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紅++張軍
【摘 要】 水利項目實施過程中,對于環境將有很大的影響,做好水利項目的環境保護十分重要,因此水利工程的環境保護因素需要慎重考慮,需要對水利工程施工環境影響因素及保護措施進行深刻了解和認識,本文就將對這些方面進行考量。
【關鍵詞】 水利工程 環境 保護措施
水利工程是一個綜合項目,主要以發電防洪,灌溉,供水,用水為目標,有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改善,但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影響自然環境,人們要注意保護生態工程與自然的和諧觀,堅持科學發展觀,嚴格遵循自然規律,遵守的法律,結合法律、技術、經濟等手段與保護自然環境相結合,提高環境管理施工的環境保護。在項目規劃、設計、建造、操作和管理的整個過程,確保該項目在實現經濟和社會利益的同時也保護了生態與環境,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保護河流健康,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
1 施工對環境的影響
1.1 水利施工對周邊自然環境的影響
水利施工的建設用地,要保護當地的自然景觀和生態平衡系統,除了由項目本身占用的土地外,還包括臨時搭建的住所、辦公場所和建筑垃圾所占用的土地,都應及時衛生清理。另外施工過程中容易造成周圍植被的破壞,植被的破壞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機器在施工過程中的運作也將導致植被的破壞。所以說,水利工程建設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1.2 污水的排放和噪音影響
在建設,生產過程中污水排放會造成地表水的污染、飲用水源污染,甚至破壞河流水質工程。尤其是在碼頭挖排水溝,將使得海水中沉積物含量增加,直接造成地表水資源的污染。水利施工噪音污染也很嚴重,例如分裂的山脈和爆破作業的、道路運輸中卡車重載的響動及各類工程機械,如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的工作噪音,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1.3 施工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施工現場人流量加大,工作人員往來的摩托車、汽車和施工機器的尾氣排放和開挖爆破產生的粉塵都會造成空氣質量的污染;由于路面不平或運輸道路粉塵材料在運輸裝載太滿,都會給周圍環境帶來粉塵污染;還有施工現場裝卸工程材料、場地周邊堆放的材料都會影響當地的空氣質量。這不僅會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健康和環境,也大大增加了大氣粉塵含量和有害成分,影響附近的農作物和植被的生長。
1.4 對人們身體健康的影響
由于種種原因建設場地浪費現象普遍發生,如砂、石灰、水泥塊、石塊、這些固體丟在建筑工地上的,造成土壤污染。在施工現場,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建筑工人,施工人員工作和生活產生一定量的廢水和廢渣等污染物雖然不大,但如果不及時治理也會造成土壤污染和環境破壞,嚴重的影響人體健康狀況。
2 工程建設施工關于環境保護應遵循的原則
2.1 保護自然環境
投資組合構建和保護生態環境,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按照保護生態環境和增加經濟效益共同發展的原則,堅持生態環境建設和工程項目管理結合發展,工程建設與保護環境相結合,安全集成管理的發展,即發展了工程建設,也保護了自然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正確處理工程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確保生態經濟系統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形成良性循、互補共進的合作關系,和諧共生。使得自然環境與經濟利益實現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達到雙贏的理想目標。
2.2 節約土地資源
大尺度土壤的使用,除了建筑用地,還有倉儲,生產,經營等小規模建筑使用,這些都會造成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周全考慮土地利用率,例如地下空間開挖利用,不僅可以節約土地資源,而且還可以節省勞動力和資金。另外應遵循物資回收和廢物回收再利用的原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即保護了環境也創造了經濟效益,降低建設成本,也是提高生態平衡效率,合理利用空間,節約土地資源。空間組織和建筑面積的總體布局,整體建筑面積是關系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問題,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有效控制周邊環境,作為最小的干擾,統籌規劃,科學安排,協調發展。
3 工程施工期間的環境管理與保護措施
3.1 規范制度節約能源
通過國家有關政策和環保法規的認真學習,加強環境保護知識的培訓,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充分意識到,要牢固樹立環保理念,盡量避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要做到自覺維護生態環境,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項目規劃,設計,建設過程中要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關于生態環境所有方面運作和管理。采取行政,技術,經濟,法律及其他措施統一結合的方式,明確管理系統的目的,保護自然環境。將建設環境責任建設工程監理單位,每個項目前期都要做好環境保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保護設計,將隱患消除在最初階段。施工過程中不捕野生動物,不破壞農作物和植被生長。合理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能降低對原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得水利工程建設與環境資源都能健康和諧持續發展,保證經濟效益的提高和社會資源發展,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環境管理和保護措施相結合,施工單位應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環境問題、加強施工管理,提高工程施工人員的素質,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嚴格控制,施工單位應按照施工合同,指定專人負責環境保護、規劃面積、建設和環境保護措施的居住區,施工規劃應與工程同步進行,管理人員及時檢查環保設施,要做到第一時間發現隱患,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對環境問題的妥善處理在建設和運營在施工過程中十分重要,不僅要考慮到施工面積的植物,樹木的生長情況,也要盡量試圖維持圖紙現狀,防止做大規模的改動,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
3.2 減少污染共生共存
減少區域環境的污染,合理利用建筑施工面積,加強邊坡開挖的管理,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積極開展粉塵,毒物,噪聲控制,合理的壓載污水和廢物,回收利用建筑廢物,減少施工活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給周圍居民一個良好的環境。施工單位應建立詳細的人員配備項目經理,生產副經理,職能部門(質量、安全管理工程系,參與環境保護管理系統等)。在環境保護措施中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應建立各種環境組織,使用環保的技術措施,以減少對環境的干擾。加強建筑面積環境監測的工作人員的學習,提高保護工作和生活區安全部門的人員素質,并且要配備總負債人,負債監督施工環境保護的全過程,加強環境監測,及時糾正問題。監督環境保護措施的實施環境,積極與環保做出特殊環境監督監測的地方行政部門合作;根據該司法管轄等部門,負責培訓的施工人員,以確保文明施工的質量,提高施工效率,嚴格禁止有毒氣體的排放,加強有害物質管理體系,負責監督各類建筑材料的質量、節約資源和循環利用現有材料。從而提高施工進度和質量,加強施工管理,改善生態環境。
4 結語
自然環境受到水利施工建設的影響是極其嚴重的,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嚴重破壞自然環境、威脅生命健康以及財產安全,為了保證水利建設的安全實施,水利建設行業對環境的保護條約的必須做到全面的了解。通過對各種安全風險的分析,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的方法預防和控制,以消除安全隱患,保護自然環境。確保水利工程建設順利進行,達到項目建設安全保障的進步和施工質量的提高,同時也是保護了自然環境,使得生態平衡,讓經濟利益與自然環境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唐煥芝,許德志.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預防及管理[J].中國新技術和新產品,2011(05):78.
[2]張生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預防及管理[J].現代農業科技,2010(13):279-280.
[3]梁慧鈺.淺談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大眾科技,2008(10).
[4]唐緒榮.淺析如何加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企業技術開發,2011(14):63-64.
[5]王勝利.淺議水利施工行業安全隱患與對策[J].時代金融,2011(17):103+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