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飛 孫明
發揮思想教育威力從“心”開始
·李小飛 孫明
杜甫描寫春雨的小詩寫得好:“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思想教育真正發揮威力就好似春風化雨般滋潤著官兵心田,使他們抖擻精神,砥礪前行,為實現強軍夢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筆者認為,教育者要發揮這種威力要從“心”開始。
學習的空杯之心。一只裝滿水的杯子就沒有再加水的余地,在學習上,只有從內心中將知識的“杯子”倒空,把已有的成見清空,才能心無二用地接納新鮮的思想觀念。因為思想教育是一門引導人、啟迪人、培育人的綜合性工作,而時代發展日新月異,只有不斷接受新事物、新觀念,并形成自己的見解,才能勝任本職。所謂“給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強調的不僅是量的差別,更體現質的不同。當今時代,影響官兵思想意識的外界因素魚龍混雜,如果不會用正確的、先進的理論去占領官兵思想“主陣地”,就可能被植入“政治轉基因”,導致難以實現思想上“同頻共振”的后果。因此,教育者不僅要善于學習,而且要追根溯源學、緊跟形勢學、聯系實際學、專題研究學,像永不加滿的水杯那樣,始終保持源頭活水時時注入,真正發揮思想教育“潤人心田”的獨特效用。
施教的陽光之心。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用“水庫”來比喻情緒的處理過程,認為人身體里有一座情緒水庫,當負面情緒累計到水庫警戒線時,就會出現消極負面的情感,如果一直惡化下去,水庫就會崩潰。面對部隊使命任務加重、崗位環境變化、工作上受到批評包括個人家庭出現變故,必然會使官兵心理產生波動,能否給官兵進行心理療傷,考驗的是教育者能不能勝任本職崗位,是否擁有引領官兵正確面對挫折的能力和素質。教育者既要眼睛“向內”,又要緊盯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迎難而上,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引導,切實盯住“外面”,透視“內心”,跟上疏導,用內心陽光正能量感染和鼓舞官兵,激發他們勇于戰勝困難和挫折、擺脫不良情緒的勇氣和力量,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履職的公正之心。“君子為政,以正己為先,教禁為次”。為什么同樣的道理,從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的干部口中講出來,就能取信于人,令人心悅誠服;而從有些對己要求不嚴,說一套做一套的干部口中講出來,就讓人不以為然,甚至當成唱高調。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沒有真正受到教育,不能公正公平地處理問題,而是知行脫離、言行分離,甚至心行背離。試問一個單位搞小團體、小圈子之風盛行,該公開的不公開、該透明的不透明,教育威信從何談起?只有言行一致、內外兼修、表里如一,對上堅持講實話、報實情,不隱情不報,不報喜藏憂,更不陽奉陰違,對下堅持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相統一,既不放松要求,也不打罵體罰,更不欺騙糊弄,以自身的清廉形象,提高教育者的公信力,像習主席說的那樣,做到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統一,才能讓組織放心,讓官兵服氣。
溝通的真誠之心。習主席深刻指出,思想教育的力量在一個“真”字,要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思想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而人是千姿百態的,又是千變萬化的,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性格特點,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官兵出于自我保護心理,他們往往不愿將心事吐露,如何拆除心與心之間那道“墻”,核心就是情感的交融、真誠的溝通。“視卒如嬰兒,故可予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共死”。大風浪中那一句暖心的問候,暈船的滋味就可能煙消云散;夜更執勤那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就可能暖到戰士的心窩;實彈演習中那親切的撫慰,就可能讓如山的壓力片刻化為烏有。寓情于行,情更真更濃。
合作的雙贏之心。思想教育沒有獨立的任務,必須結合其他工作一道去做。軍隊的根本職能就是打仗,這就要求思想教育必須結合使命任務去做。但有的教育者把思想教育與軍事工作割裂開來,存在著“兩張皮”“兩條線”現象,各自相互獨立,自成體系。其實思想教育與軍事工作本質上都是為能打勝仗服務的,教育者要明白“1+1>2”的道理。軍政之間分工不分家,只有強強聯合,才能發揮思想教育最大的威力。合作不是簡單地將思想教育依附于軍事工作,而是教育跟著任務走、課堂伴著艦艇行,以“化整為零搞教育”“見縫插針做工作”“隨機談心解疙瘩”做法,讓艦艇變成“流動教室”,任務進行到哪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官兵行動到哪里、教育就落實到哪里,以教育方式的“化整為零”實現教育效果的“零存整取”。
盡責的感恩之心。習主席曾動情地說:“有一顆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人都要有感恩的心。”感恩是對他人給予恩惠表示感激和報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無不詮釋著“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的道理。教育者只有把感恩作為做人、為官、處事的基本素養,才能更好地履行組織賦予教育者的權利和義務。感恩擔當思想教育這份靈魂“工程師”的高尚職業;感恩組織把我們由一個帶著青澀面龐的青年培養成為懂政治、知理論,甚至成為“可為人師”的領導;感恩父母把我們養大,讓我們受到良好教育;感恩領導、同事、部屬的支持使我們獲得了表彰,得到了提拔晉升。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甚至為集體需要犧牲個人利益時,當自身成長進步由于某種原因一時受挫時,只有擁有感恩之心,才能讓我們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進退去留,用實際行動去回報組織的培養、領導的關心、戰友的厚愛,真正經得起良心和道德的拷問。
【作者系海軍759艇、760艇教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