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琳
(渭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陜西渭南714000)
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問題及改進對策
唐琳
(渭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陜西渭南714000)
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是旅游資源開發的重要宣傳手段,其翻譯質量和效果直接影響旅游業的發展水平。以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的公示語英譯為例,闡述了鄉村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的意義,分析了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存在的譯文缺失、選詞不當、中式英譯、拼音替代、譯文互斥等問題,并提出了加強景區公示語英譯質量管理、提升景區公示語英譯人員水平、明確景區公示語英譯文本的標準、遵循景區公示語英譯文化規律等改進對策。
秦東地區;鄉村旅游;公示語;英譯
公示語(public signs)即呈現于公眾場合、具有極強語用功能的文字,是面對公眾、達到某種交際目的的應用文體。隨著國際交流的頻繁,公示語英譯現象頻繁,主要呈現于路標、廣告牌、商場、公共場所宣傳語及旅游景區簡介等,已成為彰顯城市人文環境和提升國際形象的重要標志。對旅游景區來說,公示語英譯質量直接決定了國外游客的理解水平和接受幅度,歧義、誤解和濫用則會引起諸多不便,從而降低國外游客的滿意度。因此,注重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十分必要。多數地區為推動本地旅游經濟的發展,都在開發旅游資源、推廣旅游宣傳上實施相應的戰略措施,公示語英譯逐漸納入了關注的重點[1]。
秦東地區位于陜西省東部,是我國華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素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之稱,積淀了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隨著陜西省東大門建設進程的加快,鄉村旅游資源日益得到重視并得以不斷開發,現已形成集農家樂、果蔬采摘、農場休閑、生態景觀、民俗村落、鄉土文化、古鎮建筑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格局,急需擴大對外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國外游客。從實際情況看,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的公示語主要涉及游客食宿、游玩、指示、標記、娛樂和購物等方面,是管理部門與游客溝通的重要渠道。因此,公示語英譯具有明顯的外溢效應[2]。
1.1 改善景區人文環境
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凸顯的人文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形式多樣、類別繁多,長期以來,景區的開發效果不佳,管理服務滯后,往往與宣傳力度小、資金投入少、重視程度低有關,但主要還是人文環境較差,缺乏吸引力,不能充分展現鄉村旅游景區的特色和優勢。而在分類規劃中于醒目位置標注公示語,能對旅客進行指引和宣傳,滿足游客物質和精神需要,同時通過在旅游景區公示語的景點名稱、內容介紹、路標方向、標識語、警示語中疊加英譯部分,可以給更多國外游客提供便利條件,不僅提高了景區的服務功能,也間接改善了人文環境。
1.2 傳播景區鄉土文化
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反映了當地的秀麗風光、民俗風情、古代遺址、生態休閑等鄉土文化,為凸顯鄉村旅游文化的內涵,既要通過塑造實物載體表現,也要通過文字標語呈現。詳細的景區介紹與引導能使游客感受到鄉土文化的熏陶,體現秦東地區鄉村旅游的歷史性、傳承性和時代性。公示語英譯不僅便利中國游客觀賞景區的外在景觀,深刻體會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還能通過英譯發揮文化宣傳和示范效應,讓更多國外游客了解秦東地區的鄉土文化,弘揚和展現秦東地區的鄉土文化,使形式多樣的鄉村旅游與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融為一體。
1.3 擴大景區宣傳力度
公示語英譯最直接的功能是對旅游景區項目進行翻譯,最大化發揮景區的服務功能和作用。適當的公示語英譯擴大了宣傳輻射范圍、提高了對外吸引力,讓更多的國外游客前來觀光。隨著現代旅游業的發展,公示語英譯的表現方式也隨之多樣化,既可以通過景區實地宣傳,又可以通過電視廣播等媒體宣傳,還可以搭建網絡平臺宣傳。公示語英譯給鄉村旅游景區的宣傳拓展了平臺和媒介,在促進鄉土文化建設和繁榮的過程中為國外游客提供了便利條件,加快了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速度。
1.4 塑造景區特色品牌
秦東地區鄉村旅游作為地方旅游發展的支撐,是一個包含不同要素和表現形式的整體。針對目前秦東地區鄉村旅游發展中獨立開發,缺乏合作的現狀,需要采取措施將各類不同層次和種類的鄉村旅游項目整合,統一公示語英譯的標準,提高公示語英譯的質量,在整合鄉村旅游資源的過程中從整體上塑造旅游景區的特色品牌,提升秦東地區鄉村旅游的形象,使之成為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標志,力爭給國外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1.5 實現景區對外交流
鑒于公示語在公眾和游客旅游過程中的重要性,旅游景區普遍將公示語英譯作為與國外游客溝通交流的必要手段。準確的公示語英譯能在與國外游客良性交流中拉近彼此距離,使秦東地區特色鄉村旅游的知名度日益增加,使游客對景區的各項服務、主要標志和背景簡介等有更直觀的了解和認識,降低了國外游客在秦東地區享受鄉村旅游的不便,不斷擴大對外交流,吸引更多國外游客的觀光和游覽[3]。
因此,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的公示語英譯需要盡快提上日程。一是使游客能真正領悟鄉村旅游的文化品位,享受地區特質文化實質;二是能讓游客遵守相關的規則,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尷尬;三是方便游客觀光旅游,使游客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得信息。這些都需要管理部門制定嚴格的翻譯策略和標準,靈活處理秦東地區鄉村旅游各類別和形式中包含的信息,翻譯要及時準確,清晰表現原文意思,實現與游客互動交流的目的。
2.1 譯文缺失
公示語英譯是文化交流和傳遞的過程,忽視文化差異的譯文就意味著與游客文化信息互動與溝通的割裂,也容易造成文化信息交流的誤解與空缺,使游客不知所云。秦東地區部分鄉村旅游景區缺少相應的公示語英譯,特別是深刻反映地區文化底蘊的民俗文化、古鎮建筑、特定民俗以及農家果蔬園林景區等缺少英譯部分,而部分依托自然景觀建立的鄉村旅游設施也沒有提供全面的譯文。此外,類似于“游客止步”、“禁止攀登”、“小心墜落”“請勿踐踏草坪”等公示語也缺少對應的譯文。
2.2 選詞不當
秦東地區目前已開發的鄉村旅游項目中,選詞不當的公示語英譯大量存在。英語詞匯間的漢語內涵或存在細微差別或表現大相徑庭,需要在選詞方面精挑細酌,否則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比如諸多景區的歷史介紹中都將人口譯為“population”,但該詞不與復數詞搭配,應用“people”較為合適;部分景區的停車場服務區用“refurbish”表達刷卡的意思,但該詞不表達插入機器后感應磁條讀取信息收停車費的意思,應用“sw ipe”表達較為合適;景區內的“不能亂扔果皮紙屑”以“throw”、“disorder”、“dirty”等詞匯表達,不如用“No Littering”直接表現,而“小心路滑”用“be careful of”就不如用“bewareof”。選詞不當主要表現為語法錯誤、單復數不分、詞性不當、句式有誤、大小寫不分以及標點錯標等[4]。
2.3 中式英譯
公示語英譯需要打破中文表達習慣,按英文需要來翻譯,若將景區公示語逐字翻譯、機械式轉換為英文翻譯則是中式英譯,讓人難以理解。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活動中某些帶有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民俗風情的旅游項目和設施,由于沒有可借鑒和參考的譯文,還存在中式翻譯的現象,根本達不到對國外游客公示的目的,主要表現在古鎮建筑的歷史典故、鄉村自然景區的獨特名稱、鄉村園林的詩詞歌賦以及民俗文化的特殊表現等。以司馬遷祠的秀芝古橋為例,譯為“Xiuzhiold bridge”就是明顯的中式英語;再如少華山景區的紅崖湖景區、密林谷景區等,譯為“hongya lake scenic spot”、“Milin valley scenic spot”也有明顯中式英譯的味道;某些景區公共場所的公示語標注“累了請在此處休息”譯為“you are tired,please have a rest here”,以及不少生態園林譯為“yuan”或“park”而沒有譯為“garden”等。這些逐字逐句的翻譯現象說明景區中式英譯仍然不少,缺乏導向功效[5]。
2.4 拼音替代
在中英語言表達中,有些外來詞被直接翻譯使用,而漢語中的部分詞匯若直接拼音就無法體現出其本質含義,需要尋找相應的英語與之銜接,才能體現漢語的意思。公示語英譯要注意此類表達,如果一味認為拼音能替代英譯效果,勢必造成麻煩與困惑。類似于景區的道路、名人典故、樓閣亭宇等,直接使用漢語拼音表達具有中國特色的名稱是允許的,因為其具有典型的中國含義,但有些公示語拼音化則根本無法體現交流溝通目的,對國外游客毫無意義。秦東地區鄉村旅游項目中包含不少民俗文化成分,如合陽的處女泉、瀵泉,大荔的沙苑以及戲種秦腔、碗碗腔、迷胡、同州梆子、阿宮腔等,還有華縣皮影戲、蒲城鄉村社火表演等,如果直接按照漢語拼音來英譯,表達出的意思完全不知所云,不易為國外游客所理解,更達不到文化交際的目的[2]。
2.5 譯文互斥
秦東地區鄉村旅游當屬一個整體,在整合秦東地區鄉村旅游資源過程中,同類公示語英譯應統一。但調查發現,同一地方不同景區或同一景區內公示語的英譯大多存在中英對照不統一的情況,譯文互斥現象較嚴重。部分景區的公示語英譯中文表達一樣,而英譯卻不同,如“芳草青青、踏之何忍”在不同的公示語中譯法并不一致,有“Please take care of grass”、“grass isgreen,sorry to trample”或“no heart to tread for the grass”等;景區衛生間主要譯為“Toilet”和“WC”兩種,也有直接用“Male”與“Female”來表達;“游客止步”在不同公示語中分別譯為“No Visitors”、“Off LiMits”,前后不一致。景區簡介和景點設施中英譯也存在不統一的現象,或直譯、或意譯、或直接用拼音,這樣的英譯效果無法有效傳遞服務信息。
公示語作為特殊的應用文體,通順、簡潔、規范的英譯不僅可以減輕語言差異給國外游客造成的理解失真,還能給國外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吸引更多國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鑒于公示語英譯對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應采取措施改進公示語英譯質量,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3.1 加強景區公示語英譯質量管理
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依托地方鄉鎮、體現地方鄉村旅游特色,以此帶動秦東地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應圍繞景區公示語英譯質量做好相應的管理和服務,提高秦東地區各鄉村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的質量。根據目前秦東地區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情況,景區公示語英譯可由渭南市政府制定標準、統一規劃,并由旅游局具體部署安排,對公示語分類分層次歸納,從秦東地區高校、職業院?;蚵糜喂芾聿块T聘請有關專家,組成公示語英譯管理協會,對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公示語進行統一英譯和檢查,定期修改和校對,嚴把英譯質量關。對各主要景區制定公示語統一標志或標牌,保證準確無誤、清晰易懂,避免公示語英譯的混亂、模糊和歧義,而對體現秦東地區鄉村旅游特色的公示語,缺少與之對應的英譯文本,則根據具體文化內涵和功用效應進行英譯。政府和旅游局應廣泛宣傳,鼓勵游客監督公示語英譯存在的問題,對不規范、不正確或不一致的公示語英譯及時發現,并向有關部門反映,確保公示語英譯的質量[6]。
3.2 提升景區公示語英譯人員水平
秦東地區依托省會西安,有較多的翻譯人才,鄉村旅游景區的公示語英譯要重點依靠當地翻譯人員,吸收和借鑒其他高校的翻譯專家,對有爭議和特色的公示語文本斟酌,這需要翻譯人員有扎實的翻譯功底,在深刻把握中英文化差異基礎上,對景區公示語進行英譯規范。翻譯人員應掌握正確的翻譯方法和技巧,盡可能避免譯文的生搬硬套、斷章取義和冗長繁瑣。此外,熟知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歷史情景和現實狀況,了解秦東地區文化底蘊和跨文化意識的翻譯人員尤為重要,這也是為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公示語提供準確英譯的保證。在此基礎上考慮翻譯人員對語法、詞性和句式的把握,不斷提升英譯人員水平。
3.3 明確景區公示語英譯文本的標準
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在擴大宣傳、吸引國外游客過程中,還要注意景區公示語英譯文本的標準,盡可能使譯文簡明扼要,便于理解,符合國際體例規范,克服國外游客的交流障礙,真正發揮景區公示語的警示功能、服務功能和導向功能。具體來說,景區公示語英譯文本應符合三方面標準:一是充分體現秦東地區文化和習俗背景,公示語英譯要進行大規模對外交流,就要結合地方歷史文化思維和風俗習慣,充分考慮秦東地區的語境進行英譯;二是實現各景區公示語英譯的統一,秦東地區鄉村旅游表現各異,為避免出現混亂和不對等的現象,就要保證景區公示語英譯的統一,從本質上體現秦東地區公示語英譯的意義、作用和目標;三是符合國際英文交流的需要,公示語英譯主要是供國外游客游覽觀光之需,要在英譯過程中體現不同語言間的文化差異,對譯文精心揣摩,避免中式英語的影響。尤其對于常見公示語,全國任何景區都應統一標準,常見公示語的錯誤譯法和標準譯法列入表1,以利各景區對照修正。

表1 公示語英譯常見例句錯誤與標準譯法對照表
3.4 遵循景區公示語英譯文化規律
景區公示語英譯歸根結底是文化的溝通,在強調公示語英譯質量、明確標準的基礎上要遵循公示語英譯環節中的文化過渡和轉換。英譯文本與文化有密切的關系,英譯文本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底蘊的載體,一味強調英語語言特點或凸顯漢語語言表達都是不科學的公示語英譯,是將兩種語言割裂的表現。因此,要遵循景區公示語英譯的文化規律,體現英漢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并結合秦東地區鄉村旅游景區自身包含的文化寓意,在符合外國人閱讀習慣的同時,深刻反映秦東地區的文化發展規律,既體現中英文化的轉換,又體現中英語言的對等,做到表達精湛,發揮公示語英譯的有效性。
[1]傅海英.旅游景區公示語翻譯規范化研究[J].知識經濟,2012,(12):115-117.
[2] 李永生.秦東地區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及發展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2,(6):214-216.
[3] 崔希蕓.旅游景點公示語英譯規范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1):116-117.
[4] 程愛麗.生態翻譯學理論對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的指導意義[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110-111.
[5]羅建生,許 菊,舒 靜.西部地區旅游景點公示語英譯問題的調查[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5):166-171.
[6]楊峰光.國際化背景下公示語英譯的規范化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64-66.
(責任編輯:石 君)
F592
A
1006-060X(2015)04-0151-04
10.16498/j.cnki.hnnykx.2015.04.047
2015-03-13
唐 琳(1981-),女,甘肅金昌市人,講師,主要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