;同時,也要選拔部分優秀軍事干部、專業技術干部和大學生士兵,作為政治教員隊伍的補充。
在訓用一致上使長勁,建設高素質的政治教員隊伍。崗位培訓是提高政治教員能力素質的重要手段。要有計劃、有目標地按照超前選拔、超前儲備、超前培訓的原則,對政治教員確立一套系統完整的培訓體系。根據任務需要、教齡長短、能力現狀等情況,確定相應的培訓內容,通過院校送學、崗前培訓、理論輪訓、集中培訓,打牢理論功底,提高業務能力;搞好經常性培訓幫帶,組織政治教員集中備課、研討交流和授課觀摩,在相互借鑒中提高授課任教能力;搞好崗位練兵,通過干中學、學中悟,不斷提高教員隊伍組教施教的整體能力。
在內外交流上出實招,打造最優秀的軍地聯合力量。政治教員隊伍建設要重視借用外部力量,做好軍民融合的文章。可以聘請地方重要職能領域的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授或常任教員,由他們承擔教育內容中理論層次高、背景深、政治性強,經濟和社會發展熱點等問題的講解。探索建立利用軍地院校、研究機構專家學者輔助教育的長效機制;與軍地院校建立教育理論協作機制,全方位實現軍地教育的互通交流,借助外力為政治教員增智強能、充電提高,有力提升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效益。
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制度機制,是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的根本保證,也是促進教育質效的強大助推。
建立快捷高效的預警機制,堅持以超前預測研究確保教育落實。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做到以快制快、掌握先機、贏得主動,就必須增強教育的預見性、超前性和主動性,即建立嗅覺靈敏、反應快捷、運轉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預警機制。要密切關注時政熱點和社會敏感事件,及時捕捉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和突發事件,預測其對官兵的理想信念、思想認識和心理動態會產生怎樣的沖擊等等,抓住官兵思想容易波動的關鍵時機進行超前研究,搞好教育防范。
構建協調平衡的調控機制,堅持以宏觀統籌指導確保教育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只有建立起協調、平衡、高效的調控運行機制,才能取得最大效果。首先,建立目標管理系統。通過推行目標管理,賦予各部門和有關人員以明確的、實事求是的工作目標,有利于各司其職、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建立信息反饋體系。思想政治教育運行過程的調控應以健全有效的信息反饋為基礎,提供足夠、準確、及時的反饋信息,隨時了解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利于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正確決策和領導。
實行科學嚴明的評估機制,堅持以突出質量效益確保教育落實。應以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為主要評估指標,以教育對加強部隊全面建設和提高官兵綜合素質的作用效果為評估重點,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采取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單項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精確衡量教育中投入所產生的質量效益,為科學統籌教育資源、系統優化教育內容、準確把握教育環節、全面了解教育狀態提供參考依據,為開展精準教育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