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波
福建省漳州市醫院,福建漳州 363000
突發性耳聾患者療效的相關影響因素研究
許海波
福建省漳州市醫院,福建漳州 363000
目的探討突發性耳聾患者療效的相關影響因素。方法采用回顧性方法,整群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該院收治入選的163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一系列的治療,分析突發性耳聾療效與患者年齡、病情程度、治療時間、是否伴發眩暈和基礎性疾病等因素的關系。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8~19、20~39、40~59、60~77歲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0.00%、75.0%、68.63%、39.53%,發現年齡大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低于年齡小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初診時間≤15 d初診時間>15 d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1.43%、34.29%,早期接受治療的患者療效明顯優于晚期接受治療的患者 (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聽力損失程度輕中度、重度、極重度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0.0%、61.29%、52.17%,輕中度聽力損失、重度聽力損失和極重度聽力損失的療效,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伴有眩暈患者治療有效率為41.51%明顯低于無眩暈患者74.41%的治療總有效率。結論了解突發性耳聾療效的相關因素,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和預后質量。
突發性;耳聾;療效;影響因素
突發性耳鳴是不明原因、突然發生的一種聽力損傷疾病,多見于單側,雙側少見[1-2]。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眩暈、惡心、耳鳴等[3]。發病機制目前仍然不是太清晰,可能是由于耳聾系指植物神經功能絮亂導致的內耳微血管收縮,進而引發內耳微循環障礙,導致缺血、缺氧代謝絮亂損害聽覺器官,使患者聽力下降。近幾年,臨床上突發性耳聾發病率比較高,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發展,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突發性耳鳴的治療研究迫在眉睫,該研究整群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該院收治的163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從治療效果極其療效相關因素方面分析提高突發性耳聾治療效果的方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該院收治163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突發性耳聾診斷標準。排除有嚴重的肝腎疾病、基礎疾病、其他精神性疾病,入選140例患者進行分析,其中男82例,女58例,年齡8~77歲,平均年齡(45.26±8.25)歲,病程5 d~6個月。140例患者中伴有眩暈的患者有53例,占37.86%。患者進行CT或MRI檢查均提示內聽道及顱腦正常,以及多頻穩態測聽進行客觀聽力證實。患者在性別、病史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給予患者藥物治療,注射20mL金納多+5%葡糖糖250mL,2次/d;注射10 ug前列地爾+0.9%生理鹽水100mL,1次/d;地塞米松15mg iv,1次/d,3 d后減半繼續治療4 d;彌可保0.5mg im,1次/d,14 d為1個療程。然后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輔助高壓氧進行綜合治療。
1.3 療效標準
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效果可以分為四級,痊愈:.25~4 kHz各頻率聽力恢復正常水平;顯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 dB;有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30 dB;無效:上述頻率段的聽力提高<15 dB。
聽力檢測儀選用丹麥生產的ORBITER922型號,利用改良的Hughson‐Westlak方法檢查患者的純音聽閾,囑咐患者定期檢查。
1.4 統計方法
該調查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
2.1 年齡與療效的關系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分析,發現年齡大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低于年齡小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其中20~39歲組與60~77歲組(χ2=9.99,P=0.001);40~59歲組與60~77歲組(χ2=7.99,P=0.0047)。

表1 年齡與療效的關系
2.2 初診時間與治療效果的關系
經過治療發現,早期接受治療的患者療效明顯優于晚期接受治療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45,P<0.05),見表2。

表2 初診時間與治療效果的關系
2.3 聽力損失程度與療效的關系
經過分析比較,患者輕中度聽力損失、重度聽力損失和極重度聽力損失的療效,發現患者之間有明顯的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01,P=0.0156),見表3。

表3 聽力損失程度與療效的關系[n(%)]
2.4 伴發眩暈眩暈與基礎性疾病(耳鳴)與療效的關系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02,P<0.05),見表4,說明伴發眩暈對突發性耳聾的療效有影響。

表4 伴發癥狀眩暈與療效的關系
突發性耳聾有一定的自愈功能,有關研究顯示,在發病15 d內有50%~60%的患者聽力會有不同程度的恢復[6-7]。目前,突發性耳聾的病因仍然不夠清晰,很多學者認為與血液粘滯、內耳血循環障礙、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其中內耳血循環障礙是主要問題之一,主要是由內耳出血、血栓等導致。所以目前的治療重點主要在保護受損毛細胞、改善細胞代謝功能方面,減少細胞損害,治療方法一般選擇藥物治療為主的綜合性治療方法。
該研究中經過綜合治療,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對突發性耳聾療效相關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分析,發現年齡、耳聾嚴重程度、初診時間等對治療效果具有較大的影響[8]。通過分析、觀察,發現患者在發病15 d內接受治療有效率比較高,可以達到71.43%,而在發病半月之后再進行治療的患者療效只能達到34.29%,這與很多文獻的報道相相符[8];另外,該治療中發現年齡大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低于年齡小的患者,而且患者輕中度聽力損失、重度聽力損失和極重度聽力損失的療效之間也有明顯的差異,年齡越大治療效果越差,耳聾程度越嚴重,治療效果越差。這些研究結果充分說明了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效果與患者年齡、初診時間、以及耳聾嚴重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臨床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
該研究中還發現耳鳴對突發性耳聾的療效無明顯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提示耳鳴與突發性耳聾發生的機制有所不同。耳鳴的發病原因與機制應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該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7]基本相符,伴有眩暈的突發性耳聾療效較差。田霖麗等[8]回顧性分析了8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臨床治療,其中伴有眩暈者總有效率為41.5l%,無眩暈者總有效率為74.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眩暈與突聾患者療效有關。
綜上所述,突發性耳聾的治療以綜合治療更為有效,治療過程中注意患者年齡、初診時間與耳聾程度,盡量早期治療,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質量。
[1]丁志雄.鼓室聯合靜脈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4(12):113-114.
[2]張玉琴,朱國紅,張繼功,等暢星狀神經節阻滯聯合混合氧治療突發耳聾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4):66-67.
[3]華海峰.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3 (21):74-75.
[4]李曉蘭.突發性耳聾患者療效的影響因素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1):38-40.
[5]宋培榮,林文森,石志興,等.14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療效相關因素的分析[J].天津中醫藥,2012,29(3):236-237.
[6]王巧蘇,呂明栓.突發性耳聾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20):87-88.
[7]柳查仙.護理干預提高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效果的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1(13):22-33.
[8]劉新穎.突發性耳聾臨床療效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11):5135-5136.
Study on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acy of Sudden Deafness
XU Hai-bo
Departmentof ENT,Zhangzhou Hospital,Zhangzhou,Fujian Province,363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curative effectof sudden deafness.MethodsUsing the retrospectivemethod,selected 163 cases of sudden deafness inpatients clinical data froMJanuary 2013 to October 2014,through a series of treatment,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ollowing factors on curative effect of sudden deafnesswere analyzed,such as patient age, severity of disease,treatment time,whether associated with vertigo,and basic disease,etc.ResultsA 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8~19 year-old,20~39 year-old,40~59 year-old,60~77 year-old patients respectively was 80%,75%, 68.63%,39.53%,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effectof aged patients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with younger age(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for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15d and>15d was 71.43%and 34.29%respectively,patientswith early treatment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patientswith advanced treatment(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for patientswith hearing loss inmild moderate,severe and extremely severe degree was 80%,61.29%,52.17%respectively,and treatment effect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vertigo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41.51%,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without vertigo,74.41%in the total efficiency.ConclusionTo understand related factors of the effect to sudden deafness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quality.
Sudden;Deafness;Curative effect;Influencing factor
R71
A
1674-0742(2015)07(a)-0089-02
2015-04-03)
許海波(1978.9-),男,湖北仙桃人,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