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 張嫣格
摘要:語言是一種行為,它滲透于人們勞動生產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著巨大影響與作用。而語境作為語言理解的基石,不論是對言語的有效理解還是對言語交際都有尤為重要的突出意義。然而,雖然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語境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提升,相關語境研究論著也不斷增多,但其終在體系上缺乏一定的完整性與系統性,權威性語境理論研究還十分匱乏。本文基于社會倫理視角,首先簡要闡述了語言倫理學的語境制約作用,然后就社會倫理要素對言語交際行為的影響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與討論,并提出了相關的規范措施,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社會倫理;語境;言語交際
引言
語境是影響言語交際的核心因素。從語境的內容來看,主要包括言語交談內容和言談交際者。從語境的功能上來看,它有著顯著的提示功能與制約功能。前者即是指語境作為交際的背景信息對交際中言語的理解的提示作用。后者則是指言談者由于自身知識、情感、經驗、意志的程度對其本身及其他參與言談交際者的語言選擇上產生的影響。
0.語言倫理學的語境制約作用分析
1.1語言理解遵守的原則分析
言境一致是語言理解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與中心原則。任何言語的理解都脫不開特定的,由社會文化背景、交流雙方教育背景以及倫理關系等元素塑造的原始語境。該原則要求我們不僅要對充分認識共時語境,同時還不能忽略對歷時語境的認識。換句話說,就是除了充分理解共時語境外,還需要對于各種文學作品、書籍、報刊雜志同擁有一定的語境知覺,尤其是對話語發生時的原始語境信息的認識。因為在理解話語語境時已經和話語最開始產生的語境有著一定的差異與不同,若是再忽略了文章寫作背景及上下文語境,則很難對文章進行正確的理解【1】。
1.2言語語境一致的重要性分析
言語語境的一致性能夠幫助我們在理解語句時從實際出發,從事情的原來面貌出發,能夠一定程度避免望文生義和斷章取義的錯誤理解現象,減少言語交流的失誤,促進人們的有效溝通和言語交流,進而提高交際水平。換句話說,如果對言境進行硬性分割,未將語言放在貼切的語境中去分析與判斷,則會出現張冠李戴,牛頭不對馬嘴以及斷章取義的現象,進而造成人際關系的緊張和錯位,導致生活上出現許多的鬧劇。
1.社會倫理要素對言語交際行為的影響及規范措施
2.1社會倫理要素對言語交際行為的影響分析
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的語言交流行為不是隨心隨遇,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的。它受到當時特定社會角色和社會環境,即當時的社會倫理制度的影響。言語交流只有在符合社會倫理制度的基礎上,才能夠達到交際的目的,有效完成交際行為【2】。因此,可以說社會倫理道德是言語交流的規范。而這一重要地位的確立是基于社會倫理要素對言語交際行為的重要影響。其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道德方面的影響。該類影響又可細化為在公共道德以及職業道德上的影響上。對于公共道德而言,言語交際是體現一個社會風尚好壞的有效方式,積極向上的言語氛圍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與繁榮,而虛假、不良的語言氛圍則會給社會帶來動蕩與不安。對于職業道德來說,言語體現著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各行各業的工作者要想式樹立起自己正面積極的形象,就必須善于利用言語交流這一有效方式去進行傳達【3】。其二,性別角度的影響。社會倫理要素對交際行為在性別角度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語言的詞匯形式及語言行為的性別差異上。即代表男女不同性別的相關詞匯會有所差異,且男女在言語用詞方面都會有各自的言語模式。例如,男性說話比較簡單明了,直接表達情感;而女性則相對婉轉,表達情感時較為含蓄,且多喜愛用語氣詞。其三,審美方面的影響。委婉準則和幽默原則是社會倫理要素對言語交際行為在審美方面產生的兩項重要影響。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受傳統社會文化的深厚影響,通常顯得較為含蓄而謹慎,在言語用詞上都較為含蓄文雅,點到則止。另外,幽默作為一種詼諧的元素,是一種生動的語言形式,它不僅能給生活增添情趣,還能有效調節人際關系,因此越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
2.2對社會倫理要素影響言語交際的規范措施探究
首先,我們應當認可、遵循和諧語言的倫理原則,深刻認識到它對于提升語言交際能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促進作用。在實際生活的言談交際中,我們應當遵循社會倫理秩序,選擇符合時宜、正確恰當的言語表達方式及詞匯進行表達與交流,以確保能讓交際雙方都能夠明確雙方所要表達的意義與情感。同時,在交際過程中要相互尊重、言行方面要得體,舉止方面要文雅,并在交流中堅持平等的原則,以此為雙方的交流創造一個良好的交際氛圍,促進交流目的的有效達成【4】。
在語言文明的建設的措施上,我們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入手。其一,加強全民的素質教育。語言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基礎,不僅對其他教育科目有著十分關鍵的影響作用,同時還是語言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加強全民素質教育能夠有效提高人們的理解能力以及辨別是非黑白的能力,對遵循社會倫理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其二,國家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強語言文明的推廣力度。首先,對于部分特殊地區的字體習慣及方言的運用給以充分尊重;其次,對于部分網絡、書籍上的不文明現象進行嚴懲;另外,借助多種社會媒介力量來宣傳優秀讀物,傳播優秀文化與思想,以有效維護語言文字的健康發展。
3.結語
總之,提升個人的語言素質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我們的交際能力與辦事能力,同時對維護社會倫理秩序都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而站在社會倫理學的角度上來看,語境對語言素質的提升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因此,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只有充分遵循社會倫理秩序,并重視語境的作用,才能有效進行言語交際,進而反促進于社會倫理秩序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周春燕.構建網絡倫理的多維路徑[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6)
[2]謝舜,趙少欽.網絡虛擬社會倫理問題的成因與控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6)
[3]張清.關于網絡社會人際交往的倫理思考[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2(01)
[4]趙秀亭.淺談“虛擬社會”倫理[J].中州大學學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