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利
堅決貫徹戰斗力標準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王順利
習主席指出:“軍隊建設必須把提高戰斗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建設和工作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戰斗力標準,深入研究現代戰爭特點規律和制勝機理,抓住制約戰斗力建設的重難點問題,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讓一切戰斗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涌流”。遵循習主席戰斗力建設的重大戰略思想,加強改進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強軍目標,把戰斗力標準要求融入靈魂、融入思維、融入實踐、融入機制,切實為戰斗力生成發揮更加堅強的服務保證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為提高戰斗力服務的,思想政治建設與戰斗力建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戰斗力離開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源泉和保證。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形勢尖銳復雜,特別是各種敵對勢力對我軍滲透破壞指向愈加明確,活動愈加猖獗,使我軍戰斗力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一是時代環境的考驗。在長期血與火的洗禮中,我軍在生死考驗中鑄就了革命理想高于天、堅決聽黨話跟黨走的優良傳統和軍魂品格。當前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執政條件、社會階段和黨員隊伍結構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特別是西方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和顛覆日益加劇,使部隊建設面臨嚴酷的政治斗爭和沒有硝煙的戰火考驗。二是網絡信息的考驗。縱觀網絡和信息流,社會文化信息與思想輿論的交鋒匯集,信息網絡主戰場上的各種負面信息、負面因素、負面思想混亂交織,隱形戰場的信息管控、意識導向相互混雜,極易混淆視聽,沖擊官兵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場。三是經濟利益的考驗。改革開放事業已進入攻堅期,經濟社會發展矛盾多發易生,熱點焦點問題極易被炒作放大,容易使官兵產生模糊甚至錯誤認識;市場經濟的趨利性,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時刻沖擊官兵的價值取向,考驗著新生代官兵的思想底線與信仰追求。在優越環境中長大的一代青年官兵,沒有經歷過尖銳復雜政治斗爭的考驗,缺乏黨指揮槍的深刻經歷感受和重大實踐體驗。這些問題的存在,凸顯了思想政治工作發揮戰斗功能、服務作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面對日益復雜的環境形勢和尖銳深刻的思想斗爭,我們必須跟進時代發展的歷史進程,把戰斗力標準要求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扎實有力地做好舉旗鑄魂工作,在凝聚意志力量上把好方向。一要注重用理論凝神聚魂。軍隊聽誰的、為誰打仗,始終是關系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要緊跟理論創新步伐,結合單位和人員實際,持續在加強黨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思想和重要論述的學習上下功夫,及時用我黨創造的先進理論武裝官兵頭腦。突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創新方式方法和手段載體,鼓勵自主式、網絡式、菜單式教育,真正弄清“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的錯誤本質和嚴重危害,堅定政治信念,筑牢自信之堤,幫助大家扣好軍旅人生的每一粒扣子。二要扎實開展黨史軍史教育。紅色基因是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傳家寶。注重挖掘黨史國史軍史資源,讓紅色基因融入軍人的血脈,在不斷提升政治免疫力的實踐中,深刻理解把握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的根本性要求,理解把握強軍目標的豐富內涵和歷史淵源,切實解決好“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的關鍵性問題。要通過嚴格政治紀律,砥礪軍人政治品格,堅決做到平時聽指揮、關鍵時刻不含糊,確保絕對的忠誠純潔可靠。三要抓好馬克思主義戰爭觀教育。“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我軍是黨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針對變化著的形勢和拓展著的使命任務,要深化我軍歷史使命和根本職能教育,強化官兵敢于面對強敵對手保持隨時準備打仗的使命擔當意識。充分用好戰斗力標準大討論活動成果,打好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主動仗,做好全媒體、自媒體時代對不良信息的抵制和防控,嚴防網絡信息謠言,引導大家及時了解國家和地區周邊安全形勢,正確看待國家安全和發展面臨的現狀,弄清自身擔負的職責使命,確保堅定地站在黨旗下、聽從黨指揮、為黨去戰斗。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目的是加快培育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人才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在軍事斗爭準備的戰斗力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磨礪。人才建設不是一般性建設,是單位建設的“風向標”,直接關系官兵精力投向,更影響著戰斗力建設質量。謀全局、抓大事,關鍵是要把干部隊伍建設這個關系軍隊建設全局、關乎未來戰爭勝負的大事抓好。當前,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時代特點表明,人才能力必須適應戰斗力生成模式轉換。但我軍信息化人才短缺的問題愈加凸顯,人才培養理念滯后,尖端信息化人才和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缺乏、人才培養使用機制不夠優化健全等問題仍然存在。面對發達國家搶占科技制高點、戰略制高點,發動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理論創新驅動,實施的新一波武器裝備信息化,展開的新型軍事體系建設,特別是現代戰爭的信息主導、全維作戰、體系對抗、網絡決勝的鮮明樣式和特征,我們必須自我加壓、前瞻謀劃、主動躍攀,使人才建設始終貫穿戰斗力標準,加緊建設一支能打勝仗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隊伍。
強軍治國,關鍵靠人才。用人導向是抓建設最根本的導向,是戰斗力建設中最關鍵的任務。一要樹牢打贏人才建設理念。戰斗力標準要求我們,人才工作必須以提高戰斗力、催生戰斗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信息化條件下,信息化人才質量規模是打贏現代化戰爭的根本保證。必須聚焦能打勝仗要求,把戰斗力標準作為人才工作和干部建設的標準原則,作為基本指導思想確立起來、落實下去。要注重著眼新作戰形態和實戰化要求,確立超前的、體系的、終身的人才培育理念,科學合理地解決素質缺項、能力短板、結構缺失等矛盾問題,堅決克服出名掛號的人才政績、形象工程做法。二要創新新型人才建設思路。打贏能力是由對手說了算,打贏實力是實戰檢驗出來的。實現打得贏,首先要有大批軍事人才作支撐。用戰斗力標準統領人才工作,必須把人力資源向打仗聚焦用力,防止各行其是、各吹其號。要堅持實踐檢驗原則,抓緊完善科學有效的人才識別、人才考評、人才選拔、人才培養機制,努力通過戰場實踐、戰斗演練、戰爭謀劃等途徑,讓戰斗力標準與準備打仗、打仗演練實踐對接起來,讓人才規劃調控與計劃管理、人才素質與崗位職責匹配起來。在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快、戰斗力構成要素越來越細的情況下,只有不斷創新人才建設思路,才能實現符合戰斗力標準要求的人才建設良性循環。三要堅持人才使用科學導向。選人用人直接影響部隊凝聚力戰斗力,選用人才必須向戰斗力聚焦。注重用軍事訓練、專業考核、重大任務、演習演練、搶險救災等磨礪人、培育人、塑造人的功能和催化作用,及時跟蹤考評識別、擇優使用,細化戰斗力標準考量干部,讓苦練打贏、能干善謀的人有發展前途。要根據人才智慧能力、信息素養、專業要求、作風形象等因素,建立能力模型、測評選拔體系,通過信息化測評程序,選用那些政治敏銳性、組織指揮能力、戰斗精神意志等突出的人才,起到用一個激勵一片的效果,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培育和激發戰斗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對于戰斗精神,習主席指出“軍隊要像軍隊的樣子”。軍隊的樣子核心是能打仗、打勝仗。軍隊打仗,天經地義;軍不思戰,國家危亡。當前,在中國和平發展的進程中,某些西方國家對我百般阻撓,東海、南海爭端不斷,國內“疆獨”“藏獨”分裂勢力不斷制造恐怖事件,嚴重威脅人民生命。由于我軍長期處于和平環境,多年沒有打仗,一些軍人忘記了天職,心思不在戰場、能力不在打仗、狀態不在打贏的問題依然存在。戰斗作風是構成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戰斗精神的重要體現,戰斗意志松懈時也是作風紀律松散之時,勢必喪失戰斗力。
因此,一要注重培養敢打必勝意志。習主席特別強調:“和平時期,軍隊生活條件過得好一些是可以的,但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在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日益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強化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意識,要充分考慮到未來信息化戰爭的突發性、對抗性和慘烈性因素,尤其是精確制導、顛覆性高新技術武器的應用等復雜因素,加強戰爭形勢教育,增強時刻準備打仗的危機和憂患意識。要重視從培養頑強意志品質和戰斗精神上尋找克敵制勝要害,從打牢意志品質上培育不怕苦、不怕死的戰斗精神,強化革命英雄氣概和頑強戰斗作風。二要切實端正訓練風氣。作風優劣決定戰斗力強弱。戰斗力建設是實打實、硬碰硬的。戰斗力標準源于實踐,戰斗力提升更取決于實踐。要堅決克服社會上種種不良風氣對部隊的侵蝕和影響,摒棄演習演練中的形式主義、奢靡之風,始終保持高昂的戰斗意志。要針對社情變化,把依法從嚴治軍作為鐵律,持久為功地抓好落實。抓作風正風氣,要把實戰化作為錘煉戰斗精神的指南針,以實戰化備訓備練培養過硬能力和意志,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三要營造戰斗文化。在殘酷的軍事斗爭中,兩軍“狹路相逢勇者勝”。培育形成這種精神氣概,為能打勝仗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要發揮傳統載體優勢,用好報刊、網絡、營院等實體,定期開辟戰斗精神討論專欄,教唱軍旅歌曲,舉辦戰斗精神主題討論會,在明理立志強心、揭露虛假之風中清目醒腦、強化戰斗精神。要借助現代媒體介質,運用信息化技術新興力量,圍繞青年官兵喜歡動漫、網游和制作短片等新興需求,唱響戰斗文化主旋律,增強戰斗文化吸引力,激發培養官兵“惡仗硬仗我敢上”的革命精神,迎難而上、以苦為樂、赴死不怯的英雄氣概,無堅不摧、無難不克的戰斗意志。
思想政治工作的戰斗力體系設計,是戰斗力生成的思想和組織保證。現代戰爭是體系對抗也是軍事實力、政治實力、后勤實力的綜合對抗。習主席強調:“要立足最困難、最復雜情況,做好軍事斗爭準備。”思想政治工作貫徹落實戰斗力標準,必須有明確的體系指向和設計。這個指向就是軍事斗爭準備,是以服務保證打贏為目的的;這個設計就是政治工作的戰時功能設計,使人能夠充分發揮作戰效能。但縱觀當下,有的對執行戰斗力標準抓得不緊,有的對戰時政治工作謀劃不夠,戰時政治工作的預案不明確,骨干隊伍建設思路不清晰,特別是對戰時政治工作應承擔的職能任務不熟練。
對此,一要構建執行戰斗力標準的思想政治工作評價體系。上善伐謀。構劃思想政治工作評價體系,重點是將現行思想政治工作中與戰斗力標準不相適應的矛盾問題,背離戰斗力標準要求的各種現象,如自我服務、倒服務,設卡梗阻、偏向走神等情況,從源頭查找根源癥結并逐一解決,從而科學合理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與戰斗力建設相協調相促進的職能定位、目標原則、導向指向、標準體系等落實,實現平戰標準的合理銜接與互動,從制度設計上緊繃敢打仗的弦、規范能打仗的路。二要完善落實戰斗力標準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結合單位的建設實際和擔負的職能使命,充分預估戰場建設的可能事態、應急需要,可能發生的重大變化和影響,隨時應對的重大活動等,籌劃制定符合戰斗力標準的思想政治工作預案。根據能打仗的核心要求,定期組織實戰化政治工作演練,將方案設計轉化為熟練掌握的戰時政治工作標準能力和方法,將平時轉換為戰時的反饋節奏和技能狀態,確保有效發揮政治工作的作戰功能。三要建立符合戰斗力標準的戰時政治工作骨干隊伍。隊伍體系建設是體現超前謀劃、實現超前決勝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制度機制的同時,應當根據單位建設的特點規律,加強戰時政治工作的針對性系統性研究,主動抓好戰時政工骨干隊伍建設,形成人才梯隊層次,用好重要時機鍛煉提升其戰時政治工作能力。對于立足崗位建功、苦練本領的政治作戰訓練典型,要積極宣揚其事跡,給予高獎重獎,大力營造思戰謀戰、準備打贏的濃厚政治氛圍。
【作者系總后勤部后勤科學研究所政治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