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檢成
領導干部要善于引領官兵成長成才
●梁檢成
治軍之道,要在得人。實現強軍目標,必須要有一大批高素質、敢擔當的建軍治軍骨干。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在實踐中注重抓好育人工作,多措并舉引領官兵全面發展,為強軍興軍提供人才支撐。
官兵成長成才,根本的是從思想政治上走向成熟,必須充分考慮青年官兵在年齡、閱歷、認知等方面的局限,正視外界拜金炫富、享樂利己等不良思潮的沖擊侵蝕,常補精神之鈣,常種創新理論的莊稼,剔除心田的雜草。一是用真理真言打動。真話不等同于真理,但真話卻最接近真理。用真理真言打動官兵,關鍵是要有表率意識、問題意識和求是精神,帶頭學習提高、帶頭一線調查、帶頭研究問題,圍繞軍隊改革中關系官兵成長進步、關聯個人發展需求、關乎切身實際利益的軍營熱點搞調查、摸思想,緊盯形勢任務新發展、網情輿情新動向抓引導、撥迷霧,聚焦打虎拍蠅、仇富仇官等社會焦點挖根源、陳利弊,不與現實脫節、不回避矛盾問題,用真話去接近真理、用真話去詮釋現實、用真話去說服官兵。二是用使命職責感召。注重資史育人,用好榮譽室、軍史館,帶領官兵置身我黨、我軍及本單位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感悟滄桑變化,激發榮譽責任,傳承紅色基因。注重教育強化,把軍隊職能、形勢政策和崗位職責教育作為經常性教育的重點內容,廣泛開展小討論、小辨析、小實踐,引導官兵認清“一崗一責聯系千家萬戶、一言一行關乎軍隊形象”,牢記保家衛國的光榮職責。注重典型激勵,用身邊人身邊事拉直“攜筆從戎為什么、履行使命靠什么、立足崗位做什么”三個問號,引導官兵自覺把個人追求融入崗位建功的具體實踐。三是用特色文化熏陶。完善硬環境,在營區設置領袖題詞、英雄雕塑和體現部隊政治要求、使命任務、革命傳統、戰斗精神等內涵的標語、燈箱、景觀,力求一個標語指明一種導向、一條道路延伸一種精神、一處景觀體現一種文化,讓官兵處處受熏陶、時時受感染。提升軟實力,常態化組訓樂器、體育、板報等特色隊伍,開設“水兵影院”“軍營貼吧”等鮮活載體,舉辦籃球聯賽、軍體運動會和群眾性文藝創演等文化活動,發揮其對官兵精神激勵、價值引導、文化熏染功能。積極走出去,用好駐地專業人才、民族文化和傳統教育資源,開展幫扶共建、參觀見學、軍地聯誼等社會實踐,不斷增強官兵對黨的路線方針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
培育官兵成長成才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長期的堅持和投入,必須把育人的基點放在啟發自覺、激發動力上,引導官兵少走彎路、下坡路,多走大路、上坡路,不走歪路、邪路,縮短成長周期。一是當好“校長”,定制素質培養任務書。作為育人的責任者,領導干部要主動扮演好“校長”角色,綜合施策育才。在培養目標上向一流聚焦,統籌長遠和當前,把部隊建設最亟需的能力素質遴選出來,著力培育通曉“五通、六會”的“高參”,“上臺能宣講、上裝能操作、上陣能指揮、上場能組訓”的“大拿”,“軍政互通、指技合一”的“通才”和技術精湛的“達人”,為戰斗力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紅利”。在素質細化上向精細聚攏,結合部隊使命任務和官兵實際,把每個層級、每個崗位思想政治、軍事專業、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素質要求細化開來、落實下去,讓官兵一看就知標準、對照能找差距、比學心有目標。二是當好“家長”,繪制成長成才路線圖。要有“家長”的擔當,因人因勢因材規劃成長路線圖。人才群體上通盤考慮,優化結構、梯次搭配,年齡有老有新,發展有遠有近,融合老同志經驗豐富、成熟穩重的長處和年輕同志富有活力、敢想敢干的優點,形成優勢互補,避免接替斷層。苗子培養上“私人定制”,結合官兵任職崗位特點和需求,綜合考慮他們的文化水平、專業特長、認知能力、興趣愛好、成才需求及潛在素質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合理確定個人發展目標方向,系統規劃成長成才路徑。三是當好“兄長”,搭建跟進幫帶中繼站。沒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斷培養的信心。成長的道路有曲有折,需要育人者懷有“兄長”的溫情,適時為官兵鼓勁加油。留一只慧眼,善于利用執行重大任務、參加學習集訓等時機細致考察,及時校正發展偏差,增強成長活力和后勁;道一句鼓勵,對官兵取得的成績及時表揚、及時肯定,積累前進信心;伸一雙援手,當官兵遇挫時主動靠前教方法、傳經驗、降壓力,用手把手的關懷、面對面的談心減輕負擔、厘清困惑、驅散霧霾。
當前,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加速演變,軍隊轉型持續推進,武器裝備不斷更新,必須把育人的著力點聚焦在戰斗力標準上,及時對本事進行“升級換代”“擴容改造”,以適應時代的新要求和戰場的新變化。一是崗位培訓用重錘。抓專業素養提高,采取邀請專家講解、開設軍事講壇、組織實裝操演等形式,強化官兵專業素養,加大實際使用武器的力度、密度和看待問題的深度、銳度和廣度,提升從時代要求、基層實際、備戰需求、自身責任來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抓知識結構完善,廣泛開展“人有書讀、書有人讀”活動,鼓勵官兵廣泛涉獵軍事、歷史、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提高思維層次和信息素養。抓學習目標規范,注意防止和糾正官兵在求知成才上重個人發展輕部隊需要、重民輕軍、眼高手低等傾向,切實把成長成才的目標向打贏聚焦。二是謀戰備戰壓重擔。注重發揚軍事民主,吸收官兵代表參加戰法、訓法、教法研討和課題攻關,充分尊重他們的首創精神,讓他們切實感到有地位、有作用。注重依托演訓練兵,堅持全建制、全員額、全裝備、全內容、全過程訓練,重大任務敢于起用青年官兵當骨干、打頭陣、挑重擔。廣泛開展比武練兵,組織官兵互教和評教評學活動,開展業務匯報、訓練觀摩和技能交流,把評選訓練標兵和技術能手貫穿訓練全過程,激勵官兵勤學苦練、爭創一流。三是績效檢驗施重壓。堅持用能打勝仗這把硬尺子量長短,完善細化基層全面建設檢查評估機制,堅持考兵先考官、考單位先考領導,將“教為戰”“學為戰”“練為戰”“訓為戰”作為衡量領導和機關干部能力素質的標尺。善于發揮“關鍵少數”的引領輻射作用,領導干部要帶頭上訓練場、考核場,以上率下練思想、練作風、練戰術、練技術,促使各項工作準星對準打仗靶心。
格局大小決定成就高低。幫帶官兵成長成才,必須著眼長遠,引導官兵眼光朝遠養心氣、身子向下蓄底氣,涵養取舍的大智慧、堅韌的好品質,用放大的人生格局收獲更大的成功。一是激熱情以養銳氣。高昂的熱情是提升工作成效的倍增器。領導干部要帶頭勤勉敬業,對工作始終充滿熱情,時刻保持奮發向上的進取姿態,向高的攀、與強的比、同優的爭,用活頭、口、手、腿,點燃干事創業的原動力,珍惜崗位、珍惜機會,真情投入、真心付出,把自己的工作向下夯實幾層根基、向前推進幾個階段、向上提高幾個檔次,以執著堅韌的形象帶動、以突出的實績感召、以精益求精的追求影響,引導官兵把平凡做成不平凡,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二是明取舍以養骨氣。置身軍隊和社會現實,隨著年齡增長、職務變遷,官兵面臨的挑戰、誘惑日益增多,取舍不當,易得“軟骨病”、斷送好前程。誘惑和利益面前,領導干部要多敲警鐘,用反面教材警示官兵潔身自好,立志高遠懷公心,利益面前斂私心,時常對照軍隊好干部、“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標準和黨章要求反思自省,守好心底的精神高地。機遇和挑戰面前,要從軍隊利益出發、從官兵利益出發,選擇最有價值的事情,專心專注地做下去,在報效國家、奉獻軍隊的事業中讓自己從優秀走向更加優秀。三是正心態以養底氣。要樹立細節觀,重視官兵成長進程中的每一個坡段、節點,督促官兵竭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情,積累每一個小優勢。要端正績效觀,摒棄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唯利是圖的“小聰明”,把干事業與修人品統一起來,放遠眼光立長志,不斷涵養錘煉堅如磐石的意志、不計得失的胸懷、甘于奉獻的心態、赴湯蹈火的氣魄和一絲不茍的作風,為挖掘潛能增強本領扎深根基、蓄滿底氣。
【作者系91133部隊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