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麗
(西安高新國際學校 陜西 西安 710075)
會計基礎工作是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服務的統稱。為了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切實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強化會計反映和控制經濟活動的職能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以下簡稱《會計法》、《基礎規范》、《內控》)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有必要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中開展量化考核工作。如何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中應用量化考核是當前會計工作關注的焦點。因此,研究基于量化考核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要了解基于量化考核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就必要了解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基本內涵,下文將從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內容、意義和現狀三個方面,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進行分析。
通過對會計基礎工作的內容分析,可看出《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制定主要是為了提高會計的基礎工作水準。在具體內容的制定上,力求將會計工作秩序變得更為規范,以健全會計的工作秩序來提升會計的整體工作水平。在當前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所頒發的相關規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共六章一百零一條,總體分為總則、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會計核算、會計監督以及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等。這些規定涉及到基礎工作的管理、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會計人員職業素養、會計監督、會計核算、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建設等問題。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對會計基礎工作有著深遠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會計人員開展會計基礎工作提出了要求和示范,在日常工作中參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標準,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努力的方向,會計基礎工作日趨規范。另一方面,會計基礎規范化對會計基礎工作考核的意義也不容忽視,在規范會計基礎工作的時候,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規范,為會計基礎工作考核提供了政策依據以及考核標準,有利于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進。
目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現狀并不是十分理想,仍然還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具體分為四個方面,分別是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不重視、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不標準。會計基礎工作水平不高、會計人員素質有待優化。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嚴重制約著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順利開展,會計基礎工作混亂無序的現象還少量存在。因此,積極探索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有效途徑勢在必行。
在了解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基本內涵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高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水平,發揮量化考核的優越性,加強量化考核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中的應用是大勢所趨。為此,下文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中量化考核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
為促進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工作的有效開展,采取量化考核的形式,為會計工作提供所應遵守、執行的標準,有利于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為會計人員提供行動指南,確保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保證考核工作順利進行并取得實效。從量化考核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作用上看,它不僅是會計人員工作的事前標準,而且是具體標準細化考核目標的過程,也為日后會計工作的監督評定提供了有利依據。因此,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中量化考核的應用必不可少。
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考核的考核項目主要分為五個方面,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管理和會計電算化。其中不同的考核項目,所對應的標準分和扣分標準也不盡相同。在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進行量化考核的過程中,采用百分制的量化考核(如表1 所示),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會計基礎工作考核體系。在具體做法上,我們應本著客觀公正、據實評分的原則,“以考核為手段,以促進管理、強化服務為目的”的宗旨,嚴格考核標準,規范考核程序,切實抓好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量化考核。

表1 會計基礎工作量化考核評分表
會計基礎工作是財政、財務和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基于量化考核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在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過程中,我們要發揮量化考核的作用,必須廣泛宣傳推廣量化考核的作用,積極探索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途徑和有效措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水平得到提升,進而促進會計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1]葛文宏.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4).
[2] 呂東宇. 關于企業會計透明度的治理措施淺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