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賢
《安溪:茶中生活 三種滋味》
“自在仙境”老板
阿賢在仙景村做的事情,是一棟包含三棟古厝、一個游泳池、幾畝茶園的“自在仙境”。自在仙境雖在古厝,客房不大,但阿賢還是考慮了更多都市人的需求,比如,除了把安保房改成小酒窖,把稍晚建成的平房改成包廂,在三棟閩南古厝前,他還硬造了一個碩大的泳池,乍一看,很有點跳脫感。泳池入口掛著教授游泳的招牌,玩戶外出身、廈門最早玩帆船、跟著小船隊去過西沙的阿賢,給村里的孩子帶來了很多新鮮事。對于從城市到自在仙境的家庭來說,這個泳池,可能也是他們想要的連接。
為什么選擇回到仙景村,做這些“返鄉”的事?
倒也沒什么,就是耳濡目染。因為做的是設計,愛玩戶外,接觸的人群,閱讀的刊物,讓我能夠理解,慢生活和古樸生活,本來就是時尚生活。現在,我還處于“游擊隊”狀態——在廈門創作,在仙景做古厝事業,但我更喜歡安靜的仙景,也會把創作時間越來越多地騰給仙景。古厝的項目,讓古厝主人找到“可以幫他們修房子的我”,而我也找到了一個可以創作的空間。
曾亞三
《貿易:市井與繁華》
咖啡館經營者
和許多熱愛泉州文化的年輕人一樣,亞三的身上充滿了濃濃的閩南情結,他所經營的咖啡館更像一個閩南文化的展示空間。從惠安到泉州定居的十幾年,他形容自己對泉州的熱愛是“慢慢放大的”。現在他喜歡這座城市的步調,不是緩慢,更像一種相對的閑散。就好像走在聚寶街,這條因為曾經在南宋時期匯集了四分之一稅收而得名的街道,貿易依然以另一種形式存在,雖然沒有了老人口中“金青龍,銀聚寶”的繁華,但現在的人們,依然在用一種更生活化的方式表達著這座城市的不同面向。
外地朋友到泉州,你會推薦什么樣的線路?
我喜歡帶他們到聚寶街一帶散步,這里曾經是泉州最主要的貿易往來場所,如今更像一個藏在城市中的老居民區;再往前就是車橋頭,以前要進泉州城,船舶都要停在這里;下了船便是來遠驛,來遠驛建于北宋年間,用以接待國外“蕃商”;再往前走,沿路可以看到各式有趣的南洋建筑。穿過道才巷便可以拐進青龍巷,這里曾經當鋪云集,也是古時外國人來到泉州兌換貨幣的主要場所。
蔡永輝
《建筑:情感的對接》
畫家,泉州師范學院教授
海絲文化對泉州建筑的影響,不少體現在老城區的紅磚厝和石頭房。關于采用紅磚建造房子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海上絲綢之路”引進了紅磚文化。蔡永輝教授最早從晉江搬來泉州時,還是個懵懂少年。他對閩南建筑的看法,除了作為畫家對建筑的審美之外,更多的是留存在記憶中的濃濃人情味。當時蔡永輝一家租住在聚寶街,房子是南洋華僑回鄉蓋起來的,也就是泉州俗稱的“番客樓”,因為都是租戶,房客與房客之間的關系親切而緊密。在搬離之后,蔡永輝還時常回憶起老厝中的時光。
您覺得真正的建筑之美是怎樣的?
建筑之美更多有賴于人的氣息。我更喜歡帶有濃濃人情味的老建筑,存在于市井中的建筑是有生命力的。我經常會來到西街,看看紅磚厝,畫畫番婆樓,在川流不息的人潮與車流中,一站就是許久。歷史是孤立的,只有摻雜了人情的建筑才是活的。正如同“海絲”不是死的,而是一種情感的鏈接,因為建筑有人居住,這段歷史也就成了日常的一部分,在柴米油鹽生活中自然地傳承下去。
王聰威
《臺北,文學世界里的親近與包容》
在您看來,臺北的特性是什么?
臺北就像一個很大的文學櫥窗,不僅滋養了許許多多文創形態,也提供了各個方面可以擺在櫥窗里供大家欣賞與閱讀的東西。臺北有巨大的包容性,不管是“國語文學”、閩南語文學,即便你寫客家話文學,都能找到讀者與受眾。對于讀者來說,在各式各樣的題材里,也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款。因為臺北在媒體出版方面沒有審查制度,所以鼓舞了作家和出版社,也因此,在這座城市,寫作者的密度更高、包容性更強。
沈岱樺
《里山臺北──一枚綠戒指許給了臺北城》
《風土痣》主編
新北市全境環繞著臺北市,臺灣作家劉克襄如此形容:“臺北盆地的外環山水,像一個精心雕琢的美麗指環。高樓林立的臺北,因套戴了這枚指環,高密度工商發展的城市氣息,才得以保有自然環境的蒼翠風味。”而在臺北市區,也找得到農耕田地,士林、北投、關渡等,沿著大屯山周圍發展。一圈又一圈的可食地景,往中心擴散,好似里山,有住家、村落、耕地等混合地景,有山有水,有農有漁。只要花半個小時離開臺北盆地,即可擁有生態叢林。不僅是叢林,還是一座供養都市的食物森林。
采訪中,您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人或事嗎?
我曾經拜訪一位在金山種紅心地瓜的大哥,他清晨五點忙農事,中午休息片刻,便開始自由時光。問他為什么要離開都市,他說:“每天回家看見門前那棵樹,我知道我的家在這里;我回鄉了,你就有一位在鄉村的朋友,歡迎隨時來找我們玩。”那一天,他帶我們逛了一圈金山,帶我們去陽明山泡溫泉吃土雞,因為熟悉故鄉,做什么事情都格外有自信。如果人人都需要一座家山,在臺北,已經發生。
Jackie
《腎上腺素北美之旅》
旅游達人
充滿雄性特征的北美旅行,玩的是生猛陽剛、心跳加速。第一次美國之行,Jackie在邁阿密待了兩個月,并花一段時間學駕駛飛機。當駕駛飛機飛在3000尺的高空,他感到了無限的自由,“手里有操控權,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毫不夸張地說,我覺得自己能開飛機,這輩子,夠了。”Jackie的第二次美國行,和朋友在紐約待了三周,并花一周時間學槍械基礎課程。這次學習之后,他拿到了美國步槍協會發放的基本步槍證書。后來,因為朋友在加拿大居住,Jackie美國行之后,還繞路去哈利法克斯海釣。
去了那么多地方,您對旅游的態度是怎樣的?
對我來說,旅行要像一位暫居者那樣生活,去當地人吃飯的地方吃飯,去當地人購物的地方購物,跟著當地人一起狂歡。這次去北美旅行,有一個下午我們在溫哥華一個小區里等我親戚。我和朋友兩個人在小區里散步了兩三個小時,看別人的生活環境,感受別人的生活狀態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在當地人看來這樣的一個下午時光可能很無聊很好笑,但對我來說,是很不錯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