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文化產業與金融業的合作需求逐漸擴大,尤其是自《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出臺以來,文化金融成為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本文將探討文化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結合國際實踐,提出解決辦法和未來發展思路。
關鍵詞:文化;金融
一、文化金融產業的互利共贏
相比與物質層面的消費,文化產業主要服務與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品質。2008-2013年,僅四年時間,我國文化企業的數量從47萬增長到130多萬家,文化產業發展一片紅火。從消費角度而言,2013年我國人均GDP約為6854美元,文化藝術需求呈現爆炸式突破的態勢,文化消費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然而,一個行業的產業化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通過開發、經營、傳播實現產業鏈的擴充,文化企業不斷增強發展實力和競爭力,實現自身的成長和成熟。金融業的加入,有助于推動文化產業投融資來源的多元化和高效化,保障文化企業運營過程中的資金投入與周轉,提高產業化速度。
另一方面,金融資本通過比較項目風險和收益的大小進行投資決策的選擇,具有逐利性的特點。文化產業是利潤回報最好的行業之一,當代社會技術創新是推動經濟利潤的主要動力,而文化產業正是以創意作為發展源泉,具有較高的盈利空間。其巨大的發展潛力成為金融業創新的新利潤增長點,文化產業領域投資熱將會長期存在。從整體來看,金融業與文化產業之間存在良好的合作可能性,通過產業對接,形成積極互動和良性循環,實現相互促進相互影響,最終達到互利共贏的目標。
二、文化與金融對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
近年來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取得較大進展,2012年全國文化產業投資總額達到5000億元,2014年《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的出臺,企業融資渠道拓寬,產業對接呈現美好前景,但作為新的探索,文化金融的融合過程中還存在市場發展不成熟導致的資產評估缺乏、信息不對稱以及金融服務單一等問題。
首先,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與監管缺乏有力依據。文化產業具有輕資產重創意的特點,知識產權和品牌價值等無形資產是文化產業的主要財富,缺乏可用于抵質押的固定資產。而絕大多數的文化企業以信貸融資作為主要的籌資方式,由于這些無形資產的價值隨著時間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在融資跟進過程中金融投資者需要對企業資產進行再估值,文化產品價值的評估和后續監管需要專業中介機構的鑒定以及完善的交易市場,但評估人才的稀缺、產權交易市場的不健全,使得版權和產權等資產的質押存在較大風險,阻礙了金融信貸資金的進入,難以形成有效對接。
其次,資金投放偏好與文化企業需求不對稱。文化金融作為新的產業合作方向,還處在商業模式的開發和發展的探索中,金融機構對文化企業的認知度不高,在服務小微文化企業時面臨企業點多面廣、信息分散、風險成本較高的實際問題,業務開展不均衡,使得融資效率低下。一方面,以傳統文化產業以及廣告、動畫、數字媒體等為代表的小微企業在實體文化企業中所占的比例超過80%,這些企業大多處于經營發展的開拓階段,經營歷史短,資金周轉期長,在資金需求上面臨較大缺口。受文化產品的市場投放效果不確定性較大,以及行業發展時段短,商業模式不成熟,難以獲取小微企業完整的信用記錄等影響,針對這部分企業的資金供應存在明顯不足。而另一方面,影視劇、廣播、出版以及文化休閑產業等大規模行業在經營過程中偏向全面產業鏈化和中短期投入,對偏好高收益和以短期投資降低風險的金融業來說,更易獲得資金支持。
第三,金融服務機構功能單一。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企業在選擇外部資金過程中主動性和針對性逐漸增強,從傳統的資金需求向綜合增值業務需求轉型,對金融服務的要求不斷提升,單一的資金提供模式使文化企業在選擇金融服務機構時對金融服務的綜合能力評價持顧慮態度。
三、文化與金融合作的相關經驗
隨著扶持文化金融政策的頒布與實施,關于文化產業投融資的結構性變革備受期待,由于國內文化金融合作剛起步不久,業務創新和產品開發還缺少足夠經驗積累,因此為產業對接的順利進行,需要借鑒以往國際金融領域的文化產業合作經驗。美日韓等國家已形成較完善的融資體制、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在文化金融發展方面各具特色的做法,對我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實踐具有較好的啟發。
美國采取多層次文化產業投資體制,包括通過設立政府基金和文化資助導向的團體等形式進行政府投資支持、通過非文化部門的公共基金捐助和與金融財團合作進行社會投資支持,以及以文化產業市場化為導向的風險投融資體制。在市場化的投融資方式中,對于新研發的文化產品,投資人獲得使用權,而制作者通過與投資人分擔部分市場風險而享有產品的銷售權。
日本對文化產業的投融資政策采取政府和民間一起參與的機制,政府在其中發揮指導作用,文化產業項目的融資主要實行市場操作,項目實施中涉及的產業鏈各環節共擔風險和共享收益。以日本第三大產業動漫業為例,“制作委員會”模式是其主流融資模式,以制作人牽頭,各類動漫投資公司、制作公司、原作者及出版發行單位等環節不僅僅參與產品的經營,而且共同形成對動漫產品的投資。
韓國成立文化產業振興院,集文化產品的研發、市場融資、市場拓展和產品推介等功能于一體,通過這一專門機構的統籌,設立文藝振興基金、文化產業振興基金、廣播發展基金、電影振興基金等促進產業發展的專項基金,有目的有重點地實施資金支持,同時,政府還采取直接向文化企業提供優惠信貸資金的政策,以及間接通過提供融資信用擔保的方式降低金融機構的投融資風險。
四、關于文化金融發展的建議和思路
為實現文化金融的健康、持續發展,我們需要及時正視產業對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國際實踐經驗,尋找相應的解決措施,采用多種方式支持文化金融不斷向前邁進。針對文化產業,設立企業信息數據庫,推出優秀文化企業評選標準,建立信用風險評估體系,實現企業監督和激勵;針對金融機構,鼓勵擴大經營業務范圍和金融投資方式,加大產品創新,建立文化金融服務戰略聯盟,提供綜合性服務;針對政府,支持文化產業園建設,通過減免稅的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文化產業建設,設立文化投資專項基金,對文化產業發展實行定向支持。
作者簡介:謝嵐,女,江西宜春人,漢族,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在讀研究生,產業經濟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