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蘇
在日本有一段時間,只要休息,鄰居家的一位日本大學生土屋便來拜訪。來了很客氣,一番謙恭之后就是請教問題。這些問題五花八門,比如:宋江是不是劉備的結義兄弟?“韋編三絕”是什么意思?八旗是哪個朝代的等,大體都涉及中國歷史和文化。于是我問土屋:“你問這些問題不是出于愛好吧?”
土屋不好意思地撓撓腦袋:“的確不是。我問這些,是因為想當警察。”
這倒是很新鮮的事兒。看我不大相信的樣子,土屋遞過來一本《警察官錄取考試習題集——日本公務員考試2008年版》。翻開一看,我被嚇了一跳。警察在日本屬于公務員,要當警察需要通過公務員考試,其考試內容從數理化到經濟哲學竟然包羅萬象,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在考試內容中占了相當高的比例。在日本警察考試的十四個大科中,世界史、日本史、文學和藝術、思想和哲學中都有這方面的內容。
其中,日本史中與中國有關的考題,主要集中在歷史上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如“引進大陸高度文明制度,建立真正的國家”、“全面吸收盛唐文化,建立與佛教關系密切的天平文化”等。在思想和哲學方面則偏重儒家、道家思想的介紹,像“朝聞道夕死可矣”、“人之初性本善”都是可能會考的要點。
我后來才發(fā)現,不僅是考警察官的時候如此,在所有日本公務員考試中,中國史都一樣重要。
一次和日本政府的公務員一起出差,我問起日本公務員考試為何這般重視“漢學”,對方回答說原因有:第一,日本傳統認為“漢學”是衡量一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指標。至今如果在日本訪問,會發(fā)現日本人的致辭中,無論是來自四書五經還是來自唐詩,總會帶上一兩句中國古文,以此表示自己也屬于文化人。盡管明治維新以后,日本在政治、文化上全面倒向西方,但在修養(yǎng)方面,依然保留了傳統的看法。所以,多少要懂“漢學”,是日本政府保證招上來的警察有一定素質而不是社會流氓的一個重要手段。
第二,日本傳統認為“漢學”包含著重要實用的管理方法。自古以來,就將其視為“治世之術”。因此,認為警察等公務員懂得較多漢學,有利于更好地實施管理和完成自身職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