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東
充分發揮靶場特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王天東
建團以來,總站充分發揮靶場特色文化的教育功能,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戰斗性和思想性,使政治教育與試驗任務深度融合,有力促進了以試驗為中心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凝聚了忠誠使命、不辱使命、獻身使命的強大精神力量。
總站牢牢把握“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使命責任重于泰山”的價值使命追求,發揮靶場特色文化的導向引領作用,夯實官兵扎根靶場、矢志強軍的思想根基。一是以優良傳統鼓舞人。總站在近40年發展歷程中,培育形成的“忠誠勇敢、求實創新、敬業奉獻”的團魂和“以苦為榮、以苦為樂、苦中作為、苦中奉獻”的站點精神,是總站特色文化的本質內涵。要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啟迪引領作用,深入總結解讀總站優良傳統和特色精神;充分利用駐地紅色資源優勢,組織官兵瞻仰烈士墓,引導官兵傳魂鑄魂。二是以偉大事業感召人。靶場宏大的事業是形成靶場特色文化的源頭活水。要堅持用事業攏人心,加強對靶場職能使命、地位作用和發展前景的宣傳教育;堅持用責任凝團魂,不斷激發官兵熱愛靶場、建功靶場、獻身靶場的豪情壯志。三是以靶場情懷激勵人。厚重的歷史產生偉大的情懷,老靶場人對靶場事業的忠誠是教育引導官兵奉獻靶場最好的教材。要積極搭建平臺,把在總站工作過的老同志請回來,與官兵們共話神圣使命,把使命至上的擔當深深熔鑄血脈,把團訓、團魂、團歌深深融入心中,凝聚為國鑄劍的決心和共識。
圓滿完成常態化高密度任務,離不開頑強不屈的戰斗意志。必須緊緊抓住文化浸染凝聚功能,打造敢爭先、不怕難的戰斗文化意志。一是用文化渲染試驗氛圍。“情景教育”理論認為,讓受教育者置身特定的情景之中,達到知、行、意的統一,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打造試驗氛圍,必須通過強軍目標渲染,按照姓軍為戰的特點,營造強軍氛圍;必須通過隆重儀式渲染,讓官兵把出征的號令化為獻身使命的誓言。二是用文化激發戰斗精神。軍營文化對塑造戰斗品格有著重要影響。培樹戰斗精神,必須用使命任務催征,強化官兵的戰斗意識;必須在實踐中鍛造,廣泛開展練兵活動,激發官兵誓當試驗先鋒的潛能;必須在比拼中錘煉,培樹官兵想打贏、練打贏的精神支柱。三是用文化砥礪試驗作風。神圣使命背后,必然有過硬的質量文化作支撐。完成試驗任務,必須恪守“嚴、慎、細、實”的質量文化,把嚴的要求刻入腦海,嚴格試驗流程,嚴格規章制度;把慎的品格融入血脈,確保指揮零失誤、保障零缺陷;把細的遵循銘記心里,做到毫無差錯,毫無懸念;把實的作風握在手中,實實在在定方案,實實在在抓整改,最終把質量文化作為靶場人的使命責任來擔當。
靶場大多地處高山海島,官兵精神文化生活比較匱乏。充分發揮靶場特色文化功能,使官兵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干勁。一是靠使命任務轉移。參試官兵把苦累向國家利益聚焦,向使命任務轉移,依靠聰明智慧和勤勞雙手,創造了各具特色的站點文化。打造了寓意深刻的劍文化和尚武精神文化坡,雕刻了“笑踞大山攬日月、勇牧神劍射天狼”等測控兵魂,抒寫了“忠、勇、搏、聚、嚴”的使命墻,生動展現了官兵戰天斗地的豪情。二是靠豐富活動緩解。試驗站點深處高山海島,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靶場文化必須立足站點實際,因地制宜地豐富硬件設施;必須加強與友鄰部隊、地方政府群眾的共建共育,豐富活動資源,創新活動形式;必須充分發揮“小能人”作用,用小品、相聲、快板書等形式來豐富官兵生活,愉悅官兵心情。三是靠交流互動疏導。試驗面臨不可估計的風險挑戰,靶場文化必須注重官兵的身心疏導。牢固樹立“一切為了試驗、一切服從試驗、一切服務試驗、一切保障試驗”的理念,持續開展“五必訪”“五必談”活動,深入一線解難幫困;努力搭建網絡平臺,正面宣傳各級要求指示,客觀真實掌握官兵想法,讓官兵在互動交流中增進互信,在建言獻策中凝聚建設發展的智慧力量。
【作者系海軍某試驗基地駐魯某總站政治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