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允良
軍隊政治工作“大數據云”建設初探
●肖允良
云存儲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數據訪問功能的系統。簡單來說,云存儲就是將儲存資源放到云上,供人存取的一種新興方案,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何可聯網的裝置連接到云上,從而方便地存取數據。“云”體現了一種整合資源、集中服務、應用共享的系統思想。當前我軍政工信息化建設中往往系統建設多、數據建設少,眾多的信息系統作用發揮有限。建設“大數據政工”,加強政治工作數據資源建設重要而緊迫。
共建共享模式指多個單位或集體通過協同互助的方式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并最終共同享用勞動成果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強調的是共建與共享,它倡導的是一種互助協作的理念。為防止在建設過程中過度關注資源建設的數量,而忽視資源的質量,首先應建立統一的標準體系,根據大數據多樣性的特點,標準體系建設應當立足實際,便于操作,如明確文本、音視頻、圖片等基本格式,程序語言的使用等,在此基礎上,由總部牽頭建立領導體制,合理分工,統一標準。
一是在總部建立面向全軍的政治工作數據中心。主要突出政策法規的發布與解讀、理論探討與研究、新聞宣傳與報道、文學影視資源、各類學習資料與軟件下載。網上的“沸點”是官兵心中的熱點,對論壇發帖、回帖、轉載數量等信息進行綜合判斷,可以為有針對性地解決現實問題提供可靠依據,所以,一切能夠為開展政治工作提供幫助的信息載體都是政治工作大數據資源建設的內容。通過大數據分析,在物理隔離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確定互聯網信息的接入,保證既能滿足廣大官兵需要,又能有效防止低俗網絡文化侵蝕和意識形態領域的侵入,保證軍隊政治工作數據資源的純潔性,建成軍隊內部的“互聯網”。
二是依托各大單位建立多個政治工作數據副中心。依托各大單位,側重戰略方向范圍內的相關報道、建言獻策及政策法規的具體落實辦法等,取消與總部信息資源相重復內容的建設。立足戰爭準備基點,加強各戰略方向和作戰對手政情軍情社情調研,推進政治工作準備實戰化。結合單位建設實際及本單位所處地區人文、民社情及擔負任務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政治工作數據資源建設,從而建成多個不同方向的政治工作數據中心,并加強全軍的共享。
三是在旅團等基層單位形成眾多的政治工作數據源。數據不僅包括常見的統計數字、文字材料及影像資料等,還包括官兵日常生活中的只言片語、軍營網絡服務器中的系統日志。基層單位更靠近官兵,更具有針對性與時效性,是政治工作數據活的來源。因此,軍、師及以下單位不必開設大而全的門戶網站,內容建設上突出對于本單位具體事務的管理與實時情況公布,以促進工作落實與保證官兵關于具體事務的民主參與為主,主要提供本單位的相關建設經驗與教訓等,讓各基層單位和全體官兵成為政治工作數據建設的源頭活水。
另外,還要發揮科研院所的理論和科技優勢,根據其專業特色合理分工,或承擔總部政治工作數據資源建設的相應任務,或與各大單位合作進行某方面的研究建設。
最后,形成由總部到基層單位分級建設、共同使用的政治工作云資源。官兵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訪問不同的網站,各網站也可以突出職能定位加強建設,還可以避免數據資源重復建設、低水平徘徊、利用率不高的現象,但前提是有權威的搜索引擎和保證網絡的暢通。
維基百科的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只要符合其詞條編輯應遵循的原則,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條目。每個拿iPhone的人都是蘋果地圖的繪制員。借鑒“眾包”模式(指一個公司或機構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任務,以自由自愿的形式眾包給非特定的大眾網絡的做法,利用大眾的創意智慧解決公司面臨的各種商業難題),建立軍隊政治工作數據資源的“眾建共享”模式,每個使用者都可以根據工作實際和個人特長愛好,進行政治工作數據資源的編輯建設,共同建設、共同享用勞動成果,這種模式強調的是眾建與共享。
這種模式需要健全數據云資源建設的渠道與制度,細化建設標準與條件,將官兵提供的有效資源存儲于相應服務器,再由指定的云資源建設部門對所有資源進行檢查把關、整合分類,保證官兵正確合理的數據信息能夠及時補充到政治工作的云資源中。
樹立大政工理念,把部隊、家庭、社會銜接起來,把軍內軍外、網上網下結合起來,注重借助社會信息資源,形成全方位、寬領域、軍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實效性。政治工作的大數據不僅僅來自于部隊內部和政治工作本身,還來自于我們所處的社會大環境,軍隊“大數據政工”的信息資源建設,同樣需要軍民融合。
一是官兵全面數據的有效融合。把部隊、家庭、社會銜接起來,借助社會信息資源,把官兵家庭、學校、社會經歷的相關信息有效共享,把握官兵的成長軌跡,了解官兵的全面信息,掌握官兵的全時動態,形成全方位、寬領域、軍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
二是社會先進經驗的融合共享。在堅持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同時,與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門、相關研究智庫建立對接關系,將地方關于社會思潮動態的分析與應對策略、青年群體的思想認識及變化趨勢、地方高校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進經驗和研究成果,及時應用于部隊政治工作領域,豐富軍隊政治工作的數據資源。積極開發適合部隊的輿情監測分析系統,建立軍地協作的涉軍輿情應急處置機制,及時準確了解官兵在網上的傾向性思想和言論,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
三是社會先進資源的有效共享。以網絡化聯系和數字化生存為發展模式的信息社會,提供了門類齊全、內容豐富的網絡資源,這是政治工作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對網上信息資源進行篩選、整理,把國家經濟建設的新成就、文化領域的新創造、藝術領域的新成果、社會發展的新進展,引入軍隊政治工作數據資源建設,建立諸如主題數據庫、特別專題數據庫、網絡導航等網絡資源庫,不斷拓寬信息來源,增加數據儲量,為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務保障。
軍隊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是通過服務保證和直接作戰功能來實現的。軍隊政治工作涉及軍隊建設的各個方面,具有廣泛性與實時性,“大數據政工”的信息資源建設除了主動建設外,平時的積累也是重要的數據來源。
一是立足工作實際積累。只有立足日常工作實際才能保證政治工作作用的發揮和地位鞏固。政治工作日常數據的積累主要包括日常業務工作的數據、官兵教育訓練成長的全面數據、日常行政管理事務的數據等。善于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才能不斷進步。注重日常經驗的總結是軍隊“大數據政工”建設的必然要求。
二是借助信息系統積累。軍隊“大數據政工”建設的核心在數據,優化網絡結構,完善信息系統功能,是為數據積累和使用服務;同時,數據資源建設質量的好壞也直接關系到網絡信息系統的使用和作用發揮。在前期的信息化建設中,我們建成了一大批以軍事綜合信息網和政治工作網為代表的網絡信息系統,取得了量的突破,發揮了巨大作用。然而,重系統輕數據、互不聯通、信息孤島并存的現象,急需我們融合改進。應在政治工作信息資源建設中,做到通過信息系統辦公,借助信息系統積累;同時,通過數據資源的作用發揮,促進信息系統的使用。
全面的數據資源是前提,數據高度共享才是大數據價值實現的途徑。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數據共享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信息孤島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詬病。政治工作“大數據”之“大”,并不僅僅在于其容量之大、涉及面廣,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大量的數據整合和分析,發現部隊全面建設中的問題與不足,并能夠查找原因、制定對策,從而不斷改進,確保軍隊政治工作的先進性及其作用發揮、地位鞏固。
【作者系南京政治學院上海校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