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張俊濤
戰斗文化植根官兵頭腦的路徑思考
●張健張俊濤
戰斗文化飽含著濃郁的兵味、軍味和戰斗氣息,是滋養官兵戰斗精神的肥沃土壤和不竭源泉。新形勢下,要充分發揮戰斗文化對官兵戰斗精神的提升作用,使其入腦入心,做到知行轉化,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覺。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當代官兵的審美要求和文化品位發生了重大變化,表現出強烈的求真、求新、求實的文化取向。因此,戰斗文化建設就要匯通古今、推陳出新,善接地氣、能聚人氣。一要傳承紅色血脈。戰斗文化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紅色”,它所承載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對于廣大官兵端正價值追求、提升思想境界、強化精神支柱有著獨特作用。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紅色文化。把本單位的“紅色基因”融入戰斗文化,延續自己的“紅色血脈”,讓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紅色足跡濃縮、凝聚于戰斗文化內涵,可以讓官兵在感性認知上去領會、在理性認知上去思考。二要緊跟時代發展。“不日新者必日退。”戰斗文化只有增強時代感、保持鮮活性,才能“新”起來。因此,戰斗文化建設在內容上要與時俱進,將展現時代風貌、體現時代潮流的“文化因子”移植于戰斗文化,不斷為戰斗文化注入時尚元素,促進戰斗文化“上檔升級”;在形式上要喜聞樂見,積極引入網絡技術和現代傳媒,借助聲、光、電等先進技術手段,創新口頭、媒體、網絡一體的組合模式,廣泛開展諸如“紅色短信”征集、“軍旅格言”感悟、“軍營DV”展播等文化活動,促進戰斗文化“形神兼具”。三要突出群眾特色。戰斗文化的服務對象是全體官兵,衡量成效的根本標準就是看官兵接不接受、滿不滿意。因此,戰斗文化建設要做到眼睛向下、成果共享、貼近實際,不斷滿足官兵的文化需求。具體講,就是堅持高雅性與通俗性相結合,把底蘊濃厚、格調高雅的戰斗文化變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讓官兵樂意看、愿參與;堅持觀賞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不搞華而不實、中看不中用的東西;堅持專業性和群眾性相結合,既要發揮官兵專長、打造專業隊伍,又注重凝聚官兵智慧,開發適合群眾性參與的集體活動,在互動互教中育人勵志、淬火礪鋼。
心為行之始,行為心之成。戰斗文化根植于官兵頭腦,只有內化于心才能真正使其進入思想、融入血脈。因此,戰斗文化建設要始終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以戰斗的、沖鋒的姿態去占領軍營思想文化陣地,使官兵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激勵。一要實現視覺上的沖擊。觸目方能驚心,為做到“風景這邊獨好”,可以采取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布局謀篇”。在官兵生活“點”上,突顯打仗要素,建設軍味濃郁的“室文化”“墻文化”“廊文化”;在訓練保障“線”上,懸掛戰斗口號標語、英模塑像,營造濃厚戰斗氣息;在營區分布“面”上,道路兩旁設置典型宣傳燈箱,場地一側立起訓練器械、架起主戰裝備,用“刺人眼球”的強大陣勢激勵鼓舞官兵、凝聚軍心士氣。二要實現聽覺上的震撼。特殊的聲音有著深邃的穿透力,戰場上吹響的沖鋒號就能響徹心扉、震顫心靈。要大喊戰斗口號,鼓勵官兵在訓練場上、比武場上叫起來、吼起來,展現軍人的血性,振奮精神、烘托氛圍;要高唱戰斗歌曲,利用隊列行進、出操點名、大型集會等時機,傳唱戰歌,持續激發官兵戰斗熱情;要放響戰斗廣播,突出戰備訓練這個主題播報內容,使營區處處充滿戰斗聲音。三要實現心靈上的觸動。“心勝則興,心衰則亡。”要充分運用好本單位的軍史館、榮譽室等場館資源,追憶戰斗場景、再現打仗歷程,讓官兵在身臨其境中凝聚心力;結合部隊階段性工作開展儀式慶典活動,通過入伍宣誓、入黨宣誓、誓師動員等儀式活動感染官兵,使其在特有的文化氛圍中思想受到教育、心靈受到洗禮、精神受到鼓勵。
行為是思想的外在表現和生動體現。戰斗文化根植于官兵頭腦,只有外化于行才能激勵凝聚官兵、提升部隊戰斗力。因此,戰斗文化建設要堅持以戰功、戰將、戰例為牽引,把發揮戰斗文化作用向塑造官兵行為延伸,切實樹立鮮明的行為導向。一用英雄人物激發。英雄是旗幟和號角,是軍營的自豪和驕傲。在部隊里,英雄人物振奮人心、鼓舞士氣,是人人敬仰的對象、學習的榜樣,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軍人價值觀的生動體現。要采取大力宣傳的方法,喚起官兵敢立標桿、力爭出類拔萃的英雄情結,激發官兵誰與爭鋒、舍我其誰的英雄豪氣,進而形成百舸爭流、千帆競渡,你追我趕、相互超越的良好氛圍。要開展典型培樹活動,宣傳表彰各個單位、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優秀典型,切實用身邊的事跡教育人、啟發人,用身邊的典型打動人、引領人。二用輝煌戰史鼓舞。戰史是戰斗文化的“富礦”。表現出我軍揮師進發、勢如破竹奪取革命勝利的生動戰例,能激發廣大官兵敢打必勝的壯志豪情。要把軍史戰史的學習納入官兵理論學習內容,并保持學習常態化、灌輸系統化、講解深入化。要定期組織經典戰役圖片展,瞻仰革命遺址,在部隊駐地紀念場館、軍事主題公園、展覽館進行主題黨日活動,使官兵對軍史戰史的認知繼續深化和升華,并最終轉化為思戰、為戰、敢戰的實際行動。三用部隊榮譽凝聚。榮譽是軍人的第二生命。軍人有了對榮譽的向往和珍重,就會“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就會“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就會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赴湯蹈火、萬死不辭。要創設情境體驗,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在組織官兵參觀部隊歷史榮譽室、參加各種儀式中穿插部隊獲得重大集體榮譽后共同慶祝的畫面、視頻等,引導官兵崇尚榮譽、自覺踐行;要采取多種形式,通過組織官兵座談會、開辟“團隊榮譽至上、軍人榮譽崇高”網絡論壇和組織專題辯論賽等活動,充分激發官兵對榮譽情緒體驗和情感思考的積極性,進而提升榮譽感、增強行動力。
【作者系91876部隊某分隊教導員、海軍大連艦院政治系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