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華
走出“三自”怪圈提升政治工作實戰化水平
●姚志華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政治工作要強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走出自我設計、自我循環、自我檢驗的怪圈,按照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要求,探索政治工作服務保證戰斗力建設的作用機理,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斗力建設各個環節,融入到軍事斗爭準備全過程。”貫徹落實好習主席這一重要指示,必須堅決克服政治工作游離中心,與中心工作“搶跑道”、與實戰化訓練“兩張皮”等問題,著力強化政治工作戰斗觀念、實戰準備和作戰能力,以實戰化的思維預測實戰中的情況、制定實戰化的方案、指導實戰化的演習演練,提升政治工作實戰化水平。
受長期和平環境影響和陳舊思想觀念束縛,部分官兵政治工作實戰化意識樹得不牢,對政治工作實戰化目標定位不準,存在重理論研究、輕實踐檢驗,重形式過場、輕實質內容等現象。因此,要提升政治工作實戰化水平,必須樹牢三種理念。
樹牢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理念。堅持把政治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在一起抓、合在一起做,做到方案一起擬、情況一起出、課題一起想、演訓一起搞、考核一起抓,實現練指揮、練謀略、練戰術與練思想、練作風、練意志的有機統一,以部隊實時行動為條件,把握官兵思想心理動態,快速捕捉有利時機,不拘形式抓動員、因地制宜搞活動、短平快實做工作,使政治工作跟得上、貼得緊、融得進。
樹牢向各個領域全面拓展的理念。堅持把政治工作觸角延伸到部隊建設的各個領域,組織訓練演習、遂行大項任務要開展充分細致的政治工作,活動準備要組織政治動員,任務現場要加強宣傳鼓動,設計情況要體現政治工作實戰化要素,總結講評要搞好表彰獎勵,以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證部隊各方面建設。
樹牢隨任務行動實時跟進的理念。結合使命任務變化,及時調整好政治工作的聚焦點、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把動員教育、人才培養、獎懲激勵等政治工作與部隊當前任務一體化,把開展爭當訓練尖子、技術能手和精武標兵等活動經常化,把現場鼓動、心理調適和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實時化,跟進服務于訓練、演習和大項任務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和各個要素。
政治工作的實戰化關鍵體現在官兵思想觀念、精神作風、能力素質和部隊組織體系的實戰化。因此,政治工作必須結合可能擔負的作戰任務,始終著眼戰時、立足平時突出重點工作。
把堅持黨的統一領導這個核心突顯出來。政治工作實戰化建設的第一位要求和最核心任務,就是保證黨對作戰行動的統一領導。因此,要著眼政治抓軍事,著力強化軍魂意識、嚴格制度落實、增強能力素質,把黨統一領導作戰貫穿備戰打仗全過程各領域,發揮統全局把方向、統思想聚力量、統智慧作決斷、統意志鼓士氣的核心作用,始終保持堅強有力不間斷,確保部隊能打勝仗。
把培植過硬戰斗精神這個基礎突顯出來。要把戰斗精神培育作為實戰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和本質內容來抓,綜合運用思想教育引導、心理訓練強化、軍事文化熏陶、先進典型示范、重大任務錘煉和政策制度調節等途徑,引導官兵強化英勇頑強、敢打必勝的血氣血性,培養穩準嚴細、沉著堅毅的智謀膽識,鍛造敢于亮劍、善于亮劍的精神氣質,做到始終不怕苦、永遠不怕死,確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打硬仗、打惡仗、打勝仗。
把鍛造打仗人才方陣這個根本突顯出來。強化官兵人人能成才、立足崗位好成才、領導干部先成才的觀念,用好崗位練兵、比武競賽、師徒幫帶、任務錘煉等抓手,走開交叉任職選配干部的路子,推開軍事與政工、機關與基層換崗交流機制,讓謀戰者留、能戰者用、勝戰者上。開展“學軍事練打仗”活動,讓政治干部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成為政治、軍事“兩個行家里手”。同時,要充分挖掘院校培訓資源潛力,助力政治工作實戰化人才培養。
把深化“三戰”準備這個關鍵突顯出來。要把“三戰”攻防能力作為重要軍事能力打造,在進一步把握“三戰”任務定位、優化“三戰”領導指揮體制、深化“三戰”研究演練、加快“三戰”手段建設、聚合軍地力量上探索實踐,把“三戰”納入一體化聯合作戰訓練,加快推進部隊“三戰”能力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使“三戰”成為政治工作實戰化的重要增長點。
從部隊實際看,當前一些單位演風、訓風和考風不實,程式化、套路化動作過多的現象依然存在,導致政治工作實戰化準備與能打勝仗要求不相適應,必須從加強基礎性、實案化、對抗性訓練抓起,增強政治工作實戰化能力。
抓“實”基礎性訓練。組織政治干部加強對國家安全形勢、民族宗教政策的學習,加強對作戰對手、信息技術等知識的研究,加強對相關法規條例的掌握,夯實理論基礎。要通過開展訓練場上小動員、文體活動小比武、日常生活小談心等政治工作,結合實際學、緊貼實際練、融入實踐用,幫助政治干部熟悉政治工作基本程序、掌握工作方法、打牢實踐基礎。
抓“活”實案化訓練。按照“指揮體系練指揮、政戰實體抓落實”的思路,結合戰備拉動、實兵演習、網上指揮對抗,組織政治工作指揮體系與末端實體同步開展實案化演練,臨機設置演練內容,實時指揮展開演練,通過量化考評與實踐檢驗相結合、自我考評與專家考評相結合、綜合考評與重點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全程檢查督導,切實提高預案執行力。
抓“真”對抗性訓練。堅持“就敵不就我、就難不就易、就真不就假”的原則,以“背靠背”方式,通過網絡技術、實兵推演等手段,全時空、全要素、全過程模擬“三戰”攻防,開展貼近實戰的政治工作對抗性訓練。要在“實打實、硬碰硬”的對抗訓練中,強化黨委(支部)對作戰的統一領導、對“三戰”行動的指揮協同,培育官兵過硬戰斗精神、頑強戰斗作風,切實提升政治工作實戰化水平。
軍事訓練實戰化呼喚政治工作實戰化,要讓實戰化變成常態、形成常勢,政治工作必須走在前列、主動作為,形成有利于提高戰斗力的導向,始終用能打勝仗目標牽引帶動和推進展開實戰化建設,確保官兵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部隊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
營造強能謀戰有位的用人氛圍。習主席指出:“用人導向是最根本的導向”。實踐證明,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因此,要按照能打勝仗要求選人用人,特別是在軍隊好干部的標準下,嚴把審批關和紀律關,堅持選用打仗的干部、配備打仗的班子,把那些真想打仗、真謀打仗、真抓打仗、真會打仗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切實樹起不抓打仗就沒地位、不練打仗就無作為、不會打仗就不稱職的鮮明導向,激勵大家立足崗位想打仗謀打仗練打仗。
營造練兵備戰有責的工作氛圍。要貫徹真難嚴實的要求,使政治工作聚焦戰斗力建設,在推動實現思想觀念、軍事訓練、戰備配套和綜合保障的實戰化中體現服務保證,切實讓練兵打仗成為部隊的一種風尚、備戰打贏成為官兵的一種自覺。要著眼應對未來作戰最復雜最困難的局面,優化政治工作內容流程、改進方法手段、創新研練模式,用好想定作業、對抗訓練、導調考核和重大演訓任務,常態化組織以化險局、破困局、解危局為重點的研究演練,促進政治干部更加主動自覺去練兵備戰。
營造精武勝戰有得的激勵氛圍。要重視發揮獎懲的牽引激勵作用,獎要獎得讓人眼紅,懲要懲得讓人出汗,真正褒獎先進、鞭策后進,形成人人抓實戰化、個個干實戰化的生動格局。獎勵激勵要向訓練備戰傾斜,用好爭當“愛軍精武標兵”和“礪劍尖兵”活動等載體抓手,充分發揮物質獎勵與榮譽激勵的作用,讓各類尖子、標兵和能手上講臺、進網絡、入燈箱,激勵官兵在投身備戰實踐、苦練打贏本領中實現價值和享受成就感。
【作者系烏魯木齊民族干部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