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經濟學專著能帶來這么大的影響,是近年來罕見的;其作者又是美國之外的學者,就更加罕見了。這本書就是法國青年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該書英譯本2014年4月出版后,立即引起了世界性的思想震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在一個月內發表四篇書評,認為該書是近十年來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該書精心計算了二十多個國家在近三百年時間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收入分配水平的變化,揭示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所存在的收入差距不平等的問題。皮凱蒂在書中概括了以下定理:資本收益率總是高于經濟增長率。并在這一定理的基礎上,論證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日益擴大的原因。他還提出,自由市場機制是催生這種不平等的溫床。
皮凱蒂對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分析,使這一問題重新回到世界主流經濟學思維的視野。他對這一事實的構筑,汲取了古典經濟學和馬克思的方法。但對這一事實的解釋,則利用了流行的西方經濟學話語。盡管對他的理論還存在爭議,但該書的巨大影響已經證明,在全球范圍內,一個人心思變的時代的確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