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華 王蘭穩
借助網絡平臺匯聚反腐倡廉正能量
●李少華 王蘭穩
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流無孔不入的現代社會,人人都是“信息源”、人人都是“麥克風”、人人都是“過濾網”的新特征,正在催生思想教育的新觀念、新思路、新辦法。增強反腐倡廉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必須善于“借力”信息流,廣泛采集、深度加工教育資源,有機融合、探索創新教育手段,不斷匯聚“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變警鐘長鳴”的強大正能量。
一時心動靠激情,終生堅守靠信仰。要提升信仰純度,避免“偽忠誠”“假信仰”,必須從擰緊“總開關”、筑牢“壓艙石”入手。針對“臺上忠、臺下不忠”的現象,要學理論補精神之“鈣”。開設在線閱讀、專題講座等主頻道,收錄理論輔導書籍,匯集理論宣講視頻,掛載理論學習資料,鏈接理論書籍報刊,打造“不下課的理論課堂”;開發“理論連連看”“一站到底”“答題闖關”等游戲軟件,增加學理論的趣味性,使官兵學過記得住、玩后有收獲;設置“論壇區”,邀請專家學者系統講理論、部隊領導在線釋疑難、理論骨干重點傳經驗,引導官兵在互動交流中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針對“人前忠、人后不忠”的現象,要嚴修養固清廉之“基”。圍繞廉潔自律、崇德修身、慎獨慎初、凈化“三圈”等方面收集領袖論述、名人名言、詩詞歌賦、動畫漫畫等資料,建起“道德修養園”,并制作成滾動頁面,讓官兵每上一次網都能得到美德熏陶,自覺朝著襟懷坦白、光明磊落、表里如一的優秀黨員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針對“有利忠、無利不忠”的現象,要畏法度緊制度之“籠”。研發黨紀條規考核系統,常態化組織網上學法規、知法規、守法規活動,實現個人隨時考、成績隨時評、問題隨時查,做到法規記心間、行為不失范;開設陽光作業公示窗,政策規定網上公布、重大事項網上討論、敏感事務網上公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一切損黨利己的行為都關在制度的籠子里。
信之不篤,行之不遠。每名黨員唯有常從學先進、當模范中自勉,從打“老虎”、拍“蒼蠅”中自警,從研歷史、悟傳統中自信,才能把反腐倡廉、拒腐防變的思想根子扎得更深更牢。避免“正面典型只學一時、熱鬧一陣”的現象,要環境熏陶常激勵。開設先進典型專題網頁,分類錄入崇廉踐廉的先進事跡、鮮活故事,運用標題加粗、滾動新聞、視頻播放、窗口自動彈出等形式,讓官兵一上網就能第一時間瀏覽;使官兵在潤物無聲、耳濡目染的教育中,強化信廉守廉的責任感。避免“反面教訓只驚一陣、過后就忘”的現象,要案例剖析勤警醒。網上開辟警鐘長鳴專欄,創辦廉政之聲廣播,編發反腐倡廉快報;定期觀看《欲海沉舟》《廉柱擎天》等警示教育片,舉辦“以案說法”剖析會,編發違紀違法案例教材;制作“誘惑就在眼前,教訓就在身邊;陷阱就在腳下,失足就在瞬間”等廉政屏保,讓官兵在一段段視頻、一張張圖片、一句句警語的沖擊震撼中強化忘廉必危的緊迫感。避免“老的傳統只懂一段、知之不多”的現象,要系統讀史不斷篇。開辟“讀書思廉、讀史鑄魂”網絡平臺,倡導深研細讀國史黨史軍史,觀看《復興之路》《百年潮中國夢》等紀錄片;把不同時期的廉政故事、清廉格言等編成詩朗誦、“三字經”,上傳局域網點擊瀏覽;開通網上軍史館,運用聲光電、三維模擬、特效制作等手段,靈活展現部隊光輝歷程,讓官兵在“零距離”觸摸部隊光榮歷史中增強反腐倡廉的使命感責任感。
見利忘義、遇私忘公是一些黨員干部邁不過去的一道坎,必須常提醒、善監督。針對“面臨個人提升心就動”的現象,要正面引導常定心。利用軍網平臺開展“寫紅色短信、傳箴言警句、送真情關懷”互勵共勉活動,定期編發廉政對聯、廉政格言、廉政詩詞、廉政故事、廉政寄語,最大限度擠壓“歪歪理”“潛規則”“升官經”“厚黑學”的生存空間,讓黨員干部深信提升不能靠“送”而要靠干。針對“眼見同志不廉心不動”的現象,要加強監督常用心。依托軍網平臺,圍繞事不關己不想監督、明哲保身不愿監督、擔心報復不敢監督等不良行為,開展群眾性大討論,鼓勵官兵隨時“灌水”“跟帖”“拍磚”,切實把反腐倡廉人人有責的政治責任講清楚,把清風正氣人人受益的常識道理辨析透,號召官兵以“零容忍”的態度,對一切不正之風亮劍,向各種腐敗現象開炮。針對“涉及家人利益心易動”的現象,要家庭助廉常拴心。大力倡導清廉家風,采取發布公開信倡廉、普及廉政知識學廉等多種方式,推動反腐倡廉教育進家庭,定期網上投票評選“賢內助”“廉內助”“好軍嫂”和“和諧家庭”,引導干部和家屬做到“丈夫守住權力大門,妻子守住廉潔后門”,切實把腐敗拒之門外,構筑起堅實的清廉防線。
【作者系海政紀檢部干事、91053部隊政治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