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俊杰 潘玉貞 曾梅
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醫院內科,廣東廣州511434
番禺社區居民高尿酸血癥的綜合干預方案
韋俊杰 潘玉貞 曾梅
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醫院內科,廣東廣州511434
目的探討綜合干預方案對廣州市番禺社區高尿酸血癥患者的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醫院門診體檢或就醫檢出的高尿酸血癥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接受一般健康指導,干預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專門的健康教育、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和心理干預等生活方式干預治療。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及干預后3個月分別采集靜脈血測定血尿酸、血脂水平和肝腎功能指標。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進行分析處理。結果與干預前相比,兩組患者干預后血尿酸、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與對照組干預后3個月比較,干預組患者的血尿酸、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有顯著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肝腎功能指標方面,與干預前相比,兩組患者干預后谷丙轉氨酶、尿素氮、肌酐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3個月,兩組各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發生。結論對番禺社區居民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生活方式的綜合干預,能改善其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療效顯著,且安全性較高。該方案加快了患者康復,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推廣。
高尿酸血癥;代謝綜合征;干預
隨著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結構的不斷升級,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HUA)作為一種嘌吟代謝障礙性疾病,其發病率與年俱增,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的嚴重問題。該疾病因常常伴隨著心血管病共存,WHO/ISH(1999年)已將其列入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成為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關鍵組成部分。因此,控制血尿酸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由于HUA中只有5%~12%的患者最終發展成痛風并出現臨床癥狀[1],而大多數患者沒有任何癥狀。因此,人們對其危害性認識不足,防治的積極性不高,血尿酸控制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門診體檢或就醫檢出的HUA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健康教育、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和心理干預等方式探討綜合干預方案對HUA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為目標人群的科學防治提供依據,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門診體檢或就醫檢出的HUA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女分別為58例和42例,年齡23~61歲。臨床癥狀和指標均符合HUA診斷標準[2]:男性和絕經后女性血尿酸>420 μmol/L(7.0 mg/dL),絕經前女性血尿酸>350 μmol/L(5.8 mg/dL)。所有患者均排除原發性HUA及家族性高尿酸血癥和肝、腎等其他嚴重軀體疾病。按隨機原則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其中干預組患者男、女分別為22例和28例,年齡23~60歲,平均(40.1±2.3)歲,學歷為高中畢業26例,本科畢業24例;對照組患者男女分別為21例和29例,年齡24~61歲,平均(39.6±2.7)歲,學歷為高中畢業27例,本科畢業2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學歷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訂接受本研究的承諾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一般的健康指導,發放健康宣傳手冊。干預組則通過面對面交談、電話隨訪、發放健康宣傳手冊等方式,從生活方式著手對患者實行綜合干預,內容主要包括:①健康教育:宣傳和教育HUA相關專業防治知識,主要針對其發病原因、影響因素、并發癥、臨床癥狀、診斷標準、預防及治療方法等內容,強調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及不良生活方式對血尿酸的影響,使其充分認識到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②飲食指導:避免高嘌吟飲食,如動物內臟,魚蝦類、蛤蟹等海味、肉類、菠菜、蘑菇、黃豆、濃茶等,宜選用含嘌吟少的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類、蔬菜、水果、細糖為主,低蛋白質、低脂肪飲食。碳水化合物應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占總能量的55%~65%,不宜食用果糖;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的蔬菜和水果,增加堿性食物。多飲水,每日飲水2000~3000 mL。限制刺激性食物、調味品和酒。患者多伴有超重或肥胖,應控制能量攝入,盡量達到或稍低于理想體重,體重最好低于理想體重10%~15%,減體重不宜過快。能量供給平均為25~30 kcal/(kg·d)。③運動指導:多做戶外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騎車、游泳、健身、體操、跳交誼舞、劃船等,忌劇烈活動。每天熱水浴可促進尿酸的溶解和排泄。強調控制能量,減輕體重。④心理干預:HUA與焦慮情緒、工作緊張及過度勞累等有關,有些體檢者發現自已血尿酸增高后也出現精神緊張、焦慮憂郁等。因此,應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消除焦慮、抑郁心理,保持樂觀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干預工作。
隨訪時間為3個月,主要形式為電話或面談,頻率為7~15 d/次,內容主要圍繞如何有效提高患者對飲食指導的重要性意識,并借此掌握患者的飲食狀況,評價干預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時給予針對性指導。值得注意的是,健康教育的宣傳應貫穿全程,隨時接受患者的致電咨詢。
1.3 觀察指標
干預前和干預后3個月兩組患者禁食8~12 h后抽取靜脈血3 mL,采用酶法在7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測定血尿酸、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谷丙轉氨酶、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同時注意觀察用藥期間不良反應并復查心電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尿酸、血脂指標比較
與干預前相比,兩組患者干預后血尿酸、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另外,與對照組干預后3個月比較,干預組患者的血尿酸、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有顯著性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后3個月的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后3個月的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比較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3個月比較,△P<0.05
組別血尿酸(μmol/L)三酰甘油(mmol/L)總膽固醇(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干預組(n=50)干預前干預后3個月對照組(n=50)干預前干預后3個月481.52±80.33 312.15±64.14*△2.89±0.71 1.31±0.19*△6.71±0.54 5.02±0.71*△4.56±0.38 4.26±0.52*△1.30±0.41 1.36±0.24*482.42±81.44 350.79±64.55*2.82±0.34 1.68±0.42*6.77±0.57 5.76±0.65*4.52±0.36 3.71±0.31*1.29±0.38 1.35±0.74*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肝腎功能指標比較
與干預前相比,兩組患者干預后谷丙轉氨酶、尿素氮、肌酐水平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兩組各肝腎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后3個月肝腎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后3個月肝腎功能指標比較
組別谷丙轉氨酶(U/L)尿素氮(mmol/L)肌酐(μmol/L)干預組(n=50)干預前干預后3個月對照組(n=50)干預前干預后3個月33.21±5.56 33.49±6.16 7.8±2.7 7.4±2.1 104.3±12.53 109.7±14.64 33.37±4.77 32.55±5.48 7.5±2.3 7.8±2.2 105.23±13.10 109.35±16.41
2.3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心電圖檢查結果均無出現任何異常情況,且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無任何不良反應。
3.1 高尿酸血癥的發生機制
HUA是指人類嘌吟代謝失常,血尿酸產生過量或排泄相對不足導致的血清尿酸濃度增加的代謝性障礙疾病,跟MS危險因素呈現高度線性相關,已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的嚴重疾病。其中,尿酸是機體細胞代謝及食物中的細胞內核糖核酸嘌吟代謝的最終產物。人體內尿酸30%從腸道和膽道排泄,70%經腎臟排泄。凡是影響尿酸生成和(或)排泄的因素均可以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值得強調的是,HUA的發病常伴隨著高血壓、高脂血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加速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展,暗示心、腦、腎各系統的血管并發癥顯著增多,同時病死率也相應增高,故醫學界稱之為“死亡四重奏”。
3.2 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
HUA發病率較高且呈快速上升趨勢,在不同人群中的患病率為2.3%~41.4%[3]。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協和醫院方圻等[4]對北京、上海、廣州20周歲以上502名成年人調查發現,HUA患病率男性為1.4%,女性為1.3%。1998年有學者對2037名上海居民調查顯示,HUA患病率為10.1%[5]。2004年,智敏等[6]對748名廣州市常住居民調查結果顯示,HUA患病率為13.2%。2006年山東沿海5市的一項調查顯示,HUA患病率為13.19%[7]。張蘭芝等[8]2008~2009年對唐山市3800名中青年居民進行HUA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HUA患病率為13.7%。2010年廣西機關事業單位2595名職工的體檢結果顯示,HUA患病率為22%[9]。以上數據表明,HUA的患病率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存在差異,并呈上升趨勢。
3.3 高尿酸血癥的危險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年齡較大、男性、一級親屬中有HUA史、靜坐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地位高的人群以及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和腎功能不全患者易發生HUA[10]。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肥胖、高血壓、高甘油三醋血癥、過量酒精攝入是HUA發病的危險因素,其患病率在不同種族和地區存在一定差異[4-5]。沙海濱等[11]對山東省5個市的患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文化程度、個人月收入、平均喝啤酒量、經常飲茶、經常吃蛤蜊和血尿酸高等為HUA的危險因素。楊應兄[12]對蘭州市某高校教職工的調查分析表明,HUA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超重均與HUA相關。陳光英等[13]對粵西兩所高校教職工的調查表明,超重與肥胖和血脂異常是男、女血尿酸升高的共同危險因素,高血壓和腎功能受損是男性血尿酸升高的危險因素。最近,余敦敏等[14]對揚州市機關及企事業人員的調查顯示,HUA者并發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的概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梢姡琀UA與年齡、性別、地區分布、種族、遺傳和社會地位等都有一定關系。
3.4 HUA的干預措施
在HUA患者中,平均只有不到9%最終發展成痛風,且大部分患者無典型癥狀,因此對其治療方案國內外學者產生了不同意見。Becker等[15]在6年中有11個研究項目探討降低血尿酸水平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10個項目的結果確定,降低血尿酸的治療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具體方法[16]:①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戒煙、堅持運動和控制體重,多飲水,慎攝入酒精和高脂肪食物,因后者能抑制尿酸的體外排出;同時控制高嘌吟含量食品的攝取,如豆制品、動物內臟、沙丁魚和貝殼類海鮮等;增加有氧運動,促進尿酸排泄。②積極治療尿酸升高的代謝危險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和吸煙。③控制機體攝取增加血尿酸水平的藥物,例如阿司匹林、糖皮質激素、胰島素、利尿劑和環孢霉素等。④堿化尿液:為避免和減輕對腎臟的損害,當尿pH值<6.0時,在服用治療痛風藥物的同時加服堿性藥物,使尿pH值保持在6.2~6.8之間,以利于尿酸的排泄和阻止結石的形成,保護好腎臟。⑤上述治療方案效果不明顯,建議采取藥物治療。本研究以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門診體檢或就醫檢出的高尿酸血癥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干預組50例行專門的健康教育、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和心理干預等生活方式的綜合干預治療方案,結果表明,與給予一般健康指導的對照組患者相比較,干預組患者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國內外研究結論相吻合[15-20]。
綜上所述,高血尿酸濃度與許多傳統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相關。體檢時應常規進行血尿酸檢測,盡早發現無癥狀HUA,給予積極干預治療,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生活干預的方式對患HUA的番禺區社區居民進行綜合干預治療,療效明顯,對患者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改善顯著,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應用推廣和深入研究。
[1]鄢鳳仙,王云霞,趙月仙.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高尿酸血癥患者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0,16(10):1159-1160.
[2]胡成進.檢驗結果臨床解讀[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285.
[3]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830-834.
[4]方圻,游凱,林其燧,等.中國正常人血尿酸調查及其與血脂的關系[J].中華內科雜志,1983,22(7):434-438.
[5]杜蕙,陳順樂,王元,等.上海市黃浦區社區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1998,2(2):75-78.
[6],智敏,張麗崧,楊麗芳.廣州地區人群高尿酸血癥的調查分析[J].營養學報,2004,26(3):201-203.
[7]苗志敏,趙世華,王顏剛,等.山東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22(5):421-425.
[8]張蘭芝,周玉秀.唐山市社區中青年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流行病學調查[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48(5):163-164.
[9]譚春梅,梁積英,高巖,等.高尿酸血癥的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0,8(4):36-39.
[10]Grayson PC,Kim SY,LaValley M,et al.Hyperuricemia and incident hypertens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rthritis Care Res:Hoboken,2011,63:102-110.
[11]沙海濱,賀圣文,趙仁宏,等.高尿酸血癥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6):1017-1019.
[12]楊應兄.蘭州市某高校教職工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25(4):98-99.
[13]陳光英,滕紅霞,汪德鳳,等.粵西2所高校教職工高尿酸血癥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1,32(11):1390-1391.
[14]余敦敏,朱妍,馮尚勇,等.揚州市高尿酸血癥發病率及危險因素調查[J].臨床薈萃,2012,27(5):417-418.
[15]Becker MA,Jolly M.Hyperuricemia and associated disease[J].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06,32(2):275-283.
[16]王虹.89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濃度及高尿酸血癥患病現況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3(8):195-196.
[17]李強,于萍.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診斷與治療[J].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31(4):217-219.
[18]張寧波,張帆,黃星濤,等.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癥發病率及相關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7):164-165,170.
[19]夏燕平,宋瑩,顧善忠,等.上海市松江區居民慢性腎臟病與高尿酸血癥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4,4(22):10-12.
[20]雷三霞.高尿酸血癥與腎損害相關性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4,20(10):1775-1777.
Study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n Panyu District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hyperuricemia
WEI JunjiePAN YuzhenZENG Mei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Hualong Hospital in Pany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511434,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in Pany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Methods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who had taken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tpatient or sought medical advice in Hualong Hospital in Pany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ccepted general health guidance,while patients in intervention group accepte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lifestyle 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diet guidance,exercise guidance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c of control group.Patients'venous blood of two groups was collec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lood uric acid, blood lipid levels,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16.0.Results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serum uric acid,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improv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esides,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serum uric acid,triglyceride,total cholesterol,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s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improved evide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P>0.05).In terms of 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lanine transaminase,urea nitrogen and creatinine levels betwee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allP>0.05);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the above indicator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allP>0.05).No adverse reaction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Comprehensively intervening on lifestyle for Panyu District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hyperuricemi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uric acid and blood lipid,ha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and higher safety degree.It accelerates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nd deserves the clinical expansion.
Hyperuricemia;Metabolic syndrome;Intervention
R589.7
A
1673-7210(2015)02(a)-0151-04
2014-10-16本文編輯:程銘)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科技和信息化局資助項目(編號2013-Z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