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摘要】機電管理是目前我國煤礦企業中最重要的管理項目之一,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要想實現煤炭安全生產,煤礦企業就必須對加大機電管理力度,完善相關制度。
【關鍵詞】煤礦;機電管理;對策
一、前言
隨著人們對煤礦安全生產的不斷深入了解,機電管理受到了社會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做好煤礦機電管理工作,引進現代化機電設備推動機械化進程,完善機電管理制度對安全生產具有重要參考意義。本文就目前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與大家展開對相應對策的論述。
二、煤礦機電管理現狀
1、礦井不斷深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過多的煤炭開采導致侏羅紀煤層的資源逐漸消耗殆盡,老舊煤礦在現階段都已實施了深化開采,六百米至八百米的礦井垂直深度無疑是對礦井機電裝備提出的巨大考驗,在工作面的供電線路、巷道等方面將會增加其長度和數量,因此會產生供電系統設計復雜、載荷量增加等實際問題。同時,隨著礦井深度的增加,井下溫度、瓦斯抽放洞室、通風、盤區變電所、泵房排水等問題都會增加開采難度,并且眾多電纜和管路如果布置不合理,很容易造成擠壓、磨損等破壞,因此礦井的延深為機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機電管理
在我國現階段,部分煤礦企業片面追求開采量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煤礦機電的管理人員卻忽視了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落實,錯誤的認為只要保證機電設備不影響正常開采工作,不會影響煤炭開采進度,就以為煤礦機電設備完好,這種不負責的工作態度會在煤炭開采期間,造成不可預測的后果。由于缺乏機電設備方面的專業知識,在使用過程中很多煤礦機電設備長期運轉在超負荷狀態下,縮短了機電設備的使用壽命;機電檢修工不重視煤礦機電設備的定期維修檢查工作,這對處于煤礦企業的開采一線工人會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煤礦機電設備磨損、負載等都會增加故障出現頻率,致使煤炭產出與資源投入失衡。還有一部分煤礦企業在發展中,由于受到自身能力、資質等因素的困擾,一直處于沒有安裝安全監測系統的狀態;其次為了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而從基礎設施上偷工減料,例如對一些已經淘汰的機電設備進行改裝繼續投入使用,不僅極大地降低了煤礦生產的安全系數,影響了煤炭開采進度,而且是對開采工人生命安全的極大不尊重。
3、機電設備
我國是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目前在消費國、能源生產國方面排世界第二位,煤炭企業保證了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這種需求所帶來的是對煤炭的大量開采,開采工作是衡量煤礦企業是否安全生產的重要指標,因此保證煤礦中機電設備的安全性能是避免安全生產過程中出現事故的關鍵因素。根據目前煤炭需求量來看,煤炭產量的高位增長將會是未來的一段時間的發展狀態,部分企業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而把機電安全拋之腦后,在利益的驅使下是機電設備長期處于工作狀態,并且實際使用功率大大超過了機電設備的額定功率,致使機電設備老化速度加快;其次有些煤礦機電設備已經到了其設備標準的使用壽命卻仍處在工作狀態,這對煤礦企業埋下了極大地安全隱患。由于煤礦企業成立初期在物資選購、設備安裝、人員培訓等方面需要大量投資,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保證安全生產的新型機電設備也加大了煤炭企業的投資壓力,因此未更換的非阻燃膠帶、舊主扇、老絞車、舊防爆開關等屢見不鮮。以舊主扇為例,以往的主提升機主要通過單線實現制動,因此高壓開關很難達到保護要求,井下風量負壓遠遠超出了舊主扇的工作能力,極易引發安全事故。
三、解決煤礦機電管理問題的途徑
1、引進現代化機電設備
隨著社會科技愈來愈完善,電機設備性能的改進、更新技術等逐漸提高。在各行各業的經營生產中高新技術應用已十分普遍,例如遙控技術、設備資金投入、自動化控制技術以及變頻技術等,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具備較高的安全系數。煤礦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性的購進新型機電設備,推動新舊設備的更換速度,學習并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從設備和技能上全面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對新型機電設備技術的改進提供了可靠地技術支持,對提高煤礦安全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引用現代化機電設備外,還要注重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查維修等管理工作,這是降低煤礦機電事故發生幾率的有效措施,保證煤礦機電設備的機械化應用。在維系現有設備的前提下增加企業對設備機械的資金投入,實現信息化、自動化在煤礦機電設備領域的發展和推進,及時更換或淘汰老化、磨損、性能差的機電設備,對于在老舊機電設備的基礎上拼裝或改造的器械堅決禁止使用,這對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重要影響。
2、機電設備檢修
機電設備的保養、使用和維修應該作為機電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對存在的潛在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小影響范圍并從根源上降低事故發生的頻率。對于防雷接地裝置、主提升、供電系統、通風系統、電纜鋼絲、排水系統等內容必須按照相關規范進行嚴格檢查;周期性的對安全儀器表按照使用標準進行校準與鑒定;檢驗不合格或沒有按照規定檢驗的機電設備嚴禁投入使用。每年對混合提升、專門升降員工的系統對其整體進行性能檢測,每三年對其它提升系統的性能進行大檢;罐籠防墜器是立井升降人員與斜巷人車經常使用的設備,必須保證每年進行一次脫鉤實驗,以半年為周期進行非脫鉤實驗;提升裝置使用的鋼絲繩很容易發生銹蝕、磨損,因此應增加檢查次數并按照相關規定對連接裝置進行仔細檢測,及時更換損傷嚴重的裝置,保證機電設備正常運轉;至少每月一次對通風機性能與運轉進行性能測定;在每年的雨季來臨前期,展開對水管、閘閥、水泵所使用的輸電線路與供電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并對排水系統進行聯合排水實驗。其次,安全生產檢測機構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檢測檢驗工作;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大檢測機構的監管力度。例如對煤礦機電設備中的故障診斷技術、在線檢修技術等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設備中出現的問題有利于機電管理人員根據科學依據進行設備維修。對于輸送方式、路線、拆裝工藝以及搬運機電設備時都要明確安全技術,并配置管理人員進行現場指揮。
3、煤礦機電管理制度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對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制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完善改進機電管理制度,對工作順利開展以及建立現代化機電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在煤礦機電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在依據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實現科學性、合理性在管理工作中的落實。 對管理人員要強化管理技能,結合管理內容、發展方向,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是提高工作效率、激發工作積極性的有效舉措。煤礦企業組織機電管理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并不定期的進行管理考核,邀請專家來校講座,傳授現代化科學管理理論以及管理技能。對學歷較低的管理人員,鼓勵學歷教育。順應時代的發展,及時更新知識結構,結合高效的管理理念并學習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做到與時俱進。所有的管理工作都由管理人員全權執行,其自身管理能力的高低對能否實現最優化監督管理具有關鍵作業。因此有必要提高機電管理人員的自身能力,其一:國家相關部門應對其煤礦企業的業務能力、資質等方面嚴格審核;其二:機電管理人員在工作工程中,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注重經驗積累,詳細記錄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做好總結工作。機電管理人員要身體力行,深入到施工現場進行監督管理。管理人員要詳細記錄機電設備出廠、使用、檢測等階段的相關信息,進行分類總結備份為后續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煤礦企業在制定機電設備的防爆標準時要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加大巡回檢修力度進一步提高機電設備的安全性能。
四、結束語
本文對煤礦機電管理這一問題做了具體的分析與探究,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希望能給煤礦機電管理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并且其所具有的發展意義更值得為之探討和思索。
參考文獻
[1] 林樺.機電設備安全監控的路徑思考[J].財政監督,2011,(12).
[2] 孟芳.關于我國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科技,2010,(04).
[3] 李蒙,吳福如.探討我國煤礦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及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06).
[4] 張福立,李雷.淺析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合理應用[J].商品與質量,2010,(05).
[5] 謝廣.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管理[J].科技資訊,2008(13).
[6] 湯景林.地方煤礦機電管理[J].煤炭技術,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