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民營企業管理中的缺陷表現及相關調整建議。
關鍵詞:民營企業;企業管理模式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幾乎涵蓋了各行各業。我國民營企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同時,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管理模式理論的發展,我國企業管理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企業現在不僅要關心短期的經濟利益,更要適時地改變企業的管理模式,從長遠考慮來推動企業發展和變革,努力做到企業常青。
一、民營企業管理模式的概念
在詞典中,模式理論是在重復性問題的出現上確立的。具體定義是:企業為了實現生產經營目標,進而從企業管理活動中抽象出來的不同內容的管理方式方法的標準、圖式和樣板的總稱,用于指導人們從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原則,這種定義是靜態的。
一般做法是:先找出環境中不斷重復出現的問題,而后再給出此問題的解決方案,最后指出典型的問題和相對應的解決方案的核心內容,從而形成模式。通過這種形式,就能多次使用己有的解決方案,不需做過多的重復性工作。
二、我國民營企業管理中的缺陷主要表現
1.民營企業產權結構較單一。我國民營企業大多數都經歷了“能人經濟”的階段,企業老板經常是憑自己的精明能干及對機遇的高度把握,使企業得以發展,因此企業主完全掌控了企業的產權。在創業最初階段,這些人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這種產權單一的所有制形式從中也顯示出了它的獨特優勢。但是,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和階段之后,這樣卻不利于企業形成一種開放性的系統,企業對社會資源的吸收受到了制約,而難以借助外力來推動企業的進步。另一方面,這樣也會導致企業決策的不科學、隨意性增強,從而又會帶來了家族化的管理、員工缺乏了歸屬感和責任感,使企業加快了倒閉的命運。
2.企業的制衡機制缺乏,在治理結構上很不完善。我國的民營企業管理大多數采用了家族化的管理方式,家族制是指所有者和經營者兩者合一的企業制度形式,這種制度使得企業利益與家族利益相互摻雜,家族的事務處理中摻雜著企業利益的分配,使得企業效率低下;而企業事務處理中又會摻雜著家族成員之間的問題,從而導致家庭不和睦,成員之間的關系受損,最終導致了企業中家族權威的出現。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僅僅維系在某個人甚至某幾個人的身上,就會有不民主、非科學的決策方式產生。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事務的增加,企業家要面對的問題也會更加復雜,對決策質量的要求也會進一步提高,這樣不科學的決策方式就會使得企業經營的風險加強。
3.薪酬制度上的不完善,獎懲制度上的欠缺。目前我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對企業發展的貢獻率相對較低,多數原因在于薪酬制度上的不完善和獎懲制度設計上的不合理。最先表現在民營企業的薪金偏低,企業主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很看好,在“人才”上投入的精力較少。他們認為硬件投資可靠性強,人的投資卻并不穩定,風險很大,人才一旦離開企業,會給企業造成投資上的浪費。其次還表現為獎懲制度上的不均,隨意性較大,這樣對那些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工作勤奮員工的積極性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大多時候,員工看重的并不是高薪水或是獎勵,他們希望的是企業能夠給他們一個公平合理的競爭平臺,他們可以這樣的環境中,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進而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民營企業管理模式調整的建議
1.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加強民營企業人力管理
民營企業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首先必須進行所有制改造。民營企業的發展趨勢就是控股化和集約化,充分發揮家長式管理模式的靈活高效的優勢,還可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自身的情況,逐漸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中國民營企業的制度轉換、管理模式的更替依賴于民營企業家素質和人格的提升和完善。
另外在人才機制上,要轉變人才觀念,徹底打破私有觀念,以企業文化來培養人才,重新樹立一種具有穩定性、吸附性和包容性的企業文化,建立企業人才的發展戰略機制,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讓人才充分發揮作用。
2.創新民營企業管理體制
企業要制定公正合理的績效考評制度,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重視人才培養,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健全民營企業的社會保障制度,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
3.大力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個體、私營經濟在中國社會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我們要加強對個體、私營經濟的正面宣傳,放心、放手并積極鼓勵和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對他們要從政治上關心、思想上引導、政策上扶持;對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家要及時給予表彰,以擴大社會影響。要積極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加強效能建設,進一步規范政府行為,建立高效、廉潔的行政體系,為民營企業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同時,要以“誠信為本”,重建嚴明的社會誠信體系。對人才要誠懇相待、信守承諾;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企業內部營造誠實守信的人文環境是企業的管理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夏顯波.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完善[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
[2]張景東.我國家族企業的制度創新研究[D];暨南大學,2006.
[3]徐佳.民營企業內的制度沖突與人才流動[D];吉林大學,2006.
作者簡介:趙芳,女,河南焦作人,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