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卿 陳琳琳
摘要:本文結合筆者在大中專院校藝術類教學中所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從學生管理、課程安排、教學方式、教學質量評估方式四方面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希望由此得出的初步結論,能夠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發揮一點指導和幫助的作用。
關鍵詞:藝術類教學;大中專院校;課堂教學
近幾年,各大院校招募藝術類教師,購買器材,建立藝術類教學體系,不論之前有無經驗,紛紛建立藝術學院。究其原因有二,第一,藝術類招生門檻低,收費高,對于學校來說無疑是增加收入的一個有效途徑。第二,藝術類教師招聘難度小,大部分的藝術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無論是從生源還是師源都不成問題,藝術辦學還能增加學校的收入,并在外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社會認知度,故而,這段時間內各大院校的藝術學院如雨后春筍一般爭相出現,在欣欣向榮的表面現象下,同時也容易隱藏和導致一些問題。
一、學生管理方式
這個問題其實說到底屬于學生生源質量以及教學中如何與學生溝通的問題,大中專院校學生相比本科院校的分數較低,在進校學習之前紀律性較弱,本身存在問題較多,管理較本科學生困難一些。在對于大中專教學中的學生管理方式,也不僅僅是輔導員個人的責任,授課教師也應注意方式方法,其實課堂教育在筆者的概念中,還是要遵循互相尊重的原則,常規的教學中過分強調教師的權威性,從而忽略了學生作為一個接受教育的人的權利和相應的尊嚴感,對于這點,教師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耐心但應堅持原則,不應失去教學的基本原則,在此前提下,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不應過分拘泥于常規的管理方式,對于考勤、相關制度方面的要求,應適當放寬,將重點始終放在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之上。只有教學雙方達成互相體諒理解的友好關系,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程安排
現今大多數大中專院校藝術教學課程安排都照搬本科藝術專業的教學模式,甚至很多大中專藝術教學的教學大綱和課程安排都直接從網上下載已有的本科藝術專業教學模式,美其名曰“參考”。課程安排較為隨意且缺乏嚴謹性,而對于大中專藝術教學的獨有特點缺乏深入研究。首先從學生狀態來說,大中專藝術生專業素質較弱,甚至很大一部分在進入校園之前是沒有接觸過專業訓練和學習的,只為了上大學,有的甚至對藝術都沒有任何概念。在制定教學大綱和課程安排時,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種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課程內容和具體課時的多少以及授課方式。打個比方,如果營養缺乏急需補充,又沒有時間吃大餐,那么就需要吃營養品或精簡營養餐來迅速補充所需的養分,大中專藝術教學就是類似的一個過程,嚴禁拖拉冗長的理論,以迅速快捷和準確為主,節約時間和教育成本,更重要的是簡單快速的將最重要的知識傳遞給學生。
三、教學方式
在教學方式上,前文已經有所提要,總體思路概括為八個字“靈活應變,抓大放小”,“靈活應變”是指課堂授課方式,拒絕呆板枯燥的填鴨式教學,因大中專藝術生的特殊情況,課堂上精神集中的時間較短,所以在課堂上就需要比往常教學更大的刺激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趣味性、實踐性往往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結合自己的切身實踐經歷去講授相關知識,根據筆者本人的授課經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適當的時候拋出與學生自己息息相關的問題,也可以有效的拉回學生的注意力。還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故事、逸聞趣事,甚至是欣賞一段音樂,都是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美術類教學注意視覺因素的參與,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更是不可或缺,視覺上的大量沖擊也是有效的方式。隨時注意互動,課堂應該是教與學兩者相互結合的結果,而不僅僅是教師一人在講臺上侃侃而談,一群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這樣的場景很常見,應予以避免。“抓大放小”在前文已經提到過,抓大是抓教學內容被學生理解和吸收的程度,放小是指針對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對一些規定性的東西適當放寬,比如說點名考勤制度,采取彈性人性化管理,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這樣有利于促進師生交流。也能更好的保證教學質量和成果。
四、教學質量評估方式
還是繼續上文所說的“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具體問題具體處理”,對于大中專藝術教學質量的評估方式,應與其他專業或者與本科教育有所區別。教學質量評估,除了相對應制式文件(如教案)、資料的填寫。形式化的東西可以盡量簡化,教學質量評估的參考標準可以多一些。比如說學生的作業作品展覽的舉辦情況,藝術活動的參與情況,學生對社會藝術事業活動的參與性,學生對授課教師的認可程度等。同樣遵循“抓大放小”的大原則,大力提倡學生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學校創造條件,舉辦相關活動或者是和社會相關團體組織合作,給學生發展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之外靈活學習運用課堂內已經學到的知識,提倡以實踐為主要方式,增加學生實踐機會和實踐形式,以便于日后學生畢業,更好的走向社會和適應社會。
五、總結
綜上,大中專院校藝術教育有著自己的特色,從事大中專藝術教學的廣大同仁,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不免遇到更多更復雜的問題,鑒于篇幅所限,本文難以一一具體說明,就以上幾點作出籠統大致的分析。拋磚引玉,望廣大同仁一起努力,為改善大中專藝術類教育出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1](美)斯滕伯格、威廉姆斯著,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學,機械工業出版,2012.11
[2]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策略研究課題組,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策略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0
[3]鄧濤,名師高效課堂的引導藝術——讓學生愛上課堂,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5
作者簡介:徐卿(1986—),女,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助教,文學學士,單位:西安海棠職業學院,研究方向:藝術教育方向
陳琳琳(1982—),女,漢族,湖北省襄陽市人,助教,文學碩士,單位:西安海棠職業學院,研究方向:藝術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