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玲 王正鳳
白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食用菌以其獨特的口味和較高的營養價值成為典型的小康食品,正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中國食用菌產業形成了蓬勃發展的態勢市場潛力巨大[1]。 平菇含豐富的營養物質,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質20~23 克,而且氨基酸成分種類齊全,礦物質含量十分豐富。 平菇含有的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可以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等作用。
本實驗設計了不同配方, 利用玉米芯為主栽培料,其中加入不同比例的豆稈或玉米稈,以期從中篩選出理想的配方。
供試母種為銀平2 號, 是所里2004 年選育的高產黑色品種。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 每一個配方為一個處理,試驗共設8 個處理。 處理1:玉米芯72%;處理2:玉米芯62%、 大豆稈10%; 處理3: 玉米芯52%、 大豆20%;處理4:玉米芯42%、大豆稈30%;處理5:玉米芯32%、大豆稈40%;處理6:玉米芯62%、玉米稈10%;處理7:玉米芯52%、玉米稈20%;處理8:玉米芯42%、 玉米稈40%。 其它輔料加入量相同, 麩皮13%、玉米粉10%、石灰3%、石膏1%、復合肥1%,料水比為1∶1.8。 每個處理25 袋,經培養挑雜后,在出菇期每個處理以6 袋為一個小區,設三次重復。 試驗數據處理采用DPS 數據處理系統。
試驗設在白銀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內,出菇場地為簡易塑料大棚。
菌絲滿袋所需天數、出菇期、生物學轉化率等。
試驗結果表明(表1):玉米芯料中加入10%的豆稈或玉米稈,栽培菌袋菌絲體生長速度加快,平均生長速度比對照玉米芯料分別增加8.33%、1.67%,處理2 與對照差異極顯著; 但隨著豆稈或玉米稈料的增加,栽培菌袋菌絲體生長速度逐漸減慢,處理5、處理8 分別比對照減少22%、27%。
結果表明(表2):處理4、處理3 的生物學轉化率最高,分別為178%、176%,比對照處理1 生物學轉化率分別增加9.88%、8.64%,與對照處理1 及其它處理差異極顯著;處理5 與處理4、處理3 在1%水平上差異不顯著,但在5%水平上差異顯著;處理2、處理7、處理6 生物學轉化率均比對照分別增加3.7%、1.85%、1.23%,與對照處理1 差異不顯著;處理8 生物學轉化率均比對照減少4.3%, 與對照處理1 差異顯著。
表1 原料不同處理生物學效率比較
表2 原料不同處理菌袋菌絲長速比較表
從試驗結果看, 在玉米芯栽培料中加入10%~30%的豆稈或玉米稈,生物學轉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以豆稈加入量為20%~30%的生物學轉化率最高。
在生產實際中,加入一定量的豆稈或玉米稈,菌袋裝的較實,量相對較多,破袋也少,并且豆稈的價格高于玉米芯,因此,豆稈的加入量以20%左右較合適。
[1]覃寶山,覃勇榮. 新型培養料栽培食用菌研究的現狀及展望[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16):2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