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用證項下的不符點會嚴重損害出口企業的利益,已成為制約信用證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出口信用證項下不符點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預防不符點發生的方法。
關鍵詞:信用證;不符點;單證相符
信用證作為對外貿易重要的付款方式之一,一直以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從國際范圍看,15%的跨國貿易使用信用證,在我國,信用證方式結算接近30%。而根據國際商會對信用證業務的統計,初次交單不符點高達70%,這使得信用證業務的出口人一方面要承擔較高的銀行費用,一方面又無法享受到開證行第一性的付款責任。這就要求我們出口企業必須研究信用證項下不符點產生的原因,并能做出有效預防,從而更多地保護出口企業的利益。
信用證操作過程環節多內容廣,出現不符點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出口企業自身的原因
1.外貿從業人員業務水平低
可以說,不符點產生的最直接、最常見的原因是外貿從業人員的業務知識局限,對信用證和UCP規則的生疏和不鉆研是產生不符點真正的原因所在。
所謂信用證的相符交單,最基本就是要做到“單證一致、單單一致”,也就是單據與信用證保持一致,單據與單據保持一致,界定這兩個一致的主要參考文件就是國際商會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簡稱UCP)》,該文件也是各國銀行及法律界處理信用證業務遵循的依據。而現在外貿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低,根本無法理解并掌握UCP的各項條款,在制單審單時沒有根據該文件執行,甚至在被銀行拒付后,被告之與UCP相矛盾,還不知道什么是UCP。
外貿從業人員業務水平低,對信用證本身也是一知半解,在收到信用證的時候,無法準確理解每個條款的確切含義,不能審核出對出口商不利的軟條款。如信用證中經常會規定需遞交經開證申請人簽署的檢驗證書,如果申請人故意為難出口人不出具相關證書,出口人就無法交單;或者申請人故意拖延出證時間,導致過期交單,也會造成不符點。對于這樣的軟條款,必須在審證中予以關注或剔除。
外貿從業人員的經驗不足也是導致不符點的原因之一。在實際業務中,每家公司的業務范圍比較固定,如有些公司專注于歐美市場,有些公司專注于中東市場,那么前者開來的信用證較為規范明了,而后者開來的信用證則較復雜散亂,這就另習慣于操作歐美信用證的工作人員很難適應去操作中東的信用證。另外,公司的客戶一般比較穩定,在業務上習慣“翻單”,因此同一個客戶開來的信用證往往是類似的,甚至是一模一樣的,這就導致外貿從業人員接觸的信用證業務類型有限,一旦有不同類型的信用證出現,處理起來也不會很順手。
另外從業人員責任心不強,操作疏忽也是產生不符點的一個原因,比如,制單時英文字母輸入錯誤,錯過交單期,為了個人方便對一些明顯錯誤不予以改正等。
2.企業內部協調不靈
在中小型外貿企業里,一般由外貿業務員與客戶商討交易細節并簽訂合同,收到客戶開來的信用證后交財務部門保管,由儲運部門安排貨物發送,最后由單證部門制單交單,這就很容易出現各部門之間協調的失靈;其次,收到信用證后若發現信用證需要修改,由哪個部門負責提出修改并跟蹤;當儲運部無法準時發貨時,應該由誰來溝通推遲交期事宜等。
不難發現,在企業缺乏內部管理及協調的情況下,部門越多,分工越細,責任越難區分,信用證出現不符點的機會越高。
二、相關協作單位的原因
在外貿出口流程中,會涉及承運人、貨運代理人、檢驗檢疫局、貿促會、保險公司等機構,他們對國際慣例的不熟悉也是產生不符點的原因之一。
比如,對于承運人代理簽發的提單,在簽署時,承運人代理只表明其代理身份:“AS AGENT”并不會進一步明確承運人,而銀行在審核提單的簽署時,要求必須能從提單表面看出誰是真正的承運人,所以承運人代理必須做“AS AGENT FOR THE CARRER:XXXX”的簽署,XXX代表承運人。
三、銀行的原因
銀行方面主要是開證行的原因,一方面是在開證時,信用證本身就不夠規范,比如前后矛盾,表達不清,拼寫錯誤等。據統計,從全球來看,約48%的來證存在不規范甚至無法操作的現象。另一方面是,開證行為了免除第一性的付款責任,或者是為了迎合申請人的意愿,對出口人遞交的單據過分嚴苛,故意挑不符點。
綜上所述,信用證項下不符點的發生防不勝防,出口企業只能盡可能的做好預防工作,預防途徑簡單歸納如下:
1.提高外貿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這是預防信用證項下不符點產生最關鍵的一點。國際貿易是一個包含了多種學科,極具專業性的行業,外貿從業人員除了需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還需要懂得外貿實務知識,這對于掌握信用證的操作規范和相關流程顯得尤為重要。
外貿從業人員特別要熟悉《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以及國際商會新近頒布的《關于審核跟單信用證項下單據的國際標準銀行實務ISBP》。UCP是各國銀行及法律界處理信用證業務遵循的依據,而ISBP則是對UCP進一步的補充說明和細化,為各國的外貿從業人員和銀行審單提供了明確的依據。
外貿從業人員要注意經驗積累,豐富的經驗能有效防范不符點的發生。雖然大家都認識到不符點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但一旦事情過去,就會不了了之,如此下去,下次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出口企業必須吸取每次的教訓,在下一次的業務中不再犯錯。在具體工作中,可以針對貿易國家、客人和產品把之前的不符點案例匯集成冊,進行總結分析,供各工作人員參考學習,以免以后再發生類似不符點。
同時,外貿從業人員要加強工作責任心,避免因為個人的工作疏忽造成不符點。首先,在進口人開立信用證前,能讓其提供信用證開證申請書的副本,確認信用證的各項條款,避免日后改證;然后,在信用證開到后需認真審核信用證,發現有任何損害出口人利益的條款都應列明指出,特別是一些軟條款應要求刪除。對于來證中無法理解的條款,務必要向客戶或者通知行了解清楚,有可能這些無法理解的內容就是客戶設下的圈套,對于用其他文字來描述的關鍵性條款,應讓客人翻譯成中文。總之,出口人應先落實好信用證,對信用證條款的把握胸有成竹后才能在之后的環節避免出現不符點;接下來,在制單的過程中,出口人應本著仔細謹慎的原則根據信用證條款、UCP和ISBP來制單, 對于相關協作單位簽發的單據更需嚴格審核,以免因為協作單位的工作疏忽,造成單據的不符點。最后,在交單時,要控制好最晚交單期,最好能提早兩三天向國內的交單行交單,若交單銀行提出有不符點,應盡量配合修改。
2.謹慎選擇相關銀行
首先,必須謹慎選擇資信良好的開證行,因為開證行才是具有第一性付款責任的人。資信良好的銀行不會因為想拖延付款時間或者配合進口人的惡意意愿而故意提不符點。
其次,通知行的選擇非常重要的,首先他能為出口企業預審信用證, 并能審核開證行的資信狀況,同時對信用證潛在風險給出改證意見,還能對企業的信用證業務提供全程的咨詢和指導,
第三,應選擇具有豐富信用證處理經驗的交單銀行,在出口企業交單后,交單銀行能“合理謹慎”地為你審核單據,若發現不符點,能及時提出修改意見,為安全收匯把好關。當開證行無理拒付時,交單行能為維護出口人的正當權益而據理力爭,盡量降低風險。
3.調查客戶的資信狀況
雖然信用證是一種銀行信用的結算方式,但各個銀行的信用也是各有好壞的。資信不好的銀行比較容易與不法進口商同流合污,利用信用證的特點,故意找茬損害出口商的正當權益。因此要先了解客戶的資信情況,如通過銀行等常規渠道無法獲取的話,還可以通過其他商業調查手段獲取。
總之,不符點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只有制單過程中才會產生,我們要在信用證交易的每一個步驟,從客戶的選擇、銀行的選擇、信用證的審核、貨物的生產儲運,到制單,都要提早防范,時刻留意,才能盡量的杜絕信用證不符點。
參考文獻:
[1]金盾.淺析新信用證方式下常見不符點的產生與預防[J].山東紡織經濟,2007(8).
[2]朱文忠.論信用證單據不符點及銀行可選擇的處理方式[J].金融與經濟,2004(10).
[3]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2007年修訂本[M].國際商會第600號出版物.
作者簡介:夏燕(1980.02- ),女,漢族,浙江寧波人,中級經濟師,項目管理碩士,研究方向:中小企業外貿業務拓展途徑、收匯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