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逐漸加強,高校輔導員工作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問題,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有必要在理論和方法上創新大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本文基于高校輔導員工作內容,對輔導員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具體運用進行了分析,并對此進行了簡要評價,以期能夠為高校輔導員工作更好地開展提供一定的指導。
關鍵詞:輔導員工作;社會工作;理念;方法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樣化,這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學生群體出現了一些新問題,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也對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強高校輔導員工作,正確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已經成為高校和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將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運用到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創新大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內容及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輔導員工作內容
大學生群體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黃金階段,其思想、心理和能力還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運用正確的方法指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其順利走向社會、適應社會做好準備。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主要內容和首要任務,其目的在于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使其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優秀的綜合素質[1]。
(二)輔導員工作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和挑戰,首先是由于大學生群體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各種文化思潮、價值觀念以及社會矛盾對大學生的“三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大學生理想信念嚴重缺失;大學生群體是一個特殊群體,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多屬于90后,他們過于追求自我意識,對自身有著較高的定位,但同時又缺少一定的社會閱歷,缺乏自我認知能力,而且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壓力又比較大,大學生群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也由此產生了很多新的問題[2]。
此外,高校輔導員工作本身也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現有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存在局限性,目前高校輔導員工作普遍采用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導、集體管理的方式,但是在實踐中卻偏重于約束式管理和灌輸式教育,不僅未能起到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的作用,還引起大學生的厭煩情緒;另一方面,輔導員社會經驗不足、隊伍不穩定也嚴重影響了相關工作的開展,尤其是在指導大學生就業問題上存有一定的難度。由此,引入和運用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已顯得十分必要[3]。
二、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具體運用
(一)社會工作理念的運用
社會工作理念主要包括助人自助理念、尊重和平等理念以及服務理念,其中,助人自助理念是社會工作理念的核心,運用于輔導員工作中,有利于挖掘大學生的潛能,增強其自我教育的意識,有助于其自我發展,而且在日常事務自我管理中,也能夠維護學生的自決權,充分發揮其主體能動性。將尊重和平等理念引入輔導員工作中,迎合了90后大學生群體的個性化發展的需要,理解和尊重學生,給予其足夠關懷,實現師生地位的平等和對話平等[4]。在學生自費上學、自主擇業的背景下,學生除了是受教育者外,還是服務的購買者,高校一切工作的主體是學生,理應服務于學生,長期以來,高校輔導員缺乏服務意識,服務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將服務理念引入輔導員工作中已是大勢所趨,輔導員身兼教育者和服務者雙重身份,應樹立起服務意識,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工作,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這種教育有助于自身發展。
(二)社會工作方法的運用
社會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個案工作法、小組工作法和社區工作法,其中,個案工作法的運用主要是針對大學生個體進行教育,即開展個別工作,如對學生在生活上遇到問題,或是出現障礙性學生,輔導員可采取一對一的教育方式,為其制定解決方案,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一視同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立足于客觀角度來評價學生。小組工作法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入學教育,通過小組活動來幫助新入學的學生快速融入到集體中,幫助其解決入學適應問題;其次是人際交往訓練和素質拓展訓練,前者是讓學生在集體中學會如何和諧共處,后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后是危機干預,主要是通過成立治療性小組,解決大學生群體存在的心理問題,使之不影響其學習和生活。輔導員工作運用社區工作法,就是在校園范圍內以學生為服務主體建立學生社區,組織學生開展和參與社區集體活動,增強其助人自助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凝聚力,更便于輔導員開展工作[5]。
結論:綜上所述,通過對當前高校輔導員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將運用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運用到高校輔導員工作中,不僅能夠樹立起“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還能夠融洽師生關系,提高高校的競爭力,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正所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鑒于大學生群體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加之傳統輔導員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經難以發揮其積極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將高校學生工作與社會工作相結合,運用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探索新時期高校大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新途徑,拓寬輔導員工作的新思路,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曾雅麗.學校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在輔導員工作中的運用[J].高教探索,2009,12(5):122-125.
[2]徐曉涵.學校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介入高校輔導員心理輔導的必要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3.
[3]石志強,司漢武.從“學生工作”到“社會工作”——高校輔導員工作理念與方法的新路徑[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4,10(1):132-134.
[4]張暉,謝銘威,歐陽艷霞.學校社會工作在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模式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3,12(4):26-27.
[5]趙濤濤.高校輔導員工作導入學校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簡論[J].河南教育(中旬),2011,15(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