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六廠,山東 菏澤 274511)
低滲油藏二氧化碳驅的應用
劉娟(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六廠,山東 菏澤 274511)
低滲油藏二氧化碳驅區塊的優選主要是通過最小混相壓力試驗,確定該區塊的最小混相壓力,其次優選儲量規模大、初期產量高、主力層聯通性好的目標區塊進行二氧化碳驅,然后根據目的層的原油密度與二氧化碳密度對比結果優化注采井網,最后在室內試驗及數值模擬的基礎上對注入參數進行優化。
區塊優選;混相壓力試驗;儲量評價;井網參數優化
近幾年,我國新增儲量中高壓中低滲—低滲油藏比例逐漸增加,高壓低滲油藏的特點是儲層滲透率低,自然能量開采采出程度低,油井開采產量遞減快,常規注水開發壓力高,有效注水困難,水驅動用程度差,難以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二氧化碳是一種在油和水中溶解度很高的氣體,當它大量溶于原油時,可使原油體積膨脹,粘度降低,通過萃取、溶解來驅替原油,因此,探索什么樣的區塊適合二氧化碳驅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以中原油田新16塊為研究目標,開展二氧化碳區塊優選探索與研究,并對現場注入效果進行跟蹤評價。
1.1 最小混相壓力試驗:為了確定二氧化碳驅在中原油田的切實可行,首先對優選的的5個區塊的5口井進行了細管驅替試驗,并利用試驗結果,繪制出細管驅替試驗采收率和壓力的關系圖:發現除1個區塊因原油密度發生變化不能混相以外,其余都能在正常壓力情況下達到到混相,二氧化碳驅基本都能滿足對油藏的開發要求。新16塊屬一般的輕質不飽和油藏,原油密度0.812 g/cm3,混相壓力為26.17MPa,原油性質與原始狀態相比變化不大,可以實現注二氧化碳混相驅開采。

圖1 CO2驅最小混相壓力曲線圖
1.2 區塊儲量評價:原則是優選“儲量規模大、初期產量高、主力層連通性好”目標區塊。本次目標區塊地質儲量296.3×104t,初期產量157.4t,連通率70%以上,采出程度2.62%。
1.3 注采井網優化:根據目的層不同溫度、壓力下的二氧化碳密度模板,通過地下原油密度與二氧化碳密度比較結果,優化區塊注采井網:原油密度小于二氧化碳密度的區塊采用低部位注氣;原油密度與二氧化碳密度相差不大的區塊采用腰部注氣;原油密度大于二氧化碳密度的區塊采用頂部注氣。
1.4 注入參數優化:在室內試驗、數值模擬的基礎上對該區塊注入方式、注氣速度、注氣量等注入參數進行優化。

圖2 CO2驅注氣量優化結果

圖3 CO2驅注氣速度優化結果
通過上述研究,我們優先選取新16塊開展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并優化確定了合理的注入方式、開井時間和注入參數。區塊采取直接注,悶井一年待地層壓力恢復到混相壓力后開采。
通過二氧化碳驅,該塊產能得到恢復,單井日增油5.4t,地層能量得到恢復,采收率提高16.97%,增加了可采儲量。
現場試驗表明,二氧化碳驅能夠有效的提高該區塊的采出程度,并取得較好的增油效果,證實二氧化碳驅應用于該類油藏是可行的,并且合適二氧化碳驅目標區塊優選方式是正確的。
[1]王文環.低滲透油田合理注采井距的確定.石油鉆探技術,2006,34(3):78-80.
[2]李星濤.低滲透油藏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技術探討.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2(1).