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院長 王 洋
堅持軍民融合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 副院長 王 洋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實施開放型科研布局,主要是:依托北京、成都等中心城市、大型城市的區位區域優勢建設開放型科技創新基地。將可以開放和對外交流的領域從保密范疇分解出來,與院外科研機構組成聯合創新團隊,或完全向外發布科研項目指南。在相關學科具有優勢、科技創新環境良好、有利于發揮中心輻射效應的城市,以增建科研實體、組建戰略聯盟、投資潛在戰略性前沿研究等方式進行延伸性外向布局。
瞄準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重大科技,面向能源、安全等前沿基礎科學,首批部署了壓縮科學、聚變能源科學技術、高性能科學與工程計算及太赫茲科學技術四個戰略科技方向,深化論證核技術應用和極端條件下材料科學技術等重大科技攻關方向。牽頭組織,利用核武器研究積累的技術成果,聯合國內相關單位開展聚變-裂變混合能源堆研究,積極探索解決人類未來清潔、安全、持久、經濟能源問題。進一步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充分借助民營企業為軍工科研配套;進一步開放科研儀器設備共享;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把太赫茲研究中心建成科研實驗設施先進、特色鮮明、機制靈活、國際一流的開放型太赫茲科學技術研究基地。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精神,通過各類創新平臺,積極融入國家及區域重大創新基地和創新體系的建設。

(作者單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